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中国不能缺席。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登上了国际舞台,开始于:
A.1945年波茨坦会议
B.1949年新中国成立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中共八大召开 B. “一五”计划的完成
C. “文化大革命”结束 D.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邓小平说:“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B. 坚持和平统--的基本方针
C. 倾向于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D. 台湾应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4、中国一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部宪法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共同纲领》
C. 1954年宪法
D. 1982年宪法
5、“1959年,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这个谜底直到5年之后,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这个“谜底”是我国研制
A.战略核潜艇
B.人造地球卫星
C.氢弹
D.原子弹
6、2003年10月,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当时,我国发射并成功返回地面的载人航天飞船是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东方红一号 D.神舟七号
7、如果总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不应该选的是
A. 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建设的需要
B.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C.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D. 改造的主要方式是建立人民公社
8、中国抗美援朝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和朝鲜是邻国
B.中国和朝鲜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C.美国实行敌视中国的政策
D.美国的侵略威胁中国的安全
9、以下三幅图片主要体现我国
A. 维护世界和平
B. 推进军事改革
C. 重视科技强军
D. 加大军费开支
10、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64年前,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国家根本大法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下列党和国家的思想方针及执政理念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实现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③“科学发展观”
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②③④①
D. ④①③②
12、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
A. 建立经济特区
B. 发展乡镇企业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3、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以下表格设计中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 A B. B C. C D. D
14、1979年邓小平对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说:“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其中的“血路”是指率先
A.开始农村改革 B.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建立经济特区 D.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5、2015年,习近平在同马英九的会面中强调,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站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起点上,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心愿是
A. 实现祖国统一
B. 维护世界和平
C. 推动科技创新
D. 促进西部大开发
16、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在
A.“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
B.中共“七大”之后
C.中共“八大”之后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1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的内容不包括
A.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D.在天安门广场建以人民英雄纪念碑
18、如下图表现的场景“农民积极报名入社(1955年)”。这里的“社”是
A.农业互助组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19、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76年10月,党中央采取措施,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B.《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发表社论,提出“两个凡是”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D.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
2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
A. 《共同纲领》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民法通则》
21、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我国学者________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2、观察下图,请把下列地点的城市名称填入图中方框内。
A.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城市
B.恢复我国联合国合法席位会议的召开城市
23、到__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__的转变。
24、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食道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5、榜样人物是时代的先锋,学习的楷模。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战斗英雄是________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要看着把沙丘治好”的“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26、1950年10月,毛泽东派遣以____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上甘岭战役中,战斗英雄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27、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________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________。
28、在中国、缅甸和印度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周恩来提出的_____________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的亚非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29、新中国建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_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_______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会议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
(2)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
(3)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31、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请回答:
(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人是谁?
(2)“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什么?
(3)完成在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什么共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2、制度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怎样的制度??
(2)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哪一次会议的决定?
(4)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哪一次会议上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5)在中共十六大和十八大上,分别将什么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民族问题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7)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制度创新?这一制度创新的成功实践是什么?
33、情境一: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分析:为了改变毛泽东所说的状况,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其重要任务是什么?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1)材料一中反映了我国当时什么状况?针对这个状况,国家制定了什么计划?
(2)材料二中是当时计划中取得的两个成就,你还能说出其他的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