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终苟免而不怀仁
B.欲流之远者 可以尽豫游之乐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若属皆且为所虏
D.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欲速则不达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函梁君臣之首 函封之,燕王拜送于廷
B.王乃复引兵而东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C.忧劳可以兴国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D.小则获邑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烟霏(弥漫)云敛 则又爱之太殷(深厚) 纵其所如(往)
B.不省所怙(依靠) 躬(亲自)耕而食兮 传(传说)其事以为官戒
C.或翔于云表(外) 则胜负之数(天数) 六国互丧,率(一概)赂秦耶
D.宛将集(栖止)兮 度(考虑)义而后动 士大夫多以不恤(顾虑)国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时长史郑译、司马刘昉并以奢纵被疏 疏,疏远
B.令崔仲方监之,仲方辞父在山东。 辞,辞别
C.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 听,允许
D.时论嘉其有让 嘉,赞美
5、与“顾吾念之,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者”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君臣相顾,泣下沾襟 B.顾计不知所出耳
C.荆轲顾笑武阳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母亲的青果
曾 瓶
父亲去世那年,栽了四十多株青果苗。父亲说,以后这青果林,就是他和母亲的养老林!
七八年时间,父亲栽下的青果树有二十多株长大成林。当初不足半人高的幼苗,足有碗口粗了。花开时节,整个老家瓦屋都笼罩在淡淡的清香里。
二叔来找母亲。他手里提着一个药口袋,背上背着一个喷雾器。父亲去世后,母亲的农活儿,时常靠二叔过来帮忙。
二叔满脸喜气,告诉母亲,看今年青果花开的样子,一株挂百多斤,应该没问题。二叔替母亲算着账,一株一百斤,二十多株就是两三千斤,好几千元啊!
母亲也很高兴,似乎感觉到钱已装进她口袋了。她说准备将卖青果的钱款,拿来安装天然气,入户费要七千多元。
二叔要母亲赶紧打农药,他已经带来了,不用母亲动手,只需帮忙就是。二叔也种有二十余株青果树,他的树早两年成林,去年,收获了将近两千斤青果,商贩开车来收购,得了八千多元。二叔刚给自己的青 果林打过农药,很高兴,告诉母亲,今年,他家至少收获三千斤青果。
母亲不让二叔打农药。母亲说你一打农药,那些采蜜的蜜蜂,不是就全死了?去年,二叔给花打农药,母亲就这样劝过二叔。没有蜜蜂,怎结青果?
二叔耐心地做母亲的工作,告诉母亲,打农药,就是为了多结青果。他拿出一本书和农药的说明,让母亲看。二叔说,不打农药才没有青果。二叔正告母亲,他是为母亲好,如果不打农药,她的青果至少掉一大半,不是亏惨了嘛!他要母亲好好想想。
那些农药,会不会跑进果子里?母亲说。
二叔说,自己吃的那株果树,不要打。
母亲听后坚决不让二叔打农药。
过了一些时候,二叔又扛着一个口袋过来,里面装着化肥。二叔刚在自己的青果林里施了化肥。他告诉母亲,现在正是长果子的时候,得赶紧施加一些化肥,结出来的青果个头才足。他把说明书拿给母亲看,得意地指着上面的文字,告诉她,到时,产量至少增加三成。
母亲问是什么化肥?会不会钻进果子里面去?人吃了好不好?
二叔很不高兴,说他是为母亲好,你瞎操那些闲心干什么?到了卖青果的时候,还不是给那些来买的 商贩说,从来没有用过化肥,都是施的农家肥。
母亲说她就施农家肥,反正那些粪水,在粪坑里,也快漫出来了。
二叔说,那要花多少人力啊!根本没有化肥效果好!
母亲不要二叔替她施化肥。她迈着蹒跚的步履,半桶半桶地,挑着粪水,往林子里,给青果树施肥。又过了一些时候,二叔再次背着喷雾器来到母亲的青果林。二叔很着急,这一次,说什么也不能够
听母亲的了,必须给青果打药。二叔解释说,这段时间,如果不打农药,那些虫子,会在青果上来来回回地爬。
母亲不高兴地说,那些虫子,要爬就让它们爬好了,惹你什么事情了!
二叔说,事情大得很,那些虫子,在上面爬来爬去,到时,弄出一些乱七八糟的疤痕,一点儿卖相都没有。价钱差得很远。
母亲问,农药喷在青果上,人吃了会好?
二叔说他有一株青果树没有打药,到时,他家就吃那株没有打农药的。二叔狡猾地笑着,问母亲,卖青果的时候,谁会说自己往青果上打农药了?都说没打过。买青果的,谁不喜欢长相好的?二叔说,这农药厉害,喷上去,那些虫子,眨眼就死掉了。
母亲坚决不让二叔替她打农药。她说那二十多株青果,她都要吃。
青果成熟的时候,收购青果的商贩来了不少。二叔家的青果以四元八毛一斤订出。二叔一脸红光,他粗粗估算了一下,他家的青果,将收获四千斤,两万元将装进腰包。二叔对母亲不听劝告很是痛心。据二叔估算,母亲的青果,五百斤都成问题。但二叔还是带了不少商贩来看母亲的青果林。
母亲说她的青果要卖十元一斤。她的青果实实在在没有打过农药,没有施过化肥。二叔也在旁边帮腔,确实没有。
商贩还了母亲两元三毛一斤。母亲哪里转得过弯子?商贩不管母亲,那些长着斑痕的青果,谁要?他们是做生意的,不赚钱的事情,谁干?你说你没有施过化肥用过农药,商贩指着漫山遍野的青果,谁会说他的青果打过农药施过化肥?
母亲最终以两元七毛一斤的价格出售了她的四百余斤青果。
第二年青果开花的时候,母亲依然拒绝二叔替她给青果打农药。母亲听了农技站的建议,早早地修剪 枝条,深翻灭虫,还养了几箱蜜蜂。母亲养的这些蜜蜂只是在那些没有打农药的青果花和野花上采花蜜,像是听懂了母亲的叮嘱。
秋天,那些收购青果的商贩又来了。这一次,母亲的青果连同那些蜂蜜全都被一个戴眼镜的商贩收购了,而且那商贩还跟母亲签了长期合同,惊得二叔和村民们目瞪口呆。母亲没有表现得很得意,只是轻轻地吁了一口气。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语言平实,人物个性鲜明。写母亲“迈着蹒跚的步履,半桶半桶地,挑着粪水,往林子里,给青果树施肥”,表现了母亲实诚、善良、勤劳。
B.小说主要以二叔和母亲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节省了叙事性文字,也使得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叙述更加集中。
C.收购青果的商贩不愿以十元一斤的价格买母亲没打过农药、没施过化肥的青果,表明商贩们有眼不识真正绿色健康的青果。
D.小说最后母亲轻吁了一口气,心情放松,这是因为青果林像父亲期盼的一样成了养老的依靠,同时人们又能吃上真正健康的青果。
【2】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叔的形象特点。
【3】文中画线句子是理解母亲这一形象和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引出“小大之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及“羲和驾六龙”的传说,衬托出蜀道的山高水急。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写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的原因是“___”;自己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意,却“______”。
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词大会上,主持人请你用杜甫《登高》的两句诗来概括诗人的晚年际遇和忧国之情。你会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林逋在《省心录》中用“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来表达谦虚好学的态度,韩愈在《师说》中也借孔子的言论表达过类似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
9、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②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展现阿房宫宫殿楼阁的接连不断和高大雄伟的句子是“______,隔离天日”。
③杜牧《阿房宫赋》中说明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十分宏伟的句子是:“________,直走咸阳。”
④________,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⑤________,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⑥________,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⑦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
⑧________。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假设的语气发表议论,说明强大的秦帝国没法延续下去的根本原因是不够爱惜百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一诗中将美好的意象同与之不和谐的动词搭配,营造破碎、反常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进酒》一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李白的自信气质与盛唐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写下《岳阳楼记》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
(2)《游山西村》中最能体现江南人民热情好客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上写出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
(4)《过零丁洋》中“________”一句用比喻的手法慨叹个人命运的坎坷漂泊。
(5)《己亥杂诗》中表现诗人虽脱离官场,却依然心系国家,不忘报国之志的名句是“____”。
(6)在《赤壁赋》“______”一句中,我们不仅看不到逆流而上的艰辛,反倒读出了水月交相辉映的宁静与梦幻。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宫中的歌唱、奏乐带来春天般感觉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虞美人)一词中用人、物对比,反衬出人生无常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句从空间角度极写漂泊异乡之愁,“__________”一句则从时间角度写尽年老体衰之苦。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始闻秋风
[ 唐 ]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释)君:即秋风对作者的称谓。玄蝉:即秋蝉,黑褐色。我:秋风自称。五夜:一夜分为五个更次,此指五更。飕飗(sōuliú):风声。颜状:容貌。拳毛:攀曲的马毛。雕:猛禽。眄(miàn):斜视,一作“盼”。肃清:形容秋气清爽明净。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
A.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是诗人,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
B.颔联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C.颈 联中,“雕”感受到秋风,睁开睡眼“眄青云”,诗人通过写“雕”畏惧秋风,侧面表现了秋风的神奇力量。
D.尾联中的“君”指秋风,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2】有人评价此诗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邢卲,字子才,河间鄚人。少在洛阳,会天下无事,与时名胜专以山水游宴为娱,不暇勤业。尝因霖雨,乃读《汉书》,五日,略能遍记之。后因饮谑倦,方广寻经史,五行俱下,一览便记,无所遗忘。年未二十,名动衣冠,诸人方之王粲。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卲雕虫之美,独步当时。每一文初出,京师为之纸贵,读诵俄遍远近。于时袁翻与范阳祖莹位望通显,文笔之美,见称先达,以卲藻思华赡,深共嫉之。尝有一贵胜①初受官,大集宾食,翻与卲俱在坐。翻意主人托其为让表。遂命卲作之。翻甚不悦,每告人云:“邢家小儿尝客作章表,自买黄纸,写而送之。”卲恐为翻所害,乃辞以疾。太昌初,敕令恒直内省,给御食,令覆按尚书门下事,凡除大官,先问其可否,然后施行。卲率情简素,内行修谨,兄弟亲姻之间,称为雍睦。博览坟籍,无不通晓,晚年尤以《五经》章句为意,穷其指要。吉凶礼仪,公私谘禀,质疑去惑,为世指南。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卲援笔立成,证引该洽。帝命朝章,取定俄顷。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有斋不居,坐卧恒在一小屋。果饵之属,或置之梁上,宾至,下而共啖。天姿质素,特安异同,士无贤愚,皆能顾接,对客或解衣觅虱,且与剧谈。有书甚多,而不甚雠校。见人校书,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校此。且误书思之,更是一适。”子大宝,有文情。孽子大德、大道,略不识字焉。
(节选自《北齐书·邢卲传》)
[注]①贵胜:尊贵而有权势者。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
B.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
C.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
D.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穿的服装,这里指缙绅、士大夫。
B.文笔,南北朝时称有韵之文为文,无韵之文为笔,后来泛称文章为文笔。
C.敕令,即帝王所发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有时也称太后、太子发布的诏令。
D.孽子,婢妾所生的孩子,旧指所谓庶出之子,即嫡子以外的众子,也称“孽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邢卲天资聪慧,过目成诵。少时贪玩不用功读书,曾因连日阴雨才读《汉书》,但五天就能全部记住。阅览五行齐下,看一遍就能记住,世人把他比作王粲。
B.邢卲身居要位,深受浩荡皇恩。太昌初年,在内省当值,供给饭食,朝廷凡是任免大小官职,都要征求他的意见,然后才办理。
C.邢卲博览典籍,通晓事务。有关吉凶礼仪的事情,无论公家私人都向他咨询请教,他的质疑解惑,成为人们做事的指南。
D.邢卲不拘小节,不修饰威仪。果实糕饼之类,有时放在小屋梁上,有客人到来,就取下与之共享。有时面对客人一边解开衣服捉虱子,一边与其畅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卲雕虫之美,独步当时。
(2)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卲援笔立成,证引该洽。
15、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随着新冠疫情在逐步蔓延,网络上出现了许多谣言,比如“饮用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院士建议盐水漱口防病毒”“广东省中医院开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方”“中部战区空军今天会在武汉上空开始播撒消毒粉液”,不一而足。对于这些谣言,某微信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贵州敏敏:我觉得,只要是谣言就一定要封杀,要追究发布者的责任!
河北锋哥:但是,人家的初心还是好的呢,还不是为了生命健康?
重庆明亮:辨别谣言需要专业知识,不容易分辨呢!
河南丽姐:老人家最爱转发这些链接,我说了,他们都不听的。
湖北小强:封杀谣言肯定是对的,初衷良好也需要方式正确。
……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