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那些破碎不堪的毁灭了的生命,意味着冬天疲倦而残缺不全的队伍的撤退。
B.青年自主创业素质的培养,关键是能否积累基础的知识文化、奠定良好的科学理论基础。
C.5月19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海南州政府主办的2020年“中国旅游日”青海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在贵德县拉开帷幕。
D.记者日前从相关会议上获悉,明年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将进一步加大治理整顿力度,坚决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2、下列对文学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念《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赏析)这一联景阔情悲,蕴涵深广,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云横雪拥”,境界雄阔。“横”状广度,“拥”状高度,二字皆下得极有力。
B.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赏析)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应该重精神生活轻物质生活。
C. 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鲁迅《在酒楼上》
(赏析)此处的“我”是一个“漂泊者”,仍然怀着年轻时的梦想,四处奔波迫寻,却苦于找不到精神的归宿。当时的鲁迅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漂泊者”。
D.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胡适《我的母亲》
(赏析)作者以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将日常琐事如实道来,刻画了对我要求极为严格的母亲的形象,暗含着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语言富丽典雅,情感深沉感人。
3、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规,杜鹃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诗人多借之抒思国怀乡之情。
B.《蜀道难》一般认为作于唐天宝初年,此处的“天宝”是唐玄宗年号,以此来纪年使用的是年号纪年法。除此之外,我国古代纪年方法还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
C.剑阁,指今四川剑阁北的大剑山和小剑山,群峰如剑插天,两山如门,极为险要。山间有栈道,即剑阁道,为诸葛亮所开辟,是秦、蜀两地间要道。
D.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王名。蚕丛氏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相传他是位养蚕专家。鱼凫则曾教民捕鱼。
4、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悱不发 发:启发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征发
C.使人发书至赵王 发:送出
D.雄姿英发 发:焕发
5、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 得先学好这个民族的语言。( )
A.不但……而且…… B.只有……才……
C.不管……都…… D.如果……就……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是一条小河
冯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竟也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1925年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诗句隐喻“一见钟情”,这位姑娘使诗人一见钟情。
B.“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此诗句寄寓了对社会丑恶现实与人们险恶心机的批判。
C.“小河”流过“森林”,流过“花丛”,最终归于“大海”,“大海”暗喻风平浪静的理想社会。
D.“风又厉,浪又狂”暗示社会的险恶,它造成了“我”与恋人情爱的悲剧。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借小河流动和映入河水的岸边自然景物的变化,象征时间、空间的变化,从而反衬“我”的感情不变。
B.岸景幻化成的恋人的“裙裳”“花冠”与最后“吹折”“击碎”等词相照应,体现了诗人的用心。
C.本诗以自由体的形式写爱情诗,诗行、诗节和诗韵的安排都服从于抒情的需要,既自由舒展又有形式的约束。
D.本诗的语言特点为:注重遣词用字,如“荡荡”“粼粼”等叠词,形成轻柔的旋律;爱用对比,显得韵味悠长。
【3】简述诗作的抒情线索。
【4】简析诗作比拟手法的抒情作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渔人与桃花源人交谈时,发现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他们与世隔绝之久。
(2)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了蜀地险恶的政治形势后,劝告前往蜀地的人说“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会超过学生,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 《论语选读》,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
(1)子曰:“为政以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政以德》)
(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己复礼》)
(3)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其不可而为之》)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__________________。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仁者爱人》)
(5)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君子之风》)
(6)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高山仰止》)
(7)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诲人不倦》)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将士们手持宝剑视死如归的英勇;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回想刘裕北伐的气势,“__________”,极其豪壮。
(2)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李白《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定风波》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柳丝长玉骢难系,_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观沧海》中,写沧海之上水波荡漾、岛屿耸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江夕望①
卢纶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经难人空老,逢春雁归飞。
东西兄弟远,存没友朋稀。独立还垂泪,天南一布衣。
注:①《春江夕望》是卢纶为躲避安史之乱而客居湖南时写的。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说春天已到洞庭,自己可不要想家,以此表达美景让人忘却了思家的烦恼。
B.颔联中“经难人空老”一句高度概括了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也有对人生不易而自己已衰老但一事无成的感叹。
C.颈联中的“远”字。既写出了兄弟在空间上相隔的遥远,也写出了因距离的遥远而难叙兄弟情的哀伤。
D.最后两句诗人独立天南,望乡垂泪,形象鲜明感人。
【2】结合全诗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情感。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欧阳文忠公神道碑
苏辙
公讳修,字永叔,生四岁而孤。比成人,将举进士,为一时偶俪之文,已绝出伦辈。翰林学士胥公时在汉阳,见而奇之曰:“子必有名于世。”馆之门下。公从之京师,两试国子监,一试礼部,皆第一人。遂中甲科,补西京留守推官。
公性疾恶,论事无所回避,小人视之如仇雠,而公愈奋厉不顾。上独深知其忠,改右正言、知制诰。故事,知制诰必试。上知公之文,有旨不试。
公尝因水灾上言:“陛下临御三十余年,而储宫未建。汉文帝即位,群臣请立太子。群臣不自疑而敢请,文帝亦不疑其臣有二心。后唐明宗尤恶人言太子事。然汉文帝立太子之后,享国长久,为汉太宗。明宗储嗣不早定,而秦王以窥觊陷于大祸,后唐遂乱。陛下何疑而久不定乎?”公言事不择剧易类如此。
时英宗方居濮王忧。及命下,英宗力辞,上听候服除。英宗即位之初,以疾未亲政,慈圣光献太后临朝。公与诸公往来二宫,弥缝其间,卒复明辟。枢密使尝阙人,公当次补,韩公、曾公议将进拟,不以告公。公觉其意,谓二公曰:“今天子谅阴,母后垂帘,而二三大臣自相位置,何以示天下?”二公大服而止。
神宗即位,迁尚书左丞。公性刚直,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及在二府,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喻可否。虽台谏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此得怨,而公不恤也。朝廷议加濮王典礼,诏下礼官与从官定议,众欲改封大国,称伯父。议未下,台官意公主此议,遂专以诋公。御史蒋之奇并以飞语污公。公杜门求辨其事。神宗察其诬,连诏诘问,词穷,逐去。
熙宁初,迁兵部尚书,知青州兼充京东东路安抚使。时诸县散青苗钱,公乞令民止纳本钱,以示不为利,罢提举管局官,听民以愿请,不报。
四年,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公年未及谢事,天下益以高公。
公昔守颍上,乐其风土,因卜居焉。及归而居室未完,处之怡然,不以为意。公居颍一年而薨,享年六十有六,赠太子太师,谥“文忠”。天下学士闻之,皆出涕相吊。
【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比成人,将举进士 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
B.已绝出伦辈 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C.弥缝其间,卒复明辟 卒然临之而不惊
D.听民以愿请,不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唐、宋时期,国子监统辖其下设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人负责管理。
B.礼部,是古代官署、机构的专有名词。是古代中央行政机构总称“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如《越州赵公救灾记》中“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保致仕”。
D.谥,即谥号。是古人死后对其生前事迹品德的价。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年幼丧父,成年后,文才超出同辈,深得翰林学士胥公的赞赏,多次参加朝廷的考试,都获得第一名。
B.濮王去世,英宗被立为太子,因生病,即位之初并未亲政,由慈圣光献太后摄政。
C.台官和御史蒋之奇一起诋毁欧阳修,神宗觉察他们在诬陷,连续诏见诘问他们,他们词穷,最终被逐出朝廷。
D.欧阳修担任青州知州兼京东东路安抚使期间,请求不收老百姓青苗钱的本钱,以此来表明官府并不是为了谋利。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昔守颍上,乐其风土,因卜居焉。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5、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导航能帮助人们到达既定地方。
生活中离不开导航。旅途中没有导航会迷路;人生中没有导航会迷失;社会发展没有导航会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