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云南德宏州高一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汉书诸侯王表序》:“有逃责(债)之台。”唐代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负责(债);无以归还;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注:周赧王是周朝最后一位天子)。这反映了(     

    A.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B.周王室实力的衰微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 2、《资政新篇》同《天朝田亩制度》一样,是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但它向农民群众描绘的不是以平均主义为尺度的小农经济的天国,而是一个承认贫富差别的以资本主义为模式的新型天国。这反映《资政新篇》(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顺应了当时农民的心理需求

    C.进行了国家建设的新探索

    D.实现了传统社会的深度转型

  • 3、下图是拍摄于1980年的老照片,可以用于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北京第一家个体饭店“悦宾饭店”

    A.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确立

    C.北京地区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

  • 4、著名冷战史专家沈志华指出:“1950年初毛泽东访苏,迫使斯大林签订了新的中苏条约,其结果是苏联将要失去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为了保持苏联在远东的战略目标,斯大林必须实现对整个朝鲜半岛的控制,以替代在中国东北丧失的战略地位。于是莫斯科决定积极支持朝鲜发动突击战,迅速统一朝鲜半岛。"从中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的结论是

    A.苏联和朝鲜合伙阴谋发动了朝鲜战争

    B.“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导致朝鲜战争爆发

    C.新中国的对苏外交政策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D.毛泽东个人的政治决断力征服了斯大林

  • 5、一月也叫古时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名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中国古代的这种避讳文化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皇位世袭

    C.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D.中央集权

  • 6、蒙古汗国灭云南大理国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其地内属本朝,立为藩府,设置如内地”,后设置云南行省进行管辖。 由此可知,元朝统治者对边疆的治理(     

    A.阻碍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势

    C.加剧西南地区民族矛盾

    D.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 7、辽朝契丹人的主要产业是放牧马、羊,其燕云地区和渤海地区以种植稻、麦为主。金朝女真族以狩猎、畜牧为主,其控制的黄河以北广大汉族地区以农耕为主。辽金的这种经济形态(     

    A.促成了政权之间的联合

    B.阻碍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C.抑制了经济的多元发展

    D.影响了政治统治的特点

  • 8、下表是近年来中国参与的重要国际活动(部分)。这些活动反映出

    时间

    外交活动

    2016年4月22日

    中国领导人特使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并代表中国签署《巴黎协定》。

    2017年5月19日至20日

    中国政府参加叙利亚问题第六轮日内瓦和谈。主张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化解叙利亚危机,支持联合国发挥斡旋主渠道作用,为早日解决叙利亚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2021年5月18日

    中国领导人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致辞中,正式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主张。

    A.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B.环境问题得到高度重视

    C.地区稳定得到大国推动

    D.人类健康意识得到提升

  • 9、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 10、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B.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C.促进了近代中国民主化的进程

    D.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 11、孔子编著的《春秋》,强调在大一统下明“华夷之辨”,他以是否符合西周礼乐文明作为区分华夷的标准:合于周礼者为华夏,违背周礼者为夷狄。孔子的这一观点(     

    A.表明华夏认同已经形成

    B.是诸侯实施文化歧视政策的根源

    C.蕴含一定华夏认同观念

    D.使“华夷之辨”观念得到普遍接受

  • 12、汉初陆贾《新语·道基》:“是以君子握道而治,据德而行,席仁而座,杖义而僵,虚无寂寞,通动无量。”这一思想(       

    A.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促成了西汉国力的鼎盛

    C.消除了法家思想的消极影响

    D.适应了汉初的社会需要

  • 13、传统的观点认为:汉武帝早年征伐四方、开疆拓土,却也耗费了国力,以致民不聊生。及至晚年,武帝“幡然悔悟”,停止了对外的征伐,下诏“罪己”。学者辛德勇在《制造汉武帝》一书中认为,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人为地建构了汉武帝晚年从“尚攻”转向“守文”的政治形象。这一观点引发广泛学术争议,表明(     

    A.当代著作比古代史学作品更接近真相

    B.历史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饱满

    C.时人热衷于对历史人物进行形象重塑

    D.历史解释受到研究者主观认识的影响

  • 14、唐代火药配方中硫、硝的含量相同;至宋代,《武经总要》中硫、硝比例则为1:2或1:3,并增加了许多辅助性配料,以起到燃烧、爆炸、放毒和制造烟雾等作用。这表明宋代(       

    A.火药在军事上已广泛运用

    B.科技发展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

    C.政府更加重视科技的发展

    D.火药制作工艺居世界领先地位

  • 15、明成祖时期形成的内阁,出现了若干“无宰相之名,行宰相之实”的权臣,阁臣也 常被称为“相”,但从严格意义来说,内阁仍不能与过去的宰相等同。这是因为(     

    A.容易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B.阁臣帮助皇帝皇帝浏览百官奏章,拥有票拟权

    C.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枢机构

    D.阁臣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

  • 16、元朝在建立行省制度的基础上,为“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在全国共设驿站1500余处,加上西域、西藏等边缘地区共1600多处,达到了“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的效果。据此可推知,元朝驿站的设置(       

    A.充分发挥了汉人的核心作用

    B.适应了疆域辽阔的统治需要

    C.促使民族矛盾得以有效解决

    D.维持了各族间经济发展的平衡

  • 17、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多项世界性倡议。这些倡议(     

    A.推动建设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

    B.消除了分歧增进了互信

    C.使中国打破了美国的封锁与孤立

    D.旨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 18、甲午战后,植物油出口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异军突起。1898年跃居出口商品的第七位,1913年居第九位,1918年居第二位,1919年至1937年间,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仍在上升。这现象体现了中国(       

    A.植物油生产技术得到显著提高

    B.卷入世界市场的程度逐渐加深

    C.扭转了对外贸易中的入超地位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获有利条件

  • 19、“五德”指土、木、金、火、水五种德性,古代中国用“五德”的相克轮回来解释王朝的更替,一般认为新朝是替代旧朝的“德性”而建立的。北魏之前,中原地区经历赵、燕、秦等政权,但孝文帝不考虑它们的“德性”,直接定北魏“承晋为水德”。这一举措意在(     

    A.增强北魏的正统性

    B.促进民族交融

    C.继承晋朝政治制度

    D.强化以德治国

  • 20、下图为内地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变化。由此可知(     

    A.城乡一体化基本实现

    B.国家工业布局得到改善

    C.西部大开发成效显著

    D.三线建设战略目标完成

  • 21、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入侵新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1874年日本侵台;1884年法国进攻台湾。据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     

    A.边疆危机

    B.瓜分狂潮

    C.救亡图存

    D.开眼看世界

  • 22、在中华文明史上,唐代是一个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朝代。唐代因多种文化汇聚而导致文化昌盛,富有生机。下列史实中,不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

    B.贾思勰著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C.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带回多部佛经

    D.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 23、夏朝官制简单而笼统,分为处理对外事务的军事体系和处理内部事务的宗教事务体系。商朝时期,军队明确编为左、中、右三师;商王之下设“尹”“百僚”“小臣”;宗教活动和生活记录呈现分离趋势。这一发展表明,商朝(     

    A.王位世袭制确立

    B.宗教活动影响政治

    C.中央集权制形成

    D.国家机构更加完善

  • 24、从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贤”画像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都穿着十分宽大的衣衫,敞着衣领,袒胸露臂,均流露出鄙视名教、轻蔑法度、崇尚虚无、放荡不羁的神情。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A.社会风气走向颓废

    B.主流思想受到冲击

    C.士族生活腐朽奢靡

    D.佛教文化成为主流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皖南事变:

    (1)此时国民党_______抗战,_______倾向日益增长。

    (2)_______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突袭围剿新四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引发了中共和民主人士宋庆龄、何香凝、刘亚子等的抗议。

    (3)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一面从政治上坚决打退国民党的_______高潮,一面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日_______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_______根据地。

  • 26、将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区域(或政治中心)与对应历史阶段作联系(填写字母)

    ①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 )

    ②儒家文化发源( )

    ③大一统帝国初建( )

    ④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

    ⑤士大夫政治确立( )

    ⑥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 27、五四运动:

    ①导火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中心:北京——上海

    ④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_________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__________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_____________。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____________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___________的结合,为_____________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_________________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28、1917年8月,南下的150余名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决定成立“________”,推举________为大元帅。借孙中山的名望争权夺势的西南军阀,却千方百计排挤孙中山

  • 29、古代埃及人的文字是________

  • 30、徐州会战日军占领________后,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1938年1—5月,国民政府调集60万大军,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__的指挥下展开徐州会战。中国军队取得________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 31、商业繁荣:长途大额贸易发展,明清出现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__________和山西________但就全社会看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_____________还占据压倒优势。

  • 32、过程

    (1)开始:________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左”倾错误领导人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红军损失巨大。

    (2)转折:________

    ①时间:1935年1月。

    ②内容: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③意义:开始确立以________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红一军长征过程: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________→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4)结束

    ①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②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 33、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________的重要思想,把________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个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全党________运动和全国________斗争开展起来,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

  • 34、世界古代文明

    观察上图,根据提示,分别写出图中代表亚非欧区域古代文明的字母:

    (1)古代文字的书写材料大多因地制宜。以水生植物晒干成“纸草”作为主要书写工具的古文明区域是   ;在烧制或晒干的粘土泥版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  

    (2)公元前600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思考这个世界。用理性思辨的方式探索世界本原的哲学产生于   ;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揭示人生真谛的宗教产生于   ;提倡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  

    (3)古代历史上产生了多个地跨欧、亚、非大帝国。强盛于公元1—2世纪,以法治精神著称的帝国发源于   ;公元8世纪中叶进入鼎盛时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帝国始建于   ;公元15—16世纪,阻碍了地中海商路,迫使西欧人寻找新航路的帝国最早建立于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国民革命是如何推进的?

  •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

    请回答

    (1)中共八大为这一探索作出了怎样的历史贡献?

    (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的决定?

    (3)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有何重大意义?

    (4)中共十四大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 37、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有过辉煌的成果,但也有不足。”试以明末清初为例,概述我国在科技方面的成就。与同时期的西欧相比,有何不足之处?并扼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 38、简答题

    (1)分封制内容

    (2)宗法制目的

    (3)宗法制核心

    (4)分别解释三公九卿的职能

     

  • 39、《辛丑条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