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山东临沂高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②狗吠深巷中 ③不吾知其亦已兮

    ④不能喻之于怀   ⑤而又何羡乎? ⑥悟言一室之内

    ⑦此余之所得也   ⑧仰观宇宙之大

    A.①/③④ /②⑧/⑤⑥/⑦ B.①③/②⑤/⑧/④⑥/⑦

    C.①/②⑥/③⑤/④/⑦/⑧ 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

  • 2、下列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 )

    A.礼部主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务,最高长官为礼部尚书,侍郎相当于尚书的副官。

    B.太子宾客,是朝廷设置的太子东宫属官,肩负调教辅佐、侍从护卫、规劝进谏职责。

    C.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D.拜揖,两手合抱致敬,弯身报拳行礼,是古时表示恭敬的礼节。

  •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用“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两个比喻,阐明“不能”和“不为”的区别,目的是说明齐宣王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

    B. 陶渊明辞官罢去最根本理由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C. 《逍遥游》中的“逍遥”是怡然自得,不为世间万物所束缚之意。作者列举大至鹏鸟,小到蜩与学鸠,是为了阐明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无所依赖而自由的。

    D. 《劝学》第二段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强调人的知识能力和道德修养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在后天不断地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张良出,要项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范增数目项王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5、下列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犹天之不可而升也 B.我以文

    C.如会同,章甫 D.乎舞雩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背灵魂回家

    曾晓文

    (1)回家的路,总是漫长。

    (2)从多伦多出发,经过十三个多小时的航程,再搭乘两个小时的长途汽车,终于抵达中原的一座小城。走进家门,迎面撞见照片上风华正茂的父亲:浓黑的发是青春见证,鼻梁挺直正如他的个性,而他的眼神穿越岁月的雾霾风尘,明亮坦诚。照片下是他留给我的全部遗产:大约三千册书。它们立在质地不同的书架上,却拥有同样静默等候的姿态。

    (3)上一次回家是在一年多以前,父亲在尝试了多种疗法后,仍勇士般地与肺癌对峙。谁料不到两个月,他竟在死神面前折戟沉沙。父亲读的是中文系,文采出众,担任学生刊物的副主编。他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甚至荣获省级文学奖。他把《艾子杂说》等译成现代文,并寄给了史学家吴晗先生,得到了赞赏和推荐。文革伊始,父亲因与他的书信往来被定成“黑帮分子”。他小说集被送回印刷厂打成纸浆。我出生那天,他正被关在“牛棚”里。他请看守带一张纸条给我的母亲,上面写着给我取的名字。晓文,通晓文学,他是以我的名字寄托文学梦想啊。

    (4)我慢慢地抚触一排排的书籍,书脊上似乎还有父亲的温热。在他蒙冤入狱的那段日子里,我一个人躲在小屋里读他的藏书,以文学的烛光抵抗了生命中的黑暗。我决定从父亲的藏书中精选出几箱,海运到加拿大。

    (5)翻开每一本书,都有数不清的仓颉创造的精灵跳跃出来,世界霎时变得不同寻常。在2005年回国时,我带走了《二十四史》的前20本,这一次把后面的46本装进了纸箱,从此至少拥有了历史的完整。我看到了自己写的几本书。父亲在我出版第一部小说之后,兴奋地买下一百本,送给他的老学友们,似乎向他们宣告,我承继了他对文学的拜谒和对文字的热爱,他的文学梦如凤凰涅槃,死而复生。

    (6)我的目光被普希金诗歌集吸引了。翻开封面,再次置身于熟悉的场景。多年前父亲站在四壁皆空的小屋中,慷慨激昂地背诵《纪念碑》:

    (7)“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在人们走向那儿的路径上/青草不再生长/它抬起那颗不肯屈服的头颅/高耸在亚历山大的纪念石柱之上/不/我不会完全死亡/我的灵魂在遗留下的诗歌当中/将比我的灰烬活得更久长,和逃避了腐朽灭亡/我将永远光荣不朽……”

    (8)父亲没有成为诗人、作家,但他得到了众多亲友和学生的爱戴,而我朝朝暮暮用回忆的笔,在无形中写下他生命中一个又一个篇章。在我们的心中,耸立着一座专属于他的“非人工纪念碑”。

    (9)几个月后,父亲的书被运到了我在多伦多的家里,我无法立即整理。我面对一片纯个人的精神空白,只好在书桌旁坐下来写作。

    (10)我请人定制了栎木的书架,还装了灯,终于把父亲的书一一整齐地摆了上去,郑重得如主持一场宗教仪式。我与父亲阴阳两隔,但我在很多本书上发现了他的注解、指纹。在传说中,巫师背逝者的灵魂回家,与生者交流。这些书是成群结队的“巫师”,牵引我与父亲展开不倦的灵魂对话,于是在喧嚣的尘世,我拥有了一小片安宁的净土。

    (11)我身居非中文环境的异国,在业余时间用一支不懈的笔,划一方精神清潭,灵根自植,使深情的兰花在水中四季绽放。也许我和千百位海外写作者一起,背载中华文化遗产,永远行走在回家的路上,正“建立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以文字“唤醒人们的善良的感情”。

    (选自2015年2月《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注)曾晓文,加拿大华裔女作家。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写“回家的路,总是漫长”,这条路,既指作者回家的路,也是指她继承了父亲的愿望,两代人在文学上跋涉的路。

    B. 文章记叙了作者搬运书籍回自己多伦多家中的过程,其间穿插了父亲的一些往事,目的在于交待运书的原因。

    C. 文章第(9)段说:“几个月后,父亲的书被运到了我在多伦多的家里,我无法立即整理”,是因为我仍然无法摆脱父亲去世后的悲痛,无心进行整理。

    D. 本文笔调清淡,将回望原乡的姿态,凝成执着而坚定的信念,沉静忧伤,又宽厚温暖。

    2文章第(6)(7)段回忆父亲多年前站在小屋中背诵《纪念碑》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散文标题“背灵魂回家”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内容探究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国家灭亡的内外原因。

    (2)杜甫《登高》中从时空的角度集中写出诗人悲凉处境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姜夔《扬州慢》中用“红药”(芍药)来寄托“黍离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表面上看是叙写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描写女子盛装观灯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为赤壁怀古诗词,杜牧在《赤壁》中说周瑜侥幸取得赤壁大战的成功,苏轼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赏其战场上的指挥若定。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

    (2)《采薇》中对比主人公昔日离开家乡与如今战斗归来的场景,以表现其复杂心情的经典诗句是“昔我往矣,__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中女主人公述说自己从早到晚从事家务劳作辛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成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愤慨语总括秦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纷奢行径,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

    (2)《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两句,将提起脚后跟和登高所得的两种视野相比较,形象地说明了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

    (3)韩愈《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 12、默写。

    ,鸟倦飞而知还。

    ② 背负青天,   ,而后乃今将图南。

    ③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

    ⑥ 彼节者有间,   ,以无厚入有间,  

      ,惑之不解,或师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夜偶诗客操公作

    韦应物

    尘襟一潇洒,清夜得禅公。

    远自鹤林寺,了知人世空。

    惊禽翻暗叶,流水注幽丛。

    多谢非玄度,聊将诗兴同。

    [注]  ①偶,遇;操公,僧人名。②玄度,东晋许询,字玄度,善谈玄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在清夜偶遇操公,诗人沾染尘埃的襟抱一下子如受洗礼,变得超逸脱俗。一个“得”字,写出了诗人心中无限的欣喜和快意。

    B.颔联写操公来自遥远的鹤林寺,并且精研佛理,“了”字写出了操公对人世万物皆空的大彻大悟。这种通达的人生态度,给了诗人很多启发。

    C.颈联写栖息枝头的禽鸟受到惊吓,在密林中翻飞;流水注入幽暗茂密的草丛。“翻”和“注”两个字,衬托了诗人与操公清夜交流时欢快热烈的场景。

    D.诗歌在刻画操公形象时主要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首联以诗人偶遇操公时的反应从侧面衬托,颔联写操公的所来和佛学造诣从正面刻画。

    2尾联中“谢”“聊”二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扁鹊者,勃海郡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扁鹊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其后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问中庶子曰:“太子何病?”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终日,扁鹊仰天叹曰:“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中庶子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出见扁鹊于中阙,曰:“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言来卒,悲不能自止,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更透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扁鹊过齐,齐桓候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痰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遂死。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成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节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

    B.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

    C.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

    D.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鸡鸣,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以地支来称则为丑时,相当于凌晨一点至三点时分。

    B.填沟壑,婉辞,古代对死的自谦说法。如《战国策》有“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之句。

    C.酒醪,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用于祛湿排毒的中药。

    D.司命,神话传说中掌管人的生命的神。屈原《九歌》中有《大司命》《少司命》姊妹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扁鹊得遇奇人,领悟中医精髓。他恭敬地对待客人长桑君。获得私藏医方,能见病人症结,到处行医治病。

    B.扁鹊辨症施治,太子起死回生。扁鹊听说虢国太子去世,就去了解死因,并积极采用中医方法使死了的太子复活。

    C.扁鹊洞见病症,桓侯讳疾忌医。肩鹊发现齐桓侯身患重病,就及时忠告,岂料桓侯一再狐疑,耽误救治而亡。

    D.扁鹊随俗为变,名声传扬天下。他游医四方,为妇女儿童和老人看病,真正做到了“医者仁心”,留下诊脉法沿用后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扁鹊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2)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能做什么。

    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