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翎(línɡ)毛 擂(léi)鼓 弓弩(nǔ)手
B.丞(chénɡ)相 谋(móu)财 蹿(cuān)下
C.抡(lún)起 铁锤(cuí) 遂(shuì)道
D.迸(bènɡ)裂 暝(mínɡ)目 石碣(jié)
2、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浩渺:( )
A.水面辽阔无边。
B.雾气迷茫。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施耐庵的《西游记》第一回。
B.石猴是由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吸收日精月华变化而来。
C.“一个个序齿排班”中的“序齿”就是按牙齿的多少排列顺序。
4、巧填关联词语。
1.(________)涅利非常瘦弱,他(________)坚强的爬到了高高的横木上。
2.涅利(________)能坚持到底,(________)有同学、老师的鼓励。
3. (________)我们不断去劝说,(________)却阻止不了他外出的决心。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⑴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仰制时,我就找来妹妹。 ________
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滕空而起。 ________
⑶我不由得暗暗告戒自己:再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________
6、先解释带点的词,再写出整句话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 乃: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示:_____ 曰: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意思写词语
1.自立自主,(_____)
2.灾患灾难 (_____)
3.批评,罚人 (______)
8、阅读展示台。
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最能体现孙悟空具有反抗精神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水浒传》中被称为“黑旋风”的好汉是____________;“三顾茅庐”是《____________》中的情节,这部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医生的心思
威廉•格里辛格是德国著名医学家。由于他医术高明,前来就医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挤满了诊所,有的甚至要等上大半天才能见着他。为了能给更多的人看病,格里辛格养成了利索、简练的习惯,他极不愿浪费自己和他人的宝贵时间,看病时只想知道那些最重要的情况。可是许多病人不能体谅医生的心思,他们总是反反复复地、添油加醋地描述自己的病情。
唯有一个病人,令格里辛格难忘。
那是一天上午,诊所门被推开,进来了一位女病人,她一言不发地把手伸给了格里辛格。格里辛格审视了一下她的伤势,问道:“事故?”
“玻璃碎片。”女病人简短地答道。
“何时?”
“昨天早晨。”
“已处理过?”
“碘酒。”
“还痛吗?”
“感觉血液跳动。” 接着格里辛格又仔细地检查了她的伤口,迅速地进行包扎,前后仅花了几分钟。
“费用?”病人最后起身问道。
真令人高兴 格里辛格笑容可掬地回答道 不用付钱 夫人 为您治病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
1、给文章的最后一个段落加上标点。
2、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写下来。( )——( )
3.画线的句子中“医生的心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添油加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什么格里辛格对那位夫人说“为您治病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鹏、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______(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喝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是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_____(nèn)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选文有改动)
【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①轻________(yíng)②娇________(nèn)
【2】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鹊、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
【4】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的事都和_____________有关。妈妈这样做的用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以“会飞的蒲公英”为题,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最后一段中“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我的淘气,本来就是出了名的。我从小就喜欢上树爬高来逞能。谁说这树太高,没人能爬上去,我就两脚一甩把鞋子甩出去,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抱住树枝,使劲地摇,摇得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弹过来,摆过去,摇得底下人一个劲地喊叫,一片惊慌,才得意扬扬地溜下树来。便是被家里人知道了,挨一顿骂,或是挨一巴掌,我嘴里哇哇地哭,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1】画“ ”的句子在文中起的________作用。文中从三个方面证明这句话,照样子,概括出来,填在横线上。
①挑高树爬②____③____
【2】画“﹏﹏﹏”的句子中,“嘴里哇哇地哭”是因为________;“心里却是美滋滋的”是因为________。
12、课文《祖父的园子》片段阅读,回答问题。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
【2】下列句子哪个更好?好在哪里?
(1)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2)花开了,鸟飞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从这两句话中我体会到( )
A.“我”想知道它们是从谁家来,又到谁家去的。 B.它们是自由自在的。
【4】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轻松答。(18分)
致女儿书
亲爱的乖乖:
①时钟刚刚敲过24响,夜已经很深了,爸爸还没有睡,此时正和你的叔叔们驾车行驶在空旷的高速公路上。尽管此时的路上没有什么车,也可以小寐一会儿。但是我只要一闭上眼睛,脑海中就会(浮现 出现 呈现)你红嘟嘟的脸庞,亮晶晶的眼睛。屈指算来,你已经有半个月大了,爸爸多想陪在你的身边,看着你(沉静 安静 恬静)的小脸,甜甜地进入梦乡。
②车窗外,凛冽的寒风还在呼呼地刮,雨水中夹杂着小冰雹一直下个不停,刚刚落在巡逻车前窗的雪粒转眼间就凝固在车窗上。这是几十年不遇的雨雪冰冻天气,正好被你赶上了。
③怀着对你的万般眷念,带着对你深深的思念,在你刚刚来到人世的第3天,爸爸就(yì wú fǎn gù)地踏上了征服风雪、抗击冰冻恶魔的漫漫征程。也许你以后会抱怨父亲说,在你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不在你的身边。但是,你却会因此为你的父亲感到自豪。因为你的父亲是一个头顶着国徽的人民警察,他的肩上还承载着更大的责任。还因为,父亲将本属于对你的爱奉献给了需要他付出的人民群众。
④雨雪,冰冻……高速公路上厚厚的冰层……苍茫惨白的大地上,一望无际的长长的车队……脸上挂满了疲惫,心力交瘁,忍受着饥寒的驾驶员……管制、分流……闪烁的警笛……身上落着厚厚的雪花,仍然站得笔直、(yì sī bù gǒu)地指挥着车辆缓慢通行的高速警察……带着热情的笑容,将一箱箱方便面、一瓶瓶矿泉水递送到驾驶员手中的高速警察……
⑤这些就是你的父亲在这个冬天亲眼看到的,亲身经历的。看着身边的战友顶风冒雪,(yè yǐ jì rì)地战斗在高速公路上,无论是在深邃的涵洞里,还是在冰冻三尺的桥梁上……可以说哪里最危险,哪里就能看到战友们的身影,哪里的群众需要救助,战友们就会出现在哪里。也许,你在睡梦中能够看到,你的父亲正在这样的一群人当中。
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些自幼就耳熟能详的豪言壮语不仅仅停留在我们的口头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行动上。爸爸希望你长大以后,不仅能够看到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你的父辈身上展现出来,而且你也能够很好地传承下去,因为你是一个人民警察的后代。
⑦亲爱的乖乖,翘着你的小嘴唇,皱着你的小眉头,快快进入梦乡吧。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像你一样(wú yōu wú lǜ)地、安心地进入梦乡,爸爸还要在高速公路上孤寂地巡逻,充实地巡逻,安心地巡逻。
⑧最后,祝你有一个好梦。
深深爱着你的父亲
2008年1月25日深夜
(1)用“/”画掉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4分)
(2)短文括号内注音的词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结合短文内容回答问题。(10分)
①这是一封身处抗击冰冻一线的________写给女儿的信。他在女儿出生第____天就奔赴抗击冰雪一线,在信中他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女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⑥自然段中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你是作者的女儿,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感悟
《秦兵马俑》节选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1】文中使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兵马俑的________。为了突出这个特征,作者不仅写了所见,而且写了联想,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表示作者联想的语句出来。
【2】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 ,请你发挥想象,补充写出一个兵马俑的神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兵马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艺术瑰宝,你还知道的中国其他著名的历史名胜有:_______、_______。
15、依据课文,理解下面一段话的含义。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汉字,最美的文字
红山飞雪
①走进书法展览大厅,流连于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前,仿佛置身于百花盛开的花圃中。看那一幅幅风格迥异,美不胜收的书法作品,如同朵朵盛开的奇葩,摇曳生姿,争奇斗艳。行草篆隶楷,犹如夜幕上的星辰,熠熠生辉。驻足在巨幅作品前,凝神屏息,细细品味,你会觉得作品中那一个个汉字在飞扬,在律动,在含情,在妩媚。各呈妖娆,各具情态。
②这就是我眼中的汉字,世界上最美的文字。
③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像一条滚滚的长河,在人类历史的河床上奔流不息。从最初的甲骨文到今天的行书楷书;从原始的记录工具的今天的书法艺术,伴随着我们的先人一路从北京的山顶洞中走向平原,河畔,走向高雅的艺术殿堂。汉字在不断进化,嬗变,趋于完美。文人墨客借助于它寄情山水,吟风弄月;才子佳人借助于它把那“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寄向千里之外,写入那个人的心头。而那些才华横溢的书法家们,更是将那一个个方正的汉字挥洒的墨香淋漓,满纸龙蛇舞。
④世界上有哪一种文字如此含情脉脉,千娇百媚呢?你看那一个个篆字不就是一幅幅绝美而神秘的图画吗?将篆书“鱼”字放在你的眼前,是不是觉得它在畅游,自由而活泼。那“井”字,“车”字无不表情达意,如书如画。汉字的形态美是无与伦比的,汉字的情态美更是举世无双。“妙”字由“女”“少”组合而成;由“女”“少”意会而成的“妙”字,其情态之美真是妙不可言。类似的字还有很多,如“歪”,“尘”,“鲜”等。真可谓观其字而会其意,读其句而达其情。
⑤世界上又有哪一种文字可以和汉字媲美呢?西方文字那简单的线条无论如何也结构不出任何可以言美的图画,更无法上升为艺术。我们的邻国不甘心口说东洋话却书写我中华的汉字,于是,对汉字进行拆减和变异,原本栩栩如生的汉字被肢解的支离破碎丑陋不堪,就像一个个脸上涂抹一层厚厚粉脂的艺伎,无任何美感可言。所以,在日本,那些推崇真正艺术的书法家们,他们的书法作品都是原汁原味的中华汉字,从这些充盈着无穷魅力的真正汉字中,他们才会领略到书法的精粹和艺术的纯粹,才会欣赏到文字的美感和创作的乐趣。这样的书法才会生机勃勃,令人沉醉。
⑥经历代书法家们潜心创作,不断推陈出新,汉字已演变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在不断演变进化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次变革,创新的汉字,都如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中华文明的天幕中。不必说篆书的图案美,也不必说金文的娟秀和华贵,那隶书的古朴妩媚,魏碑的森严遒劲,楷书的疏朗端庄,行书的闲适飘逸,还有那草书的恣肆昂扬。更不必说行楷,隶意楷书,隶意行书等等奥妙无穷的书写形式,无不彰显出汉字艺术之美,令人如痴如醉,欲穷尽其美而食不甘味。世界上有哪一种文字能够如此精彩纷呈,魅力无穷呢?
⑦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汉字,是中华文明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在由工具升华为艺术的进程中,造就了灿若星辰的书法家。王羲之,柳公权,张旭……一个个星光闪闪的名子,将中华文明的锦绣点缀得如此灿烂辉煌,也成就了有别于世界文明的独特景观。除中华而外,你见到过谁以写字而闻名于世的吗?你听说过哪一种文字被人们书写成艺术,悬挂于厅堂,被流传,被珍藏,被尊为国宝吗?文章之美世人皆知,而文字之美唯有龙之传人创造之,这不能不说是我中华对世界文明一大贡献。
⑧列夫•托尔斯泰被尊为世界文豪,但丁被称之为伟大的诗人,他们都以诗文名动天下。王羲之以书法被尊为“圣”,这在他国是无法想象,也是难以做到的。《兰亭序》得以流传不朽,到底是得益于书法的精湛还是文章的精彩呢?文章的确非常之美,但书法的造诣更高,书法和文章双玉合璧,相得益彰,这岂不是千古美谈?
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而文字就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没有属于自己本民族文化,还可以长盛不衰,这样的民族是不可想象的。有了自己的文化,却没有创造出自己的文字,用自己的文字来传播,来表达,那是一个残缺的民族,至少不是一个完美的民族。
⑩因此,我们拥有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美不胜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得益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对汉字的评价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列举了“鱼”、“车”、“妙”、“鲜”等汉字,解说了汉字哪些独特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8自然段,作者列举了列夫•托尔斯泰,但丁,王羲之,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谈一谈你对汉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顾茅庐
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一天,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诸葛亮住的茅草屋,刘备上前敲门,里面走出一个书童,说:“先生今天早晨出门了。”刘备问:“上哪儿去了?”书童说:“我家先生行踪不定,不知道上哪儿去了。”刘备又问:“什么时候回来?”书童说:“那更说不定了。或者三五日,或者十几天,没准儿。”刘备、关羽、张飞失望地回去了。
回到驻地新野,刘备派人去隆中打听。过了几天,得到回报,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叫人立即备马,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跟着走。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岗,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快快而回。
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张飞满口答应。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书童又出来了。书童告诉刘备,先生正在睡午觉。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门外站了好长时间不见动静,便走进门来。见刘备还站着等,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
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忙答礼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国家大事。
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敬佩诸葛亮了,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求教,就答应了。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
【1】读句子,猜测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岗,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怏怏而回。
怏怏而回: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
谒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节选内容,写出关羽、张飞跟随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心情。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
【3】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①文章最明显的表达特色是什么(______)
A.心理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神态描写
②刘备前两次都没能见到诸葛亮,第三次在长时间等待诸葛亮午觉睡醒后才见到。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______)
A.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 B.曲折的情节耐人寻味。
C.突出诸葛亮爱摆架子。 D.表现刘备害怕诸葛亮。
【4】读张飞说的话体会其表达效果。然后选择一句,把体会到的感受写下来。
①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
②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
_______________
【5】列举刘备诚意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的行为,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
【6】同为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司马懿这样评价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亮虑多决少”。那么,你认为诸葛亮故意两次不见刘备的做法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A.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B.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选段中的“_______”写出了小嘎子动作的______________。“欺负”“总想”两个词说明小嘎子摔跤压根儿没想以实力相抗,由此可见他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2】选段中“______”这些动作是小嘎子处于劣势时积极开动脑筋想的办法,突出了他____________的特点,同时还可以反映出他________的心理。
【3】选段中A、B两处画“_____”的部分,A处生动地写出了小嘎子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B处形象地写出了两人______________的情景。
【4】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要体现出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①儿子刚开始学走路时,总会莫名其妙地摔倒,儿科医生说,孩子能够①(坚持 坚强)走到五岁就已经是奇迹了。
②五岁那年的夏天,儿子终于在一次摔倒后,再也没有站起来,他哭着说:“妈妈,不是我不勇敢,是我真的站不起来了。”我不得不抱起他,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奔向医院,又带着全部绝望办理了入院手续。
③我读张海迪的故事给他听,试探性地问:“儿子,如果你也没有双腿,你能答应妈妈,要②(坚持 坚强)勇敢吗?”他眨了眨眼睛,天真地问:“没有双腿,还可以当姚明吗?”我转过脸去,眼泪漾出眼眶,他立刻改ロ:“妈妈,我答应,我答应你还不行吗?”
④进手术室前,儿子一滴眼泪都没有掉,他甚至没有说过一句害怕,护士夸他真勇敢,他骄傲地说:“我答应过妈妈的,我是男人,说话算数!”
⑤手术后,儿子醒来对我说:“妈妈,我勇敢吧?我没哭!我决定了,我不当姚明了,我要当张海迪。”我很努力地让自己微笑,亲吻儿子的脸蛋,可是我的眼泪还是滑到了他的脸上。儿子像个大人一样握住我的手,认真地说:“妈妈,你想哭就哭吧,这次你可以不勇敢!”我抱住儿子,任泪水流淌。
【1】请联系上下文,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A.坚持 B.坚强
①_______ ②_______
【2】短文第____自然段最能表现“儿子”的勇敢。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小嘎子围着胖墩儿蹦来蹦去。(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说:“我要回唐山去,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改为转述语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大约三十个国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5)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用加点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没占到便宜。(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秦王不得不将蔺相如送回赵国。(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回忆一下自己在生活中学习中,哪些人、事、物使你感动、感激、难忘、喜爱,或受到启发、教育、鼓舞……从中选一个对象,以《××我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习作,表达出你对他(她)或它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