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清时期是中国小说的繁盛时期,大量通俗、白话小说不断涌现,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文化知识的普及
B.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C.社会娱乐活动丰富
D.百姓生活的富足
2、东晋南朝时期,政府在南渡而来的侨居的人口较集中的地区设置侨州郡、县,如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年),在今南京江乘县境内设立南琅琊郡,刘宋时期设立的南徐州、南豫州等。这一举措( )
A.导致士族门阀势力兴起
B.表明国家重新归于统一
C.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
D.有利于南方地区的开发
3、自宋代以来,在三教合一的潮流中,著名禅师宗杲提出了“菩提心则忠义心也”的观点,揭起了忠君、爱国的旗帜。道教派别,如净明道也把儒家的忠孝观点加以神化,该派经典《净明大道说》中写道:“忠孝大道之本也。”这说明三教合一的特点之一是( )
A.强调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
B.三教理论的趋于合流
C.三教理论的相互包容
D.佛道对儒学的吸收与借鉴
4、红军长征途中,在西南地区留下不少灵活简洁的标语口号:
地区 | 宣传口号 |
广西龙胜县 | 共产党是主张民族平等、民族自治、解放弱小民族的! |
四川省阿坝藏区 | 遵从回番民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信仰自由! |
贵州省镇远 | 苗民们,不要怕,红军保护苗人,主张苗人汉人一律平等,不准哪个压迫苗家! |
上述口号( )
A.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B.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革命
C.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赋予了少数民族以平等的权利
5、朱熹针对当时有些儒者“徒知而不行”的学风,批评指出“大抵今日之弊,务讲学者多阙于践履”,认为“既致知,又须力行。若致知,而不力行,与不知同。”在此,朱熹( )
A.蔑视权威和教条
B.力图唤醒内心的良知
C.捍卫道学家尊严
D.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6、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 )
第1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第2节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3节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4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开放的社会
D.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7、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禹并没有遵循禅让制传统传位于益
B.启最终成为禹的继承者,开启“家天下”
C.益因为血缘关系失去继承王位资格
D.《战国策》成书更早,所以记载更可信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突出表明五四运动( )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促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C.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9、两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经济格局,到15世纪中叶已经被“湖广熟,天下足”的经济格局所取代。这说明( )
A.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B.内陆经济已超沿海区域
C.经济发展影响经济格局
D.政治变迁影响经济格局
10、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景德镇“镇上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余”。这些从事瓷业的佣工很多来自外地,在景德镇没有田地,时称景德镇“皆聚四方无籍之徒”。由此可知,明朝万历年间的景德镇地区( )
A.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剧
B.土地兼并十分严重
C.已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D.小农经济遭到破坏
11、中国共产党“二大”的主要内容是( )
A.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B.组织和领导中国工人运动
C.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
D.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12、《尼布楚条约》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上述材料表明清朝政府( )
A.开始管辖东北地区
B.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开始管辖西藏地区
D.运用法律手段管辖边疆
13、据《旧唐书食货志》、《通典》等记载: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均田赋税法令,作每丁岁入租庸调若干;开元二十五年令:诸课户一丁租调,准武德二年之制。然而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时均田制尚未颁行。以上记载均未指明受田丁课役若干。据此可知( )
A.均田制是租庸调制顺利推行的基础
B.租庸调制和均田制都以人丁为标准
C.均田制的瓦解导致租庸调制的衰落
D.租庸调的负担者不一定是受田之人
14、钱穆认为:“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朝。……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政府加强社会控制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婚姻观念注重门第
D.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
15、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以下哪一个官名不是唐代三省的名称(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内务省
16、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设立之初,规划该局资本为100万两,先收50万两,分1000股,每股500两,并向社会公开招募。此外,该局还规定:购买股票者必须如实填写姓名和籍贯;股东出让股票时,也必须到招商局注册,并规定“不准让与洋人”。由此可知,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A.体现了开放性与民族性兼备的特征
B.抑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入侵
C.已突破传统“中体西用”的思想范畴
D.表明清政府已放弃抑商政策
17、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规范”是指( )
A.分封制度
B.世装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度
18、下列辛亥革命背景选项中,属于偶然性因素的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B.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
C.四川保路运动发展为武装起义
D.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及政党成立
19、据乾隆年间县志记载吴江县(属于苏州)丝织业情况:“绫稠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洪熙、宣德)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成弘(成化、弘治)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于是,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乃尽逐绫稠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从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
①商品经济在我国居主导地位 ②江南地区的农民从事副业生产
③手工业中有新的经营方式 ④新型的工商业市镇开始出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西晋时,南方冶铸业并不发达,到东晋时,扬州发展成为冶铸的中心,建康有左右二冶,荆益二州的冶铸业也有相当规模。除官府冶铁作坊之外,民间鼓铸也有发展,冶炼技术还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南方冶铸业的发展得益于( )
A.民族交融的加强
B.古代经济重心的转变
C.小农经济的衰退
D.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
21、下图是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在抗战时期创作的漫画《救国捐》。画中的题词为“今朝不吃糖,将钱去救国;虽只一分钱,多少有补益”。据此可知,作者意在( )
A.说明持久抗战的战争形势
B.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
C.激发各界民众的抗战热情
D.赞扬国共两党的联合抗日
22、《中美五口通商章程》(1844年签订)载:合众国来中国贸易之民人所纳出口、入口货物之税饷,俱照现定例册,不得多于各国……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用昭平允。该材料反映美国在华攫取的特权是( )
A.协定关税权
B.通商口岸传教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23、20世纪前期,陈独秀曾撰文指出,清朝皇帝溥仪比寻常人还要可怜,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被人们抛在粪缸里,再也不能号令全国了。在此陈独秀( )
A.抨击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反对无能权贵通过“新政”掌握政权
C.揭露袁世凯以革命党要求施压清政府
D.赞扬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4、西藏、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是在( )
A.元朝
B.清朝
C.三国
D.唐朝
25、请将下面的新中国外交成就进行正确的对应,并填涂在答题卡上)
26、皖南事变:
(1)此时国民党_______抗战,_______倾向日益增长。
(2)_______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突袭围剿新四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引发了中共和民主人士宋庆龄、何香凝、刘亚子等的抗议。
(3)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一面从政治上坚决打退国民党的_______高潮,一面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日_______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_______根据地。
27、人与历史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历史进程中往往留有杰出人物的印记。请将下列“历史人物”与印记的“历史事件”相对应(填写字母)。
历史人物 | 历史事件 |
(1)周公 | 颁布“推恩令”(A) |
(2)秦始皇 | 挟天子以令诸侯(B) |
(3)汉武帝 | 制礼作乐(C) |
(4)曹操 | 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D) |
28、影响: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________
29、“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家之口( )
30、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夜,日本________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借此对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________事变。这一事变标志着中国________抗战的开始。次日晨,日军占领________。随后,日军进一步扩大侵略,占据整个________
31、“三国干涉还辽”
(1)《马关条约》签订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干涉还辽”,________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________两白银“赎辽费”。
(2)为了在三年内向日本交出2.3亿两白银,清政府分三次向________银行团、________银行团以高额利息借款3亿两白银
32、约_______,_______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_________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3、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________,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34、意义: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___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___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___的发展方向,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___的伟大事件之一
35、少数民族封建化的主要表现。
3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共关系”的专题讨论,请你加人他们的活动。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内容
项目 | 共产党主张与活动 | 国民党主张与活动 | 国共关系 | 结果 |
1921年7月1927年7月 | A | 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 合作 | 发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
1927年8月1937年7月 |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进行长征;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驱逐日寇出中国。 | 国民党“围剿”红军;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 国共对峙 | 红军长征胜利。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关系由对峙走向合作。 |
1937年7月1945年8月 | 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 承担正面战场抗战任务;后期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 B | C |
1945年8月1949年10月前 | 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实行民主政治进行解放战争。 | 在美国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方针,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 | 战争状态 | D |
(2)根据上述探讨发现:
A.导致国共关系不断变化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B.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创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3)通过这一活动你有什么感想?
37、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会议是哪一次?指出召开的时间。
(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行了什么制度?有什么意义?
(3)从哪年开始,我们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8、从1931年到1945年8月,日本给中国人民带来哪些苦难?中国人民是如何克服并最终取得胜利的?
39、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标志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