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国初年,政府采取的一些鼓励垦荒的措施,刺激资本主义土地经营的发展,新式资本主义农场在辛亥革命前垦殖公司的基础上边有了扩展。1912年,全国有农垦公司59家,资本为286万元;至1919年增加到100家,资本为1244万余元。这些新式农场的出现( )
A.有利于冲破封建制度对农村经济的桎梏
B.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D.得益于社会环境的根本改善
2、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方面,清朝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清朝统治者在西藏地区采取的措施是( )
A.册封达赖和班禅
B.设立盟、旗两级单位
C.推行猛安谋克制度
D.设立澎湖巡检司
3、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4、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群众的统治与管理而实施的措施是( )
A.奖励军功
B.“废井田,开阡陌”
C.编户齐民
D.什伍连坐
5、有位近代名人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今天本地报上的消息很好,但自然不知道可确的。一、武昌已攻下;二、九江已取得;三、陈仪等通电主张和平;四、樊钟秀已取得开封,吴(佩孚)逃保定。但总而言之,即使要打折扣,情形很好总是真的。”该材料( )
A.描述了辛亥革命时期清王朝土崩瓦解的情形
B.描述了国民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情形
C.分析了国共对峙时期工农军队反“围剿”的情形
D.分析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土崩瓦解的情形
6、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说明当时( )
A.生产资料所有制有所变化
B.国家强化人民公社的控制
C.农民获得产品分配自主权
D.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7、唐朝与周边民族交往表(部分),由如表可知唐朝( )
时期 | 民族/地区 | 方式 | 具体情况 |
唐太宗 | 东突厥 | 战争 | 东突厥汗国灭亡 |
吐蕃 | 和亲 | 文成公主入藏 | |
西域 | 设置机构 | 设安西都护府 | |
唐玄宗 | 回纥 | 册封 | 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
粟末靺鞨 | 册封 | 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
A.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开发
B.与周边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
C.发展民族关系具有灵活性
D.以军事手段征服各民族政权
8、某历史研究小组在讨论某一历史小专题时列举出如下关键词,他们谈论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国家统一 颁布“推恩令” 实行察举制 尊崇儒术 春秋大一统 重农抑商 盐铁官营 均输平准 …… |
A.汉初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D.儒学成为汉代的主流意识形态
9、下图所示的制度变化( )
A.促进了封建经济产生
B.巩固了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C.完善了官员选拔程序
D.体现了儒家崇德尚贤思想
10、1937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停止内战、实行民主自由、开国民大会、迅速准备抗日、改善人民生活五项要求,同时作出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权、工农革命政府改为特区政府和红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和坚决执行抗日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等四项保证。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A.囿于形势暂时放弃民主革命领导权
B.制定政策注重原则性与灵活性并重
C.推动全国团结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
D.提出赢得抗战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
11、《授时历》是郭守敬受忽必烈委派而制定,这部历法的天文数据相当精确,一公历年为365.2425天,和标准测算只差26秒。这主要得益于( )
A.空前辽阔的疆域
B.宽松的社会环境
C.开明的民族政策
D.发达的海外贸易
12、明中后期,内阁阁臣在选定上先由六部会同九卿、科道官员推举若干候选人,再由皇帝向上天焚香祭拜后选出最终人选,具体方法是将候选人的名字书写在纸上,然后将纸折起放入金瓶中,再举匙拈之,最先拈出者即被定为阁臣。关于上述选定方式,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A.保障了阁臣的行政能力
B.体现皇权至上的原则
C.操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D.有利于抑制政治腐败
13、五四运动后,陈独秀宣称“我们不应再走欧美、日本的错路”。毛泽东热情的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认为其必将普及于世界。一些老同盟会会员,也在这时开始转向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推动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B.辛亥革命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面貌
C.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已经展开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革命开始
14、1921年9月,共产党员沈定一在浙江萧山发起农民运动,仅一两个月时间,即有萧山、绍兴、上虞三县80多个村庄相率建立农民协会,共有10余万农民被动员起来。这说明当时( )
A.中共社会动员成果显著
B.革命斗争目标明确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国民革命蓬勃发展
15、20世纪30年代,福建龙岩县流传着一首民谣:“阿婆苦了几十年,军队来后分了田……香糯酿酒美又甜,酒甜难比有了田;酒甜只能甜一时,有田就能甜年年。”这首民谣的传播( )
A.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进程
B.有利于中共土地革命的开展
C.宣传了减租减息的政策
D.有助于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16、自女子放足后。适合三寸金莲的弓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代之以布鞋、胶鞋、皮鞋,其中洋式皮鞋尤为京津女子所喜爱。女鞋需求的增多催生出了专门卖女鞋的坤鞋店,1930年代以后逐渐与男鞋合卖,“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这体现了当时
A.妇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
B.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C.辛亥革命的影响较为深远
D.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新风尚
17、如图漫画选自1911年11月9日出版的《盛京时报》(日本人创办于沈阳),题为《疮痍满目》。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 )
A.革命形势的快速发展
B.清朝黑暗统治彻底结束
C.瓜分中国狂潮的兴起
D.北洋军阀集团陷入分裂
18、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如姬姓的随、唐等国到达了汉水以东地区;建都于蓟(今北京)的燕国更延伸到了东北遥远的地方;改封到今江苏丹徒一带的宜侯更是延伸到了东南遥远的地方”。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安抚有功的贵族功臣
B.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区域
C.确保贵族的政治垄断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9、下图是刊载于《好男儿》的漫画“五四的再起”。漫画反映的这一历史事件( )
A.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B.初步形成了全国团结抗战局面
C.缘起于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D.正式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王夫之说:“天下之治,统于天子者也。以天子下统乎天下,则天下乱。故封建之天下,分其统于国;郡县之天下,分其统于州。州牧刺史,统其州者也,州牧刺史统一州而一州乱,故分其统于郡。郡守,统其郡者也,郡守统一郡而一郡乱,故分其统于县。上统之则乱,分统之则治者,非但智之不及察;才之不及理也。”这表明王夫之主张( )
A.扩大君主权力
B.恢复西周时期分封制
C.健全监察制度
D.反对权力的高度集中
2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操在207年作的《龟虽寿》一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们的共同理想是( )
A.打败匈奴,占领草原
B.发展经济,劝课农桑
C.割据一方,称王称霸
D.结束分裂,统一中国
22、粤港澳大湾区由珠三角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2022年,其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以不到全国1%的国土面积、5%的人口创造了11%的经济总量。它反映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B.“一国两制”的实践成效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探索
D.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尝试3
23、司马迁写《史记》,有关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史实多有错误,而秦国的历史就相对精确详实,这是由于有关东方六国的史料缺失所致,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
A.东方六国文化相对落后
B.秦朝统一焚烧诗书
C.百家争鸣导致学术分歧
D.汉武帝时独尊儒术
24、咸丰帝1851年登基之初,清廷执行对西方强硬的外交政策,但随后却开始向西方妥协,推出“借师助剿”的策略。这主要是因为( )
A.地方官僚集团的崛起
B.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提出
C.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D.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25、宋代在商业上的一大发展,是在货币上发明了纸币,最早的纸币是北宋时期的________。宋代中国文化格局发生变化,南方文风胜过北方,根本原因是在这一时期完成了________。
26、藏族: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___________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27、影响
(1)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________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①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②军队驻扎,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③设立“________”,实际上成为“国中之国”。
(2)标志着中国________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8、________年,朱元璋称帝,定都________,国号________。朱元璋就是________。同年,明军攻占________,结束了________在全国的统治
29、结果:1901年9月,清政府与11国侵略者签订《________》。
30、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________,是中国早期________的尝试
31、条件
(1)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政治: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
(3)外部因素: _____ 的帮助。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到中国,与陈独秀、李大钊商议建党事宜。
(4)组织基础: _____ 的建立。1920年8月,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0月,北京建立共产党小组。
32、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_______。
33、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在_______以北的军事力量已全线崩溃。迫于内外压力,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告引退,由_______代理其总统职务。李宗仁表示愿以中共提出的条件为基础进行和平谈判。
34、________年,________族首领________称皇帝,建立________朝,定都会宁府,会宁府也称________
35、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6、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通过政治制度的建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回答相关问题。
(1)英国和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代议制国家,试比较分析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 英国 | 美国 |
政治体制 | 君主立宪制 |
|
国家元首 |
| 总统 |
政府首脑 | 首相 |
|
议会作用 |
|
|
(2)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为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使我国出现“有史以来前所未有之变局”。“变局”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政治制度的建设,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主要有哪些成就?
(4)将下表补充完整。
年代 | 宪法文件 | 性质或影响 |
1949年 | 《共同纲领》 |
|
1954年 |
|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
| 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推进了新时期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00-1930年的移民
自1902年清朝正式批准山西巡抚岑春煊关于开垦蒙地的奏请起,蒙地放垦工作“由暗转明”,禁垦蒙地的政策被放弃,“走西口”也成为北方各省百姓光明正大的选择。而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之后,东三省移民活动也进入了全面开放时期,“闯关东”的人们从此摆脱了政治的束缚。……民国政府继承了清末鼓励移民实边的政策,推出一系列招垦及鼓励移民的法规条例,东三省地区依然是当时移民政务的重点,所制定的相关章程条例有:《国有荒地承垦条例》、《边荒承垦条例》、《黑龙江清丈兼招垦章程》、《吉林全省放荒规则》、《绥远清理地亩章程》、《辽宁移民垦荒大纲》、《奉天试办山荒章程》等。以张作霖、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地方政府进而提出了《移民与开发计划》,并为此设置了移民局及东北招垦委员,这些积极的招垦措施对于移民运动无疑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1931-1945年的移民
1937年全面战争爆发后,众多沿海居民,大批民族工业企业与高校大量迁往内地,因而很短的时间内以重庆市为核心的西南地区成为中国政治中心地带与人口高密集区。就东北地区而言,日本官方在强制阻止中国汉族移民迁往东北地区的同时,按步骤地实施了蓄谋已久的移民侵略计划,即所谓“国策移民”。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提出了20年间向中国东北移住日本农民100万户、500万人的总体计划,之后大批日本开拓民迁入东北地区,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
材料三1960-1979年移民
1960年开始,中国经济与社会面临严峻的困难,于是出现了一种重要的移民类型便是以精简城镇人口为目的的移民运动。在60年代,在当时复杂的国际斗争背景之下,中共中央提出了“三线”的建设规划(即沿海为一线,中部为一线,西北与西南为一线),重点加强西北与西南地区建设。而为了加强这些相对边远地区的发展,重要的举措之一便是调入大量来自东部省区的干部、技术人才、职工及其家属。从1968年其由“上山下乡运动”引发的人口迁徙影响更为广泛,但出于强烈的政策性干预与时代局限,其最终的移民成果相当有限。
——以上材料均选自安介生、葛剑雄《20世纪中国移民史的阶段性特征》(有删减)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近代史上移民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这两个阶段移民的不同影响。
(2)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近现代史上移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8、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时强调: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此后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是什么?
(2)请指出新时期农村改革的主要举措和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
(3)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中国逐渐形成对外开放的格局,它具有怎样的特点?
(4)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指出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5)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宏伟历程,你认为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是什么?
39、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