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诞生于(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2、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全方位外交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党的工作重心
A.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 B.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社会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D.从东部转向西部
4、“一国两制”的确切含义是
A. 一个国家,两个政党执政
B. 一个政权,两个国家联盟
C. 一个国家,两个中央政府
D. 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
5、下图是新中国某―历史时期的宣传画,这一时期是
A. 过渡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6、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从毛泽东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中国研制原子弹的直接目的是( )
A.充当世界霸主
B.增强国防力量
C.促进经济发展
D.改善人民生活
7、近年来,国际社会的反华势力叫嚣“中国威胁”论之声不绝于耳,它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国防力量日益增强的不争事实。这里的“不争事实”根本原因是
A.解放军保家卫国的责任
B.战争年代我军的光荣传统
C.改革开放后经济及国防科技的发展
D.为反击外国入侵做准备
8、大陆熊猫“团团”“圆圆”已在台湾适应了台湾生活,成为台湾民众的“开心果”。新时期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 土地改革的背景
B. 土地改革的内容
C. 土地改革的性质
D. 土地改革的影响
10、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游学的过程中分别去了内蒙古、新疆和西藏这三个民族自治区,并在当地的图书馆分别看到了由国家出版的民族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材料表明
A.国家对少数民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国家对少数民族采取优惠政策
C.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D.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1、40多年前,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六号 D.东方红一号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下列对“新的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标志着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B. 标志着中国获得了民族独立
C. 标志宥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D. 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3、2001年之后中国外贸总额连续大幅增长,并于2013年超越美国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进出口总额比美国高出2500亿美元,中国的出口额已占到了全球出口的十分之一。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产品行销到了世界各地。这主要得益于( )
A.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
B.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
C.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效
D.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14、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发生巨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空前严重的挫折,而中国却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较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控制
B.中国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取得成功
C.有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D.中国改革开放比苏联早
15、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迅速崛起,成为农民致富新路的是
A.国有企业
B.农村乡镇企业
C.私营企业
D.个体企业
16、下表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 )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C.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D.拨乱反正取得成效
17、率先在世界上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
A. 邓稼先 B. 袁隆平 C. 侯德榜 D. 詹天佑
18、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为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繁荣而提出的口号是( )
A.“向科学进军”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在海峡两岸交流合作越来越深化的同时,在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和人民针对台湾岛内一些势力……蓄意制造分裂的阴谋,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进行了坚决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材料表明影响台湾问题的因素有
①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
③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不断努力 ④台独势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1958年8月,党中央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全国建起了上百万个土高炉。这年年底,钢产量达到1 108万吨,但其中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土法炼钢毁掉了大片山林,浪费了宝贵资源,还影响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上述情况发生在( )
A.“一五”计划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2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前提:“_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谈判:(1)中英谈判:1984年12月,中英正式签署___________,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葡谈判: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回归:
香港回归: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交接仪式。江泽民主席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________正式成立。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________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________,在完成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2、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3、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_”的总路线。
24、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_____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______
25、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交接入列;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成为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2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_____政策。改革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概况:1978年,________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____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3)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______、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7、20世纪60年代,涌现了许多模范人物,其中_____________被称为“党的好干部”、“铁人”是“_____________”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上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9、榜样人物是时代的先锋,学习的楷模。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战斗英雄是________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要看着把沙丘治好”的“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30、抵制抗争:________和许多干部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尽量减少文革造成的损失
31、探究题。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两大强国,它们的关系直接影响世界格局,请我们一起探究中美关系。
【任务一】梳理知识
(1)建国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请举一例说明。
(2)乒乓外交被称为“小球转动大球”,小球指乒乓球,“大球”指什么?
(3)1972年中美之间有何大事发生?中美之间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任务二】解决问题
(4)建国后,美国对华态度有何变化?
(5)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任务三】
(6)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32、中共十九大的主题是什么?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是什么?
33、下面是我国不同时期的三位领导人,他们都是谁?
从左至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投资总额65亿元,1953开始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建成并试制成功第一批国家载重汽车,毛泽东把这种汽车命名为‘解放’牌,10月15日正式移交生产,每年生产3万辆”。
(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哪年?何时完成的?它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还有哪些重大成就,请举出2例
(3)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哪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