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山东威海高二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面是对几个诗句的鉴赏,选出有误的一项(  )

    A.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两句是说“月光照在闺房的门帘上,卷也卷不走;照在曾为丈夫捣过衣服的衣砧上,拂去了却又回来。”“卷不去”“拂还来”这两个细节描写,表面上写月光,实际上在渲染思妇那挥之不去的离愁。

    B.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诗,采用了物象单纯组合形式,与“枯藤老树昏鸦”及“杨柳岸晓风残月”相同。而这两句诗意境开阔,场面壮盛,形象地概括了当年的两场战斗,将其恢复中原之志具体化。

    C.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直抒胸臆,是说江南风景美、生活美、人物美,人要是不老时千万不要回去,回去后会懊悔到断肠的,直言了江南的美好。

    D.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此句是写成仙后的杨贵妃,闻听使者探访,感极而泣的情景。这里把杨贵妃比作了梨花,梨花的洁白,不仅象征了作为仙子的杨贵妃的圣洁,同时也照应了上文的“温泉水滑洗凝脂”。

  • 2、下列对《长亭送别》“叨叨令”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杉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A. 在结构相近的语句中,推出众多物象,读来颇有铺陈之美。

    B. “兀的……”句的反复,突出了女主人公无比愁闷的心情。

    C. 大量叠词的运用,使崔莺莺的情感抒发显得更为热烈奔放。

    D. 用语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元杂剧语言“生活化”的特点。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B. 我们欣喜地看到: 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C. 全美房价崩跌导致丧失赎回权的房产数目创新高,不良资产尾大不掉,一些金融机构因受拖累而濒临破产倒闭。

    D. 住建部新闻发言人日前表示,除一线城市外,二、三线城市3月份的房地产销售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

  • 4、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A.“陨落”“消失”“愿意”“勾当”都是动词。

    B.“文博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要在中国找文化投资、文化项目、文化产品,就到文博来’的市场氛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文博会形成氛围”。

    C.“雨后春笋”“感谢生命”“提纲挈领”“非常坚强”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特警力量》的收视率再创新高,是因为它不仅让观众目睹了特警战士的风采,而且彰显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这个复句的第一层是递进关系。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6中国出境游游客文明形象年度调查报告》显示,大声喧哗、不按序排队、不尊重当地风俗在出境旅游客不文明行为排名中位居前列。

    B.据报道,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建成后将对汽车的功能符合性、性能可靠性等关键性能进行评估,同时为自动驾驶技术提供第三方权威检测和认证。

    C.为使校外培训机构更加规范,教育部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依法追究有关机构和人员的责任。

    D.人工智能发展方心未艾,正逐步走入普通人的生活,这不仅引发了人们对自身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注,而且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艺作品的鉴赏(节选)

    叶圣陶

    文艺鉴赏并不是摊开了两只手,专等文艺给我们一些什么。也不是凭一时的现象,给文艺加上一些形容词语。

    文艺中间讲到一些事情,我们就得问:作者为什么要讲到这些事物?文艺中间描写风景,表达感情,我们就得问:作者这样描写和表达是不是最为有效?我们不但说了个“好”就算,还得说得出好在哪里。不但说了个“不好”就算,还要说出不好在哪里。这样,才够得上称为文艺鉴赏。这样,从好的文艺得到的感动更深切。文艺方面如果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也会察觉出来,不至于一味照单全收。

    鲁迅的《孔乙己》,现在小学高年级和初级中学都选为国语教材,读过的人很多了。读过的人说:“这样一个偷东西被打折了腿的瘪三,写他有什么意思呢?”但是,有耐心去鉴赏的人不这么看,有的说:“孔乙己说回字有四种写法,如果说作者让孔乙己把四种写法都写出来,那就索然无味了。”有的说:“这一篇写的孔乙己虽然颓唐下流,却处处要面子,处处显出他所受的教育给与他的影响,绝不同于一般的瘪三,这是这一篇的出色处。”有一个深深体会了世味的人说:“这篇中,我以为最妙的文字是‘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个句子传达出无可奈何的寂寞之感。这种寂寞之感不只属于这一篇中的小酒店小伙计,也普遍属于一般人,‘也便这么过’谁能跳出这寂寞的网罗呢?”

    可见文艺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

    这些晶莹的宝石岂但给你一点赏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面发展。

    好的文艺值得一回又一回地阅读,原因在此,否则明明已经知道那文艺中间讲的是什么事物了,为什么还要反复阅读?

    另外有一类也称为文艺的东西,粗略地阅读似乎也颇有趣味。但只要细细地一想,就不再认为这一类东西有什么趣味了。

    可见阅读任何东西不可马虎,必须认真。认真阅读的结果,不但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也随时会发现粗劣的瓦砾。于是吸取那值得取的,排除那些无足取的,自己才会慢慢地成长起来。

    采取走马看花态度的,谈不到文艺鉴赏,纯处于被动的地位的,也谈不到文艺鉴赏。要认真阅读,在阅读中要研究、考察。这样才可以走上文艺鉴赏途径。

    1下列说法中,没有涉及文艺鉴赏方法的一项是

    A.认真阅读,吸取那值得取的,排除那些无足取的。

    B.不但说了个“好”就算,还要说得出好在哪里。

    C.文艺鉴赏并不是摊开了两只手,专等文艺给我们一些什么。

    D.文艺鉴赏犹如采矿,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

    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艺鉴赏的任务是欣赏文艺作品中的精华,摒弃文艺作品中的糟粕。

    B.有耐心去鉴赏的人,作者列举了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的鉴赏角度是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第二种看法的鉴赏角度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第三种看法的鉴赏角度是作品的社会意义。

    C.好的文艺值得一回又一回地阅读,原因是培养赏美兴趣,开阔视野,充实生活经验,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培养意志。

    D.走马观花的态度,处于被动地位,谈不到文艺鉴赏。只要认真阅读,在阅读中研究、考察,这样就能够走上文艺鉴赏的途径。

    3叶圣陶谈的文艺作品的鉴赏,对我们今天的读书学习也有极大的借鉴意义。请你根据目前我国青少年读书的实际,谈谈你对当前青少年读书学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名句默写。

    (1)《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

    (4)《论语》中强调与朋友交往应该做到诚信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语重心长地告诫南宋朝廷:北伐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元嘉北伐,宋文帝就是由于草草从事,想创建“______”的壮举,结果却“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从早到晚,终日操劳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

  • 9、(1)《渔家傲》中既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又抒发了思乡和希望建立功业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先说万物各有其主,接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勉励人一定要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3)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即便是在芳香与污浊混杂的环境里也要保持品格的高洁,以此体现其“不忘初心”的决心。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灭南燕、后秦,又废晋帝,建立刘宋,是一个与京口有关的风流人物。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就以“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赞叹刘裕北伐时立下的赫赫战功。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赤壁雄伟壮阔的险要形势后,发出了“_______________”的慨叹,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3)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表明自己因天气变化不定,很难调养身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 11、补全下面的句子

    (1)《劝学》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秋日色彩变化,南昌山水之美描绘出来。

    (2)庄子《逍遥游》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天空颜色成因进行探寻并发出疑问。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通过“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同舍生和自己在衣着方面的差别,表现了自己求学时的艰苦。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吹笛

    杜甫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

    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却尽生。

    [注]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66杜浦由爱州移高西圆时。①胡骑中宵堪北走:此句引智代名将刘提奏胡烦退敌之事:胡骑北走,言胡兵闻笛声而起乡思。②武陵。后汉马复南征武陵,曾作笛曲(武陵深),此处借以寄托羁旅漂泊之感。⑧却:反倒、反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扣题起兴,秋山静寂,酷月悬空,清风萧瑟,横笛数声,牵动诗人的心情。

    B.第二句使用问语,既写出了吹笛之人吹奏技巧的高妙,也写了自己满怀的乡愁。

    C.颔联,实写悠扬宛转的笛音在风中传播,虚写明月映照关山的景象,实虚相生。

    D.这中宵月明之际,听了这笛曲之后,胡骑就会北归,戍边将士也要南行返乡。

    2请简析尾联的表现手法。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彦,云中人也。父迁,属葛荣之乱,徙家于幽。彦性勇果,善骑射。仕周,释褐左侍上士,后从陆通击陈将吴明彻于土州,破之。又击叛蛮,克仓塠、白杨二,并斩其渠帅。进平郢州贼帅樊志,以战功拜大都督。寻迁仪同治隆山郡事明年拜陇州刺史赐爵永安县伯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慰迥于相州每战有功赐物三千段奴婢三十口进位上开府,改封襄武县侯,拜魏郡太守。开皇初,授丹州刺史,进为公。后六岁,征为左武卫将军。平陈之役,以行军总管与新义公韩擒相继而进。军至南陵,贼屯据江岸,彦遣仪同樊子盖率精兵击破其栅,获船六百余艘。渡江,击南陵城,拔之,擒其守将许翼。进至新林,与擒合军。及陈平,赐物五千段,粟六千石,进位柱国,赐子宝安爵昌阳县公。高智慧等之作乱也,复以行军总管从杨素讨之,别解江州围。智慧余党往往屯聚,保投溪洞,彦水陆兼进,攻锦山、阳父、若、石壁四洞,悉平之,皆斩其渠帅。贼李陀拥众数千,据彭山,彦袭击破之,斩陀,传其首。又击徐州、宜丰二洞,悉平之。赐奴婢百余口。拜洪州总管,甚有治名。岁余,云州总管贺娄子干卒,上悼惜者久之,因谓侍臣曰:“榆林国之重镇,安得子干之辈乎?”后数日,上曰:“吾思可以镇榆林者,莫过杜彦。”于是征拜云州总管。突厥来寇,彦辄擒斩之,北夷畏惮,胡马不敢至塞。后数年,朝廷复追录前功,赐子宝虔爵承县公。十八年,辽东之役,以行军总管从汉王至营州。上以彦晓习军旅,令总统五十营事。及还,拜朔州总管。突厥复寇云州,上令杨素击走之,是后犹恐为边患,以彦素为突厥所惮,复拜云州总管。未几,以疾征还,卒,时年六十。

    (选自《隋书·列传第二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寻迁仪同/治隆山郡事/明年/拜陇州刺史/赐爵永安县伯/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尉迥于相州/每战有功/赐物三千段/奴婢三十口/

    B. 寻迁仪同/治隆山郡事/明年/拜陇州/刺史赐爵永安县伯/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尉迥于相州/每战有功赐物/三千段奴婢三十口/

    C. 寻迁仪同/治隆山郡事/明年/拜陇州/刺史赐爵永安县伯/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尉迥/于相州/每战有功赐物/三千段奴婢三十口/

    D. 寻迁仪同/治隆山郡事/明年/拜陇州刺史/赐爵永安县伯/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尉迥/于相州/每战有功/赐物三千段/奴婢三十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褐”,粗布或粗布衣服,“释褐”的意思是脱去简陋的衣服,换上华丽的衣服。

    B. “栅”,用竹木铁条等做成的阻拦物,军营外围的栅栏,此处指的是军营的营寨。

    C. “爵”,是君主国家贵族的封号,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D. “总管”,古代是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彦勇猛善战,多次攻陷敌人的营寨,斩杀敌军的将领,斩获对方的物资。

    B. 杜彦治理有方,被授予洪州总管一职后,把洪州治理得很好,很有名声。

    C. 杜彦深受信赖,原云州总管贺娄子干死后,皇上认为杜彦是镇守榆林的最佳人选。

    D. 杜彦威名远播,由他镇守云州,后来边塞一直安定,没有异族士兵敢来侵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迁,属葛荣之乱,徙家于幽。彦性勇果,善骑射。

    (2)上悼惜者久之,因谓侍臣曰:“榆林国之重镇,安得子干之辈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篇文章。

    《韩非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晋国大夫中行文子流亡时经过一个县城,随从说:“这里有个乡官是你过去的朋友,何不在他的舍下休息片刻,顺便等待后面的车辆呢?”中行文子说:“我喜欢音乐,此人给我送来鸣琴;我爱好佩玉,此人给我送来玉环。现在我担心他为了取悦别人也会出卖我。”于是他没有停留,匆匆离去。那个人果然扣留了中行文子后面的两套马车,献给了自己的国君。

    这个故事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的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