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毛泽东生活简朴,住在窑洞里,四壁简陋,只挂了一些地图。主要奢侈品是一顶蚊帐。所有的财物也只是一卷铺盖、几件衣物。生活上和红军战士没什么两样。
B.彭德怀十分喜欢孩子,身后也常有一群孩子跟着。常常和“红小鬼”坐在一起谈话,很尊重他们。
C.贺龙知错必改,在四川做军官时,曾染上吸鸦片的恶习,之后完全戒除。
D.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强渡大渡河时,80名战士自告奋勇,在敌人的枪口下强行抢到了渡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浮燥 息慢 自圆其说 白首起家
B.帷幕 驰聘 轻歌漫舞 春寒料峭
C.霓裳 羁绊 不修边副 巧妙绝纶
D.萦绕 寒噤 大彻大悟 入木三分
3、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2分) ( )
A.目前,我国的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望洋兴叹。
B.对于同学的优点,我们应该见异思迁,加以学习。
C.这些不计其数的群峰,竟是日晒雨淋、水流侵蚀这些大自然的能工巧匠“雕刻”“装饰”的结果。
D. 今年冬天特别冷,不少同学感冒了,上课无精打采,严重影响了听课效率。
4、下列关于诗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作者着眼试题中的“春”字,以行踪为线索,按空间顺序描写了西湖早春美景。
B.诗歌的颔联描写静景,颈联描写动景。这样动静结合,使景物美好而充满活力。
C.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它不忍而去。
D.该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用准确而有表现力的词句,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直入主题,点明送别的地点和友人的去向,给人空间的遥远和苍茫感。
B.“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为全诗营造出了开阔的意境。
C.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诗人与友人在离别之时难舍难分,都流下不舍的泪水。
D.“同是”以两人处境相同、情感一致来减轻友人的悲凉和孤独。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包含的感情。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徜徉于古诗文的天地,我们会有精彩的发现:古诗文中有景,“水皆缥碧,①____________”写出了富春江水的清澈透明;“②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写出了汉阳生机勃勃的美景;“几处早莺争暖树,③____________”描绘了早春的动态图景。古诗文中有情,“报君黄金台上意,④____________”表达出诗人的报国之志;杜牧在《赤壁》中用典,以“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来抒发不平之气。古诗文中有理,晏殊在《浣溪沙》中以“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揭示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是不可抗拒的”这一自然规律。古诗文中有志,我们从“富贵不能淫,⑨________,⑩________”(《富贵不能淫》)中感受到孟子的气节和胸襟。古诗文中有无穷的宝藏,等着你去发现。
7、阅读下面《红星照耀中国》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朱德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得懂。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
“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象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打仗时朱德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1】在康克清眼中,朱德具有怎样的性格?
【2】结合选段内容,谈谈朱德为何能造就铁打一般的军队。
8、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有讲究的照壁艺术
①中国传统建筑门类繁多,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各有差异,但也有着共同的特点——无论是建筑群落还是单一的房舍、无论是宫殿官署还是寺观民宅,在大门的内或外常常都会建造一堵用于遮挡视线的墙,这就是照壁。照壁由于设计精巧,凸显特色,往往对传统建筑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符号。
②照璧的历史可谓悠久,虽然它最初的产生年代已无从得知,但在陕西凤雏村遗址中出土的照壁实体,经专家考证迄今至少有三千年历史了,由此可知,照壁的出现应不晚于西周。实际上,早期的照壁是一种礼制设施,只有国君或诸侯的宫室方能使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专属于皇权贵族的建筑构件才慢慢走入民间,但仍有明显的等级要求。如《荀子》中有记载:“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以帘,士以帷”。意思是天子可以在门外建造照壁,诸侯可以在门内建造照壁,大夫可以用帘遮挡,而士则只能用布帷来遮挡。这说明身份等级的高低对照壁所建的位置、使用的材料都有不同的要求。
③直到明清时期,建筑的规制稍有宽泛,照壁才真正普及到了寻常百姓家,尤其是山西晋商的兴起,更是推动了照壁建筑艺术的发展。晋商雄厚的财力让砖雕匠师们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更多的民间匠人加入到了这个行业,从而创造出大量精美的照壁,如乔家大院的福德祠照壁,王家大院的雁翅形照壁,还有常家庄园祠堂前的砖雕百寿图照壁,都是现存照璧建筑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④传统建筑从不敷衍了事,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美得绽放出一朵花来,照壁亦如是。照壁的立面一般由壁顶、壁身和基座三部分构成。最上部的壁顶类似于屋顶和檐头,大多会借鉴传统建筑屋顶的样式建造。基座位于最下部,有的受佛教影响,造型复杂多样,缀有莲瓣、卷草等花饰,层数有七层、九层、十一层之分。而民居的照壁则多为台基座,造型较为单一。
⑤整个照壁最讲究的地方是壁身。壁身的中心区域最为重要,通常由角度统一的斜放的方砖贴砌而成,简单一点的照壁可能简简单单没什么装饰,但豪华的照壁则会装饰有着很多吉祥图样的砖雕、泥塑或嵌瓷。这些装饰图案丰富多彩、精巧雅致,不仅展现了建筑艺术的美,还蕴含着主人的美好愿望。除了“福”字,照壁上常见的图案还有很多:代表着幸福的杏,意味着富贵的桂圆,象征着福气和富裕的蝙蝠和鱼,寓意着健康和吉祥的松和鹤……一些书香门第的照壁,偏爱梅、兰、什、菊的图案,旨在亲近它们那股清雅淡泊的君子品质。从皇宫到普通人家,不同的照璧图案反映着主人不同的审美品味和个人品性。
⑥对于建筑群,照壁可增加建筑的纵深感、层次感,烘托建筑群的气势;对于民宅,照壁也可以象征主人的财富和地位。但照壁最根本的作用还是在于“避”,它不仅可以抵风御寒、辟邪挡煞,还能遮挡大门内外杂乱的景物,美化大门的出入口,增加住宅气势。最重要的是,它能够遮挡住外人的视线,即使大门敞开,外人也看不到宅内,这就营造了一种隐秘、安宁、幽静的环境。
⑦总而言之,照壁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重要的单元,它与房屋、院落建筑相辅相成,组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雕刻精美的照壁不仅具有建筑学和人文学的重要意义,也有很高的建筑与审美价值。
【1】选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依次介绍照壁的?
【2】选文第②段“经专家考证迄今至少有三千年历史了”句中加点词“至少”能否去掉,为什么?
【3】选文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白族照璧是白族人民吸收汉族文化,并与本族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极具特色。照壁上的题字能够透露出主人的姓氏和家风,因此被称为“会说话的墙”。对照下列题字内容,选出姓氏排列正确的一项( )
“青莲遗风” “赤壁家声” “靖节家风” “濂溪世第” “工部家声”
A.李姓 黄姓 陈姓 周姓 赵姓
B.李姓 苏姓 陶姓 刘姓 杜姓
C.李姓 苏姓 陶姓 周姓 杜姓
D.李姓 黄姓 陈姓 刘姓 赵姓
9、请以“不曾有过的心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字数在600字以上,不得抄袭本试题卷中的阅读材料。(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