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四川德阳高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那些破碎不堪的毁灭了的生命,意味着冬天疲倦而残缺不全的队伍的撤退。

    B.青年自主创业素质的培养,关键是能否积累基础的知识文化、奠定良好的科学理论基础。

    C.5月19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海南州政府主办的2020年“中国旅游日”青海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在贵德县拉开帷幕。

    D.记者日前从相关会议上获悉,明年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将进一步加大治理整顿力度,坚决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 2、下列对文学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念《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赏析)这一联景阔情悲,蕴涵深广,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云横雪拥”,境界雄阔。“横”状广度,“拥”状高度,二字皆下得极有力。

    B.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赏析)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应该重精神生活轻物质生活。

    C. 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鲁迅《在酒楼上》

    (赏析)此处的“我”是一个“漂泊者”,仍然怀着年轻时的梦想,四处奔波迫寻,却苦于找不到精神的归宿。当时的鲁迅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漂泊者”。

    D.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胡适《我的母亲》

    (赏析)作者以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将日常琐事如实道来,刻画了对我要求极为严格的母亲的形象,暗含着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语言富丽典雅,情感深沉感人。

  • 3、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规,杜鹃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诗人多借之抒思国怀乡之情。

    B.《蜀道难》一般认为作于唐天宝初年,此处的“天宝”是唐玄宗年号,以此来纪年使用的是年号纪年法。除此之外,我国古代纪年方法还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

    C.剑阁,指今四川剑阁北的大剑山和小剑山,群峰如剑插天,两山如门,极为险要。山间有栈道,即剑阁道,为诸葛亮所开辟,是秦、蜀两地间要道。

    D.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王名。蚕丛氏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相传他是位养蚕专家。鱼凫则曾教民捕鱼。

  • 4、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悱不发   发:启发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征发

    C.使人发书至赵王   发:送出

    D.雄姿英发   发:焕发

  • 5、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 得先学好这个民族的语言。( )

    A.不但……而且…… B.只有……才……

    C.不管……都…… D.如果……就……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是一条小河

    冯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竟也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1925年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诗句隐喻“一见钟情”,这位姑娘使诗人一见钟情。

    B.“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此诗句寄寓了对社会丑恶现实与人们险恶心机的批判。

    C.“小河”流过“森林”,流过“花丛”,最终归于“大海”,“大海”暗喻风平浪静的理想社会。

    D.“风又厉,浪又狂”暗示社会的险恶,它造成了“我”与恋人情爱的悲剧。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借小河流动和映入河水的岸边自然景物的变化,象征时间、空间的变化,从而反衬“我”的感情不变。

    B.岸景幻化成的恋人的“裙裳”“花冠”与最后“吹折”“击碎”等词相照应,体现了诗人的用心。

    C.本诗以自由体的形式写爱情诗,诗行、诗节和诗韵的安排都服从于抒情的需要,既自由舒展又有形式的约束。

    D.本诗的语言特点为:注重遣词用字,如“荡荡”“粼粼”等叠词,形成轻柔的旋律;爱用对比,显得韵味悠长。

    【3】简述诗作的抒情线索。

    【4】简析诗作比拟手法的抒情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渔人与桃花源人交谈时,发现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他们与世隔绝之久。

    (2)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了蜀地险恶的政治形势后,劝告前往蜀地的人说“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会超过学生,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根据 《论语选读》,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

    (1)子曰:“为政以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政以德》)

    (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己复礼》)

    (3)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其不可而为之》)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__________________。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仁者爱人》)

    (5)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君子之风》)

    (6)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高山仰止》)

    (7)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诲人不倦》)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将士们手持宝剑视死如归的英勇;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回想刘裕北伐的气势,“__________”,极其豪壮。

    (2)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李白《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定风波》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柳丝长玉骢难系,_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观沧海》中,写沧海之上水波荡漾、岛屿耸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江夕望

    卢纶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经难人空老,逢春雁归飞。

    东西兄弟远,存没友朋稀。独立还垂泪,天南一布衣。

    注:①《春江夕望》是卢纶为躲避安史之乱而客居湖南时写的。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说春天已到洞庭,自己可不要想家,以此表达美景让人忘却了思家的烦恼。

    B.颔联中“经难人空老”一句高度概括了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也有对人生不易而自己已衰老但一事无成的感叹。

    C.颈联中的“远”字。既写出了兄弟在空间上相隔的遥远,也写出了因距离的遥远而难叙兄弟情的哀伤。

    D.最后两句诗人独立天南,望乡垂泪,形象鲜明感人。

    【2】结合全诗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欧阳文忠公神道碑

    苏辙

    公讳修,字永叔,生四岁而孤。成人,将举进士,为一时偶俪之文,已出伦辈。翰林学士胥公时在汉阳,见而奇之曰:“子必有名于世。”馆之门下。公从之京师,两试国子监,一试礼部,皆第一人。遂中甲科,补西京留守推官。

    公性疾恶,论事无所回避,小人视之如仇雠,而公愈奋厉不顾。上独深知其忠,改右正言、知制诰。故事,知制诰必试。上知公之文,有旨不试。

    公尝因水灾上言:“陛下临御三十余年,而储宫未建。汉文帝即位,群臣请立太子。群臣不自疑而敢请,文帝亦不疑其臣有二心。后唐明宗尤恶人言太子事。然汉文帝立太子之后,享国长久,为汉太宗。明宗储嗣不早定,而秦王以窥觊陷于大祸,后唐遂乱。陛下何疑而久不定乎?”公言事不择剧易类如此。

    时英宗方居濮王忧。及命下,英宗力辞,上听候服除。英宗即位之初,以疾未亲政,慈圣光献太后临朝。公与诸公往来二宫,弥缝其间,复明辟。枢密使尝阙人,公当次补,韩公、曾公议将进拟,不以告公。公觉其意,谓二公曰:“今天子谅阴,母后垂帘,而二三大臣自相位置,何以示天下?”二公大服而止。

    神宗即位,迁尚书左丞。公性刚直,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及在二府,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喻可否。虽台谏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此得怨,而公不恤也。朝廷议加濮王典礼,诏下礼官与从官定议,众欲改封大国,称伯父。议未下,台官意公主此议,遂专以诋公。御史蒋之奇并以飞语污公。公杜门求辨其事。神宗察其诬,连诏诘问,词穷,逐去。

    熙宁初,迁兵部尚书,知青州兼充京东东路安抚使。时诸县散青苗钱,公乞令民止纳本钱,以示不为利,罢提举管局官,听民以愿请,不

    四年,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公年未及谢事,天下益以高公。

    公昔守颍上,乐其风土,因卜居焉。及归而居室未完,处之怡然,不以为意。公居颍一年而薨,享年六十有六,赠太子太师,“文忠”。天下学士闻之,皆出涕相吊。

    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成人,将举进士 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于逆乱

    B.出伦辈 引绳而之,其绝必有处。

    C.弥缝其间,复明辟 然临之而不惊

    D.听民以愿请,不 计未定,求人可使秦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唐、宋时期,国子监统辖其下设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人负责管理。

    B.礼部,是古代官署、机构的专有名词。是古代中央行政机构总称“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如《越州赵公救灾记》中“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保致仕”。

    D.谥,即谥号。是古人死后对其生前事迹品德的价。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年幼丧父,成年后,文才超出同辈,深得翰林学士胥公的赞赏,多次参加朝廷的考试,都获得第一名。

    B.濮王去世,英宗被立为太子,因生病,即位之初并未亲政,由慈圣光献太后摄政。

    C.台官和御史蒋之奇一起诋毁欧阳修,神宗觉察他们在诬陷,连续诏见诘问他们,他们词穷,最终被逐出朝廷。

    D.欧阳修担任青州知州兼京东东路安抚使期间,请求不收老百姓青苗钱的本钱,以此来表明官府并不是为了谋利。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昔守颍上,乐其风土,因卜居焉。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导航能帮助人们到达既定地方。

    生活中离不开导航。旅途中没有导航会迷路;人生中没有导航会迷失;社会发展没有导航会迷茫。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