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四川雅安高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在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云雾缭绕的南迦巴瓦峰,她神秘冷艳,不管游客如何翘首以待,也不轻易示人以真容。

    B.“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你应该抓住现在的青春年华,奋发向上,

    否则终将一事无成。

    C.可以看到,罔顾历史发展规律,维护极少数皇权阶层利益的人,终归被历史唾弃,正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古今中外凡有建树的作家无不在炼字、炼句、炼意上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尔后修成正果。

  • 2、对下列句子中相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梨园:中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等。

    B.妃嫔媵嫱:妃,皇帝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嫔、嫱,都是古代宫廷中一种女官,实即皇帝的妾,地位比妃要低;媵,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陪嫁的侍女),也可能成为嫔、嫱。

    C.古代祭祀所用牺牲(古代祭典用的豕、牛、羊等),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牢”本为养牲畜的圈,也指祭祀用的牲畜;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牛,没有豕。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D.“椒房阿娇青娥老”椒房指后妃所住的宫殿,用花椒籽和泥涂壁,取其香暖兼有多子之意。

  • 3、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可谓智力孤危 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又可冀其成立 D.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些经典古诗文_经久不衰,它们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与心理共振。 优秀的古诗文作品,具有文学上的审美趣味,具有精神之美和价值之美。它们穿越千年,与普通个体的人生和命运发生关联,在个体精神世界疲惫、懈怠、干涸的时候给予他们心灵上的甘霖,使他们保持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A

    之所以

    是因为

    不仅

    /

    B

    /

    就在于

    除了

    并且

    由于

    必然

    C

    既然能

    肯定是

    /

    甚至

    因此

    D

    之所以

    不排除

    不但

    而且

    /

    进而

    A.A

    B.B

    C.C

    D.D

  • 5、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县。

    B. 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C. 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是元朝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

    D. 京兆:地名,古代的二级行政单位,所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属地区。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野草莓

    吉布鹰升

    妈妈松土的时候,找到了一只雏野鸡!听到这个消息,我乐不可支,情不自禁地拍掌,惊喜地跳起来。

    “雏野鸡要喂什么?”我问。

    “当然是喂小小的、白白的蚂蚁蛋,小蚯蚓和麦粒也可以。”尔果说。

    “要是我爸回来就好了。他可以帮我喂雏野鸡,也能编竹篓什么的,把雏野鸡放在里面多好。”我说。

    “关雏野鸡的竹篓我倒是可以给你编,不过养雏野鸡很辛苦。再说,你不是要跟你爸到外地读书吗?”

    “是啊……可是,我想这儿的家。”

    “不过上学最重要。你看,像我这样的,想到县城读书都没有条件。你呀,还是听你爸的吧。”

    “尔果,你说我奇怪不?我不想离开这里,但又想看看城市是什么样的。”

    “瞧你,想这么多干什么,你又想你爸了。”

    我的确很想念在远方工作的爸爸,望着渺茫的远方,我的眼里噙了幸福的泪。我说,“尔果,要是我真的到外面读书了,咱们要多长时间才能见面?要是那所学校里的孩子欺负我,咋办?”

    “不会的,你怕什么!”

    此时,我们的羊群已经迈着细碎的步子从山冈下来。葱绿的山冈,湛蓝的天空挂了几朵雪白的云。山冈下广袤的坡地上那一片片绿油油的燕麦已经抽出了穗子,在风中如波浪起伏。不一会儿,夕阳西斜,羊群从山冈归来。每天这个时候,羊儿们都知道该回家了。

    风轻轻吹,送来一阵阵草木清香。山地岩石和树林投下的阴影越来越长。归鸟的叫声渐渐沉寂。“嘟霍——嘟霍——”的声音传来时,我想到了妈逮住的那只雏野鸡。

    我们赶着各家的羊儿往村子方向走去。羊道上,羊儿们迈着细碎的步子,腾起了一阵阵细细的尘灰。村子里,木板房疏疏落落,一缕缕炊烟升腾。房子附近,广袤的土地里紫色和雪白的洋芋花如星星密布。

    牧羊人吆喝着羊往山下走去。不一会儿,羊儿们回到了棚舍里。

    “哥,你回来了?”阿依高兴地说,“妈带回了一只漂亮的小鸟。”

    “你说的那只小鸟不是雏野鸡吗?”我问。

    “不是。”阿依回答。

    “那是什么呢?”我问。

    “我不知道,但小鸟很漂亮。妈说它叫‘兹兹瓦沙’。”

    “你吃的野草莓是妈采来的吗?”

    “当然是了。”

    妈是没有时间去采野草莓的。再说,妈劳作的地方是没有野草莓的。

    我进了屋,妈正在烧火煮饭,我问她:“妈,你不是逮了一只雏野鸡吗?”

    “是啊!可是被伍萨要走了。”

    妈说的伍萨是个会养野鸡的孩子,他家和我家隔了一条小河。我没想到妈逮住雏野鸡的事一下子被全村人知道了。

    妈往火塘里加柴,说:“伍萨是专门拿这只‘兹兹瓦沙’来换雏野鸡的。你看,这只‘兹兹瓦沙’多漂亮!”

    “我才不管,我要雏野鸡。雏野鸡养大了,可以用来逮其它的野鸡。”

    “孩子,你养不活雏野鸡。与其这样,不如让别人去养。”

    “我不干,谁说我养不活!”我几乎哭了出来。

    “伍萨怕你伤心。为了逮住这只‘兹兹瓦沙’,他差点儿从悬崖上摔下来。”

    “妈,这怎么说?”

    “‘兹兹瓦沙’把巢筑在陡峭的悬崖上。伍萨爬上悬崖,用帽子扣住那只小鸟,下来的时候脚滑,幸好他抓住了崖上的一根树枝。”妈说,不时“噗噗”地吹着火塘,然后抬眼望着我,“那些野草莓也是长在悬崖斜坡上的。他去采来这一竹篓的野草莓花了好几个小时,多不容易呀。”

    我看了看竹篓里的草莓,一颗颗色鲜而饱满。

    “人家拿野草莓和小鸟来换,你还哭,亏你还是个小伙子,就这么小气,叫人笑话。”妈注视着我,“再说,你爸要带你上学了,你哪有时间养雏野鸡呢?”

    “城里是没有野草莓的。孩子,你快吃吧。”

    那只“兹兹瓦沙”扑棱棱振翅飞起来,却被困在竹篓里。阿依手指着竹篓,说:“哥,我们把它放了吧,它好可怜!”

    我望了望阿依说:“好吧!”

    “兹兹瓦沙”扑棱棱从我手里飞走,高兴地飞过我家上空,飞向远方。阿依吃着野草莓,望着小鸟消失的远方说:“小鸟多高兴,它会感激我们的。”

    我也从竹篓里抓了一把野草莓放进嘴里吃了起来,甜甜的,很是舒心。

    (节选自《小溪流》,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通过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几个乡村孩童的形象,尓果的多知多能,伍萨的勇敢善良,阿依的憨态可掬,都跃然纸上。

    B. 文章中有多处对乡村环境的细致描写,这些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表现小说主旨不可或缺。

    C. 小说开始部分写“我”与尓果的交谈,交代了“我”即将离开农村到城里上学,这是下文“我”放掉小鸟的主要原因。

    D. “我的眼里噙了幸福的泪”,这里的“幸福”是因为“我”即将到城里上学,能够学到知识,还能看到在远方工作的爸爸。

    2请结合全文情节,简要分析“我”在雏野鸡、小鸟事情上的心理变化过程。

    3请结合全文,探究文章以“野草莓”为题的妙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借“猿”“飞鸟”寄寓漂泊不定、老病孤独的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2)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4)__________________,禾黍秋风听马嘶。(王实甫《长亭送别》)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的手法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的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最能表现诗人性格及本诗的主旨。

    (3))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由游览褒禅山生发人生感慨,其中与“险以远,则至者少”相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直接描述他一生失意漂泊,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

    (2)李白在《蜀道难》中多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其中两处接着用“_________”的表情变化和“_________”的动作情态,凸显了蜀道之“难”。

    (3)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侧面表现了洞箫声的悲凉幽怨。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国家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往会走向灭亡。

    (2)《诗经·卫风·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议论,“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秦就能从三世传下去,甚至可以传至万世都称君王。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多“月”。其中,用来渲染一种静寂寥廓环境氛围的一句是“____________”,用来渲染一种孤寂凄寒环境氛围的一句是“ ___________”。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开门见山,点明了地点、时间,气氛阴沉,定下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B.颔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为时局动荡不安而感到前途未卜的深深忧思。

    C.颈联写诗人触景生情,因为菊花两开而联想到时光飞逝,不由地思念家乡。

    D.尾联写冬日将至,白帝城人们赶制寒衣,表现了时序推移中的浓重秋色。

    【2】作者在本诗中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因东出关,与妻子居齐鲁之间。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以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

    (选自《后汉书·梁鸿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B.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C.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D.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校尉是中国古代高级军官,校指军事编制单位,尉即军官,校尉为部队长之意。

    B.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其校长为祭酒,教师称博士,学生叫太学生。

    C.床起源于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床”字,在汉代使用范围更广,卧具、坐具都可称床。

    D.《诗》《书》指《诗经》和《尚书》,与《礼》《易》《春秋》并为儒家“五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鸿年幼丧父,且又遭逢乱世。他是扶风平陵人,父亲曾担任城门校尉,寓居在北方并死在那里,年幼的他用席子把父亲卷着埋葬了,后到太学就读。

    B.梁鸿拒绝势家,礼聘孟氏之女。他拒绝娶有势力的人家的女儿,听说同县孟家的女儿钦慕自己,就向孟家下礼聘娶了孟氏。

    C.梁鸿志在隐居,婚后不久实现。他虽早有隐居之志,但也曾想谋个一官半职,在妻子对他隐居之志有所质疑后携妻一起进入霸陵山中,耕田纺织,读书弹琴。

    D.梁鸿气节高尚,备受妻子敬重。孟光为他准备吃的,不敢抬头正视他,而把盛食物的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而伯通这才感觉到他不是一般的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

    (2)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摘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对此,你怎么看?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发言稿,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你对职业生涯的思考和规划。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