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5年9月2日,袁世凯联合张之洞、端方上奏《请废科举折》:臣等默观大局,熟察时趋,觉现在危迫情形……实同一刻千金……强邻环伺,岂能我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先停科举。袁世凯的奏折旨在( )
A.顺应教育现代化趋势
B.消除传统文化的弊端
C.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D.借鉴学习西方的长处
2、针对五代时期反复出现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问题,北宋初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如下列中的( )
A.对农民进行有效编制管理
B.以内廷司礼监控制锦衣卫
C.增置军镇扩大节度使权限
D.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3、1981年2月,台湾《时报周刊》举办座谈会,与会学者提出:“和平统一……为中国人共同的心声……中国在这一代生活于台湾的年轻人而言,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或名词,不管是地理环境的隔阂或生活模式的相异,都无法改变历史与血缘关系。”这( )
A.凸显了台湾同胞的民族国家意识
B.表明“一国两制”成为两岸共识
C.说明谈判是祖国统一的唯一途径
D.促使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4、明清之际,顾炎武指出,“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并非自古如此,古时“万岁”是“庆幸之通称”,“万岁”可以是民众、吏士对主人、大臣的称颂,不是只有“天子”才能享用。顾炎武的思想( )
A.缘于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
B.表明了经世致用的治学态度
C.批判了君主至尊至贵地位
D.体现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5、《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据此可知,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
B.诸侯王的鼓励和重视下而无所制也
C.铁犁牛耕出现促进生产力发展
D.周王衰微井田制瓦解
6、宋朝是古代科举制的改革时期,“取士不问家世”,放宽了科举录取的范围,确立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这一做法( )
A.扩大了统治基础
B.保证了吏治清明
C.提高了官员素质
D.强化了儒学地位
7、1955年国务院规定:“聚居人口不足10万的城镇,必须是重要的工矿基地……确有必要时方可设置市的建制。”1962年国务院规定:“凡是人口10万以下的城市,即使是重要林区和矿区,都应撤销市的建制。”这一调整( )
A.有利于缓解粮食紧张状况
B.意在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
C.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
D.表明国家工业化战略已经搁置
8、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之一,他注意收集外国史地知识,编著成书,并在书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一著作是(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瀛寰志略》
D.《资政新篇》
9、“县官”一词,传世文献中先秦时期仅有两例。秦汉以后文献中则大量出现“县官”一词,如《史记》中含注共出现36次,《汉书》中含注共出现82次,《后汉书》中含注共出现28次。这反映了( )
A.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度
B.秦汉注重史学研究和编撰
C.商周时期中央集权弱化
D.秦汉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
10、明英宗时期,内阁成为朝堂政务运作最为中心的一环,阁臣全面参与朝政,甚至六部官员也要前往文渊阁与阁臣议政。这表明( )
A.阁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B.君主专制受到威胁
C.内阁中枢地位得到强化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11、宋朝城市中的坊市界限已完全打破,大城市消费水平的高涨、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夜生活的发达,都达到空前水平;国内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结构,在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江南、川陕、北方、西北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这主要得益于( )
A.政府放松对市场时空限制
B.长途贩运贸易的快速发展
C.信用货币交子的流通使用
D.农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12、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文中所说的“进步”是指( )
A.洋务事业由军事发展到教育、交通和民用工业
B.中国人对西学的认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
C.近代化的路径由实现国家富强到争取民族独立
D.社会变革方式由中体西用到维新改良再到革命
13、戊戌变法前后,因日源词“领土”的输入,国人开始零星地运用这一新概念;1905年后,该词不仅被新式知识分子大量运用,而且还见诸官方文书;辛亥革命前夕,“领土”更是取代“版图”成为中国最核心的疆土概念。这反映了( )
A.民众深受日本文化影响
B.西学东渐影响语言结构
C.近代国家主权意识增强
D.辛亥革命提升民族观念
14、阅读下表“玛雅文明的主要神灵”,据此可知
神灵 | 名字 | 职能 |
天神 | 伊扎姆纳 | 药神、火神、赐给地球雨水,使土地适合种庄稼,避免灾难 |
太阳神 | — | 掌握健康、音乐、诗歌、书法(与羽蛇神相关) |
月亮神 | 伊希切尔 | 掌管各种水体、丰收、彩虹、分娩、纺织、洪水 |
雨神 | 恰克 | 掌管闪电和雨,雨水充沛、避免干旱 |
羽蛇神 | 库库尔坎 | 掌握雨季、播种、收获、五谷丰登,太阳神的化身 |
A.玛雅人有精准的天文历法
B.玛雅的各级政权都与神权紧密结合
C.玛雅人面临水资源缺乏的挑战
D.玛雅人信仰神灵主要是为了气象研究
15、1912年,胡适曾言,“连皇帝都得走了,再没有什么可以安然被认为是神圣的了”。1919年他又以“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为口号发起了“整理国故”运动。这一变化( )
A.有助于思想启蒙的深化
B.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C.破除了封建思想的桎梏
D.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普及
16、下图是中国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A.文明起源由中心向外辐射
B.遗址分布都集中在黄河流域
C.多数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
D.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
17、陈独秀在1918年《新青年》中称义和团是“怪物”,在1924年《向导》中说义和团排外的原因是“鸦片战争以来全中国所受外国军队、外交官、教士之欺压的血腥与怨气”。从陈独秀对义和团的评价可知( )
A.时代背景可能影响撰述者认识
B.口述史料必须与学术研究结合
C.多种史料互证可确认历史事实
D.实物史料的价值高于文献史料
18、如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 83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19、“西洋之迹,著自郑和……总率巨棕百艘,发自福州五虎门,维艄挂席,际天而行。”以下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此开始了中国与欧洲间的贸易往来
B.是世界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
C.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倭寇对中国的入侵
D.促进了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20、1912年12月1日,梁启超在天津出版《庸言报》第一号,其中“建言”栏所刊内容全是针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的通论、专论、杂论、讲演等文稿,梁启超在《庸言报》各栏目上所发表文章类型统计如下图(单位:篇)。这反映了当时( )
A.知识分子建设新政权热情高涨
B.民众启蒙成为学者关注重点
C.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之争激烈
D.新文化运动的群众基础广泛
21、《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以下能佐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殖民者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B.列强取得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的特权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列强扶植地方军阀,形成割据状态
22、下表唐宋诗人的地域分布,据表可知,宋代( )
| 北方 | 南方 |
唐代 | 86.2% | 13.8% |
宋代 | 43.7% | 56.3% |
A.取士人数增加
B.人口流动加剧
C.北方政局动荡
D.经济重心南移
23、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总理发表演说,严正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此声明发表的背景是( )
A.美国开始推行扶蒋反共政策
B.中国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C.美军干涉导致朝鲜内战爆发
D.国家完成土改对抗美国侵略
24、明清之际,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题名冠以“待访”,类似的有李贽书称《藏书》《焚书》,唐甄书称《潜书》。这反映出( )
A.民权思想缺乏市民阶层的呼应
B.进步思想在近代前夜深受压抑
C.封建士大夫对现实的普遍不满
D.文化的高压导致文人明哲保身
25、社会治理
(1)修筑驿道,设立________。(目的:巩固统一;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用来运输官府物资;又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2)实行________:中央的宰相机构中书省委派官员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全国共设10个行省。辖区广阔,军政权力集中,行政效率较高。
(3)对于吐蕃地区:由中央政府的________进行管理。
(4)对西域:设________等管理军政事务。
(5)对台湾:在隶属福建晋江的________,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26、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时间轴。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
27、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中国共产党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号召,主张成立_______政府,力争建成一个______________的国家;国民党打着“_______”的旗号,坚持_______和_______的方针。
28、意义
(1)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_____ 了方向。
(2)中国革命面貌_____ ,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和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29、“四等人制”:蒙古统治者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被后人概括为“四等人制”,依次为________
30、美国国会掌握立法权,国会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31、王安石变法
背景:①北宋中期后出现三冗(冗兵、冗官冗费)和两积(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大臣范仲淹发起以________为宗旨的改革,史称________,但因触犯官僚集团的利益,遭到抵制失败目的:________年王安石主持变法,变法的目的是________
内容
富国方面 | 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
强兵方面 | 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
评价: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
32、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________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
33、建立________政体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民众日常生活也出现了种种新气象。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方面的除旧布新,宣布改用________,颁布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法律;还颁布法令,革除“________”“________”等清朝官场的称呼
34、南昌起义
(1)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_______、_______、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
(2)两万多起义军经过数小时战斗,全歼守敌,占领_______。随后,起义军撤出南昌,南下_______。10月初,起义军在_______地区遭到敌人的围攻而失败。起义军一部分在_______、_______的率领下,转战湖南;另一部分转移到_______地区,与当地农民军会合。
(3)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35、百团大战是怎样的一场战役?
36、简答题
(1)分封制内容
(2)宗法制目的
(3)宗法制核心
(4)分别解释三公九卿的职能
37、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和意义是什么?
3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________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认识,积累了________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________”重要思想。
(2)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002年中共________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9、2011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33周年,值得中国人民关注和骄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会后,在农村是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1984年,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什么?
(2)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的。列出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特点。
(3)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政治、科技、体育三个方面各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