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场战争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它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是指( )
A. 和平解放西藏 B. 抗美援朝战争
C. 抗日战争 D. 人民解放战争
2、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①“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②“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③“敞开肚皮吃饭,甩开膀子干活” 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②①④③
3、1954年,中印联合发表声明,“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材料中“这些原则”是指
A. 不结盟原则
B. “一边倒”原则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求同存异”方针
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 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比较能力是历史学习中应当培养的基本能力。据此完成15—17题。
5、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是从改革开放40多年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这条中国道路是
A.计划经济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如图两幅图片的主题是( )
八一南昌起义 阅兵式导弹部队
A.新中国的工业化演变历程
B.外交事业的发展
C.人民军队的建立与现代化
D.现代的社会生活
7、下图中所召开的会议主要是为了筹备
A.重庆谈判
B.成立新中国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
8、“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这里的“翁”是指
A.于敏 B.莫言 C.屠呦呦 D.袁隆平
9、美国学者玛丽·K·赖特夫人评价洋务运动时说,洋务运动既不是政变、革命,也不是一个新的时代,只不过是依仗全体士大夫的能力与努力,在历史难以避免的没落过程中留下的一个小阳春,是企图重新建立“中国保守主义的立足点”。对这些言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B.洋务运动的领导者主要是封建的统治阶级
C.洋务运动最终没有让中国富强起来
D.洋务运动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宣告全面破产
10、万隆会议的召开是战后国际形势和亚非地区形势变化,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亚洲民族独立运动勃兴,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解放运动的发展。一系列前殖民地的独立敲响了殖民统治的丧钟。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万隆会议参与国来自非洲和拉丁美洲
B.前殖民地的独立敲响了殖民统治的丧钟
C.万隆会议是二战后召开的
D.新中国的成立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11、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中央实行: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因地制宜的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
12、如图所示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它首次升起的时间是
A.1912年 B.1921年 C.1931年 D.1949年
13、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
A. 三大战役 B. 新中国成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土地改革
14、杨继绳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民’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在国旗上,围绕一颗大星的四颗小星中,代表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颗小星,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两颗小星。”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15、下表是小张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他所学习的单元主题是
A.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6、“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逐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
A. 新中国成立 B. 中共十二大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经济特区的建立
17、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决定把习近平新时代_____写入党章。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8、1953-1956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在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代表团的首席代表是
A. 达赖 B. 班禅 C. 乌兰夫 D. 阿沛·阿旺晋美
20、下图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D.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_、厦门4个经济特区。
22、(1)________年台湾成立了 _____________ ;______年祖国大陆成立了_____________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2)1992年,两会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成共识。(“九二共识”)
(3)1993年海协会会长 ________ 和海基会董事长 ____________ 在 ___________ 举行会谈,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23、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战斗英雄______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20世纪60年代,_____赢得了“铁人”的称号,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
24、农业科学家________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世纪70年代初________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25、回顾历史,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900年,清政府统治时期,美国直接参与侵略中国的________战争。
(2)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时期,美国与中国并肩作战,取得________战争的胜利。
(3)新中国建立后,中美出现激烈对抗,1950年到1953年爆发了________战争。
(4)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出现缓和,标志性事件是1972年________。
2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外交政策。
(2)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3)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___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4)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_________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__。
(6)1954年,_______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7)__________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7、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 ______。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______。
(3)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人民称他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______。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______。
(5)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______。
28、下图分别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人物______和______
29、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______;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2)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
30、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哪些构成?)
32、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与不懈努力。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与基础。1956年底哪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为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正确导航。中共八大确定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在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探索过程中,我们有过失误与挫折。请举2例史实予以说明。
(3)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代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伟人是谁?你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涵?
3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民主法制建设,让我们回顾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制定的第一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是什么时期?请举出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的典型事件?
(4)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34、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为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给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外交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周恩来总理曾说:“如果要我们进去,就必须改变形势。我们再等它三年五年、七年、八年乃至十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也不迟。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
材料三: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基表示,40年前尼克松总统对中国的访问不仅打开了美中关系的大门,而且开启了两国关系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
——2012年1月17日新华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为“社会主义改造”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的重要外交活动有哪些?
(2)材料二中,周恩来总理说的“请我们进去”是指哪一事件?
(3)材料三中“打开了美中关系的大门”的是哪事件?此后,在20世纪70年代“两国关系持续发展”又取得了什么重要外交成果?
(4)结合所学,谈谈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并说说中美关系变化的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