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新疆北屯高二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六艺经皆通习之 传:chuán,流传

    B.授之书而习其句者 读:dòu,句中的停顿

    C.马十驾,功在不舍 驽:nǔ,低劣

    D.吾尝而望矣 跂:zhī,踮起脚后跟

  • 2、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既是对江山的赞美,也是对豪杰的烘托。

    B.上片由眼前的江水联想到逝去的英雄,突出表现词人的人生虚无感与幻灭感。

    C.下片中年轻有为、儒雅从容的周瑜,与“早生华发”、壮志难酬的词人形成对照。

    D.词人以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将眼前的景物与古代的人事融为一体,境界恢弘。

  • 3、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而今安在哉   ③客有吹洞箫者 

    ④亦将有感于斯文 ⑤渐见愁煎迫   ⑥月出于东山之上 

    ⑦謇朝谇而夕替 ⑧高余冠之岌岌兮   ⑨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A. ①④⑥/②/③⑧/⑤⑦/⑨   B. ①⑥/②/③⑧/④⑤⑦/⑨

    C. ①④/③⑧/②⑥⑦/⑤⑨   D. ①④/②/③⑨/⑤⑦/⑥⑧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方博士到场时,整个大厅都坐满了和颜悦色的大学生,大家都为有机会聆听这位科学家的演讲而兴奋不已。

    B. 我们同在一个城市,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维护其良好的形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C. 今年,中国电脑领域的大哥大——联想集团收购了IBM笔记本计算机制造权,在国际信息产业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D. 王老师在山村小学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他这种好为人师的精神深深打动了纯朴的乡亲们。

  • 5、《登高》一诗中,这两句诗 描述了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在《登泰山记》中, 这两句诗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苍山覆雪,明烛天南

    B.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D.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苍山覆雪,明烛天南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巴西著名作家若热·亚马多,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当他谈到他的代表作《可可》的写作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力图在这部书中,用最低限度的文学性和最高限度的真实性,来讲述巴伊亚州南部可可庄园工人们的生活。”

    他为了强调现实主义精神,故意有点极端地作了如上表述。其实,他是一个同样注重文学性的作家。我们从他的作品名称都可以看出“文学性”。

    现实主义精神,是人类文学史的魂。在我们的不经意中所提及的那些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基本上都是现实主义精神的产物。

    辽阔、广漠、深邃、透彻的俄罗斯文学更是如此。我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的那些大师托尔斯泰、普希金、果戈里、契诃夫以及后来的高尔基等人,都是以现实主义精神贯穿他们一生的创作的。

    但到了上个世纪中期,这一精神渐渐地不再像从前那样被强调了。代之而起的,是“虚构”“想象”“幻想”这些词——这些词成为作家(包括儿童文学作家)们说来说去的高频词。现实主义淡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前些年,我说得最多的也是这些词。这没有错。中国当代文学(包括儿童文学)缺乏想象力,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过去这么多年之后,我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当我们将全部注意力放在“虚构”“想象”之上时,我们的目光渐渐从历史、从现实之上挪移开了,而殊不知被我们忽视了的、漠视了的那一切,是文学创作的根本性写作资源。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故事,其实是任何虚构、想象都无法相比的——它们的神奇、出人意料以及其背后的复杂而丰富的含义,是远远超出“虚构”“想象”所能给予我们的。我们的想象力,谁也不可能超过造化,超过现实——超过冥冥之中的造物主的。这既是人类的、宇宙的作者,又是导演——唯一的导演。连我们的想象力,都是它给予的。

    由于对现实主义精神的淡忘,我们不仅对“现成的”“绝妙的”故事视而不见,而且还逐渐忘却了“功夫”二字,忘记了对“功夫”的操守。

    现实主义是讲功夫的:观察天下万物,破其机密的功夫。就像绘画一样,它强调从素描开始——完全逼真的素描。基本功的概念,深入灵魂。最近,看《达·芬奇讲绘画》,第九讲《树木与草地》,说到树叶,他有一段并非是来自植物学知识,而是来自他观察的描述:“植物叶子生长的规律有两方面:一是为了便于整个叶面能接受到从空气中降落下来的露珠,叶子的正面总向天空生长着;一是植物的叶子是层层错开的,尽量避免相互的遮挡,就像墙上的常春藤那样盘着。这是因为叶子相错分布,一方面可以使露水从第一片叶子上面滑落的时候落到第四片叶子上(有些树木则要落到第六片叶子上);另一方面空气和阳光也可以穿透顶层的树叶落到下面的叶子,使它们同样能够吸收养分,健康成长。”那些大师就是这样开始他们的绘画的。他们一直在练基本功,真切感受存在的基本功。谈到梵·高,我们只是想到他那些想象力狂放的现代主义绘画,却忘了,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专心致志地素描土豆。

    看看我们现在的儿童文学图书的封面和插图吧。大多只有创意,而没有功夫。我以为,有价值的创意,是建立在功夫之上的。

    中国儿童文学——或者说,中国的儿童文学是不是需要重新面对“现实主义”呢?

    (曹文轩《我们为什么需要现实主义》,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今中外不胜枚举的经典文学作品,大都是现实主义的精神代表,人类文学史的魂是现实主义。

    B.现实主义淡化,“虚构”“想象”“幻想”成为了进入上个世纪中期后当代作家们创作的主流。

    C.作者列举俄罗斯文学文学史上的璀璨群星,是为了阐述现实主义精神是成就他们伟大创作的基础。

    D.对现实主义精神的淡忘,是因为我们对“现成的” “绝妙的”故事视而不见,“功夫”忘却,操守不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引用巴西作家若热·亚马多创作《可可》的话,是为了引出文学创作(包括儿童文学)要注重现实主义精神的论题。

    B.文章列举《达·芬奇讲绘画》和梵·高的想象力的事例,是用来阐明大师们的成就是建立在扎实的“功夫”之上的。

    C.文章的论证思路是由局部到整体,先分析阐述了文学史上文学创作的特点,进而指出当下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弊端。

    D.文章末尾,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存在不足,需要重新审视“现实主义”,从中汲取营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当代文学创作淡化现实主义,已经脱离了文学创作的根基,过分强调虚化,必须从根本上作出调整。

    B.因为创意没有建立在现实的根基之上,致使中国儿童文学图书的封面和插图只有创意,而没有功夫。

    C.作者批评忽略了根本性写作资源的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主张创作既要注重“想象力”,也不能脱离现实主义。

    D.作者认为造化既是人类的、宇宙的作者,又是导演——唯一的导演,“虚构”“想象力”是对此的一种超越。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寡人之于国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

    (3)在《劝学》中荀子指出学习能弥补自身的不足,其中谈空想不如实实在在学习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韩愈在《师说》中也非常赞同这种向他人广泛学习的态度,认为学习不必拘泥于身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贾谊用“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话倒出了强大秦国“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根本原因。

    (2)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此进行了直接描述。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诗经·氓》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写了女子出嫁后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毫无闲暇的情形。

    (2)《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邻近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炊烟袅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短歌行》中诗人借山、海来抒发自己对人才的渴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斥责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无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洵《六国论》认为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汤显祖《游园(皂罗袍)》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百花盛开、艳丽眩目的春园物态,叩开了主人公的心扉,使之充满了无奈、伤感之情。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羡慕大江永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批评东晋名士生死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不同时间写出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表现它气象的变化。

    (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互文手法,侧面描写边地苦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归园田居(其五)

    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注]①榛曲:草木丛生的偏僻之处。②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化用《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灌我足”句意。③漉:过滤。④近局:近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崎岖历榛曲”渲染出当时社会动荡下世途之艰辛与生活之艰难,形象地道出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的重重阻挠。

    B.“可以濯吾足”化用典故,既道出了作者内心的坚持,也流露出“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孤寂感。

    C.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两句中可以看出诗人与近邻相处友好、往来密切的景况。

    D.“欢”字下着一“来”字,自然传神。此情此景,引得诗人感慨“夕”时短暂,兴致难尽。

    【2】此诗与《归园田居(其一)》都再现出了陶渊明辞官归隐初期的生活情景及其心路历程,但反映了田园生活的不同侧面,请结合文本完成下列表格。

    诗歌

    情感之同

    田园生活场景之异

    田园生活特征之异

    《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其五)》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尊贤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候。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已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已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B.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C.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D.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跽:跪姿的一种。跪时两膝着地,挺直上身。

    B.乡:地方行政区划单位。所辖范围,历代不同。周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春秋齐制,十邑为乡。

    C.士: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如士大夫。旧时也指读书人,如学士。

    D.国:士大夫的封地。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家”,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国”。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第一段运用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阐述了尊贤而下士的重要性。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像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范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 “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2)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以上材料对于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