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山东聊城高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从修辞的角度看,下面对古诗词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诗人运用了夸张和借代的修辞手法,集中描写了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色,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一振。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诗人运用对偶的句式,拟人化的手法,将“一水”“两山”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对象,清新隽永,韵味深长。

    D.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既是设问,又是比喻,以景物喻愁思,显示出愁思之多。

  •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即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旦。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

    B.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衡山、南岳恒山。如《梦游天母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C.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D.骖,古代战车由四马驾驭,中间两匹马驾辕叫“服”,辕外两匹马助力叫“骖”。一说服左边的马叫“骖”,服右边的马叫“腓”。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些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自由经济,就可以为所欲为,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哄抬物价,欺行霸市,这些都是不允许的。

    ②八十年代中期,在杭州、上海等城市的公园,群众自发形成的越剧角、京剧角特别热闹。他们自拉自唱,无拘无束。唱者自鸣得意,观者津津乐道。

    ③书的封面在很大程度上的确决定了读者对某本书的喜好,碰到好的封面,就会不由自主拿起来翻翻,常常还会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④有些文化遗产丰厚的地方,科学技术和现代化事业却畏葸不前,祖宗留下的文化历史遗产本身也是稀世珍宝,但后人若不能正确对待,反而会成为前进与发展的羁绊。

    ⑤是广东工业大学吴宏宇同学,面对邪恶力量时挺身而出,为保卫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以自己的青春谱写出一曲羊城见义勇为赞歌。

    ⑥文学躲在象牙塔里自得其乐的时代已经过去,它正以各种方式走向读者和社会,走向文学自身。在新的消费经济时代,写作者应更多探索文学品质与市场的结合。

    A. ①③⑥   B. ②④⑥   C. ①②⑤   D. ③④⑤

  • 4、下面各句括号内所省略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

    A.苍山负雪,(雪)明烛天南

    B.余始循(之)以入

    C.中谷绕(以)泰安城下

    D.少杂树,多松,生(于)石罅

  • 5、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时人莫之许也

    D.吾子未之思也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一个小农家的暮

    刘半农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地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便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的牛,

    回头向她说:

    “怎样了——

    我们新酿的酒?”

    门对面青山的顶上,

    松树的尖头,

    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

    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

    还数着天上的星:

    “一,二,三,四……”

    “五,八,六,两……”

    他们数,他们唱:

    “地上人多心不平,

    天上星多月不亮。”

    一九二一,二,七,伦敦

    【注】1920年,刘半农离开风雨飘摇的祖国前往欧洲学习,该诗写于1921年初在外留学期间。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选取一户普通农家作为描写对象,写了农家从傍晚时分到夜幕降临的日常生活场景。

    B.男主人带着锄头从田里回来,一会儿到栏里看牛,一会儿问新酿的酒,显示出了他的勤劳。

    C.诗歌第四节写景,通过青山、松树、半轮月亮表示天色已经晚了,也写出了夜的宁静美好。

    D.诗歌最后两句暗示了现实社会中并非都如诗中所写的享受祥和、安宁生活的农家这般美好。

    【2】下列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勾画出农妇晚炊图、农夫收工图、孩子观月图。

    B.本诗没有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而是着重写人物活动、生活场景,将情感蕴藏其中。

    C.诗中暗含着空间的变化,诗人的视线随着人物的活动从厨房转到庭院,再转到场上。

    D.结尾借助儿歌暗示现实,且以“星”和“月”为喻体,与诗境巧妙融合,浑然天成。

    【3】本诗擅长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在诗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请举两例并分析。

    【4】诗歌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2)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飞天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的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而一去不返的句子是“__________”。

  • 8、补全下面的句子

    (1)《劝学》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一词中也用到了这两个意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燕昭王重金求士的典故,表达主将甘愿为国捐躯以报答君主知遇之恩的豪情壮志。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3)《阿房宫赋》中,作者杜牧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否则会重蹈覆辙。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的《逍遥游》中,作者先论述积水不够深则无法承载大船,其实是为了引出“__________________”,强调风对大鹏起飞的重要性。

    (2)屈原《离骚》中说,楚怀王糊涂荒唐,致使“_____________”,而自己又遭嫉妒,被小人“_________________”,不受重用,难以施展抱负。

    (3)李白在《行路难》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落日塞垣

    黄庭坚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注)①塞垣:边防城池。②戛(jiá):敲击,③骅骝:周穆王的八鞍之一,这里代指强壮快速的骏马。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落日西沉,长风呼啸,开头两句动静结合,意境苍凉阔大,是典型的边塞景象。

    B.“翩翩数骑闲猎”凸显出士兵策马轻驰、在暮色中享受舒适与和平的悠闲之态。

    C.平沙千里,词人却聚焦在“雕弓白羽”“骏骅骝”上,为下文情感的抒发蓄势。

    D.隐隐约约看到的青冢,使词人想起了王昭君的故事,淡淡的忧愁也慢慢袭上心头。

    2词的下片表达了怎样的“闲愁”?请加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任圜,京兆三原人也。为人明敏,善谈辩,有容止,李嗣昭节度昭义,辟圈观察支使。梁兵围潞州,逾年而晋王薨,晋兵救潞者皆解去。嗣昭危甚,问圜去就之计,圜劝嗣昭坚守以待,不可有二心。已而庄宗攻破梁夹城,闻圜为嗣昭画守计,甚嘉之,由是益知名。其后嗣昭与庄宗有隙,圜数奉使往来,辨释谗构,嗣昭卒免于祸,圜之力也。

    张文礼弑王镕,庄宗遣嗣昭讨之,嗣昭战殁,圜代将其军,号令严肃。既而文礼子处球等闭城不下,圜数以祸福谕镇人,镇人信之。圜至城下,处球登城呼圜曰:“城中兵食俱尽,而久抗王师,若能自归,惧无以塞责,幸公见哀,指其生路。”圜告之曰:“以子先人,固难容货,然罚不及嗣,子可从轻。其如据守经年,伤吾大将,一朝困竭,方布款诚,以此计之,子亦难免。然坐而待毙,曷若伏而俟命?”处球流涕曰:“公言是也!”乃遣人送状乞降,人皆称圜言不欺。

    明年,郭崇韬兼领成德军节度使,改圜行军司马。圜与崇韬素相善,又为其司马,崇韬因以镇州事托之,而圜多所违异。初圜推官张彭为人倾险贪黩后事觉彭悉以隐公钱献崇韬深德彭不杀由是与圜有隙。

    明帝嘉其平延孝功,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判三司。圜选辟才俊,抑绝侥倬,公私给足,天下便之。

    故时使臣出四方,皆自户部给券,安重诲奏请自内出,以故事争之,不能得,遂与重诲辨于帝前,圜声色俱厉。而使臣给券卒自内出,圜益愤沮。重诲尝过圜,圜出妓,善歌而有色,重诲欲之,圜不与,由是二人益相恶。圜不自安,因请致仕,退于磁州。

    朱守殷反于汴州,重诲诬圜与守殷连谋,遣人矫制杀之。圜受命怡然,聚族酣饮而死。愍帝即位,圜太傅。

    (选自《新五代史唐书·任圜传》,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圜推官张彭为人/倾险贪黩/后事觉/彭悉以隐公钱献/崇韬深德彭不杀/由是与圜有隙

    B. 初/圜推官张彭为人倾险/贪黩后事觉/彭悉以隐公钱献崇韬/深德彭不杀/由是与圜有隙

    C. 初/圜推官张彭为人倾险贪黩/后事觉/彭悉以隐公钱献崇韬/深德彭/不杀/由是与圜有隙

    D. 初/圜推官张彭为人/倾险贪黩后事觉/彭悉以隐公钱献/崇韬深德彭/不杀/由是与圜有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宗”是李存勖的庙号。庙号指的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B. “户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官员俸禄等。

    C.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

    D. “赠”是指古代皇帝为在世或已死的有功官员及其亲属加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任圜善于谋划。在李嗣昭危难之际,任圜劝他一心坚守,因此受到庄宗高度赞赏。

    B. 任圜重诺守信。讨伐张处球,兵临城下,任圜以利害晓谕镇人,并赦免张处球,人们称赞他为守信之人。

    C. 任圜刚直不阿。对不合礼法之事,任圜能够据理力争,在使臣给券问题上,甚至敢于在皇帝面前严辞争辩。

    D. 任圜看淡生死。在安重诲构陷并假托君命置他于死地时,任圜能坦然受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己而庄宗攻破梁夹城,闻圜为嗣昭画守计,甚嘉之,由是益知名。

    (2)安重诲奏请自内出,圜以故事争之,不能得。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作家到一个酿酒的葡萄园参观。

    “1994年的葡萄最好”园主说,“因为那一年的夏天天气干燥,生长的葡萄特别甜。”

    “葡萄不怕干死吗?”作家不解地问。

    “新藤怕,老藤不怕。因为老藤的根扎得深,能吸到泥土深处的水分。”园主说,“还有,经过好好修剪的新藤也不怕,放任它生长的怕。”

    “为什么?”作家问。

    “因为叶子长得愈多,藤蔓攀得愈远,需要的水分愈多。所以一干,就受不了了。”园主慢慢地说。

    作家陷入了沉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