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歇后语没有用谐音的一项是( )
A.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水泊梁山的军师——无(吴)用
C.芝麻开花——节节高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鞠躬尽瘁 热气腾腾 含辛茹苦 无边无崖
B. 肝胆相照 襟飘带舞 杯水车薪 五彩缤纷
C. 挚不可当 一碧千里 废寝忘食 栩栩如生
D. 银装素裹 冲峰陷阵 美轮美奂 绫罗绸缎
3、“不计其数”一词按音序查字法的字母顺序是:( )
A. 不其数计 B. 数不计其 C. 不计其数
4、积累运用。
(1) 朋友正陷入困境,有些灰心丧气,我用雪莱的名言来鼓励他: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____________,春天还会远吗?
(2)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正如歌德所说: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________________。
(3) 看到无私奉献的老师,我不禁吟诵起泰戈尔的名言:果实的事业是___________,花的事业是_____________,但还是让我在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用“享”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并填写在括号里。
年轻时,他喜欢(_____),手里有新鲜的玩意儿也爱和朋友们(_____)。后来,他厌倦了这种(______)的生活。退休后,他在家(______)晚年。
6、难写的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jì)讳 _____(cáo)操
_____(chā)门 _____(qià)好 ____(sū)软
7、给加红的字注音。
丞相 饮酒 都督 惩罚 水寨 呐喊 调度
8、我会搭配词语。
( )的语言 保持( )
( )的节目 维持( )
( )的仪器 坚持( )
改变( ) ( )地讲课
改善( ) ( )地寻找
改良( ) ( )地画画
9、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特别好”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①周末下午,我带着妻子儿女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高兴得自己都受不了( ),一定要上街买点儿好(hào hǎo)吃的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家,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场(需 须)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人往,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的人群匆匆而行。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市场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④霎时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过马路时,她总是先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 )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皱纹满面,手指枯瘦,( )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捋头发一样一一捋散了。但,永远也捋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了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 )小时候( )每逢过马路都是您牵我( )今天过马路让我牵您吧( )母亲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
【1】认真默读短文,在①②自然段中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和字。
【2】根据①②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在括号内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
【3】在⑤⑥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4】在第⑦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5】联系上下文,边读边体验,写出自己对句子的感悟。
(1)①中年近花甲的母亲高兴是因为 。
(2)④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是因为 。
(3)⑦中母亲眼里闪过惊喜是因为 。
【6】第⑥自然段写20年后许多都发生了变化,唯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是运用了____的写法,突出了 。文章最让你感动的是 。
11、课外阅读
我和老师有个秘密
①10岁的时候,我才开始读小学一年级。
②母亲为我的15块学杂费和书本费整整准备了三年,此时,我的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已经在念中学了,其实他们学杂费的零头都要比我一年的学费还要高,但母亲为了不让我的哥哥姐姐们耽误学业,她只好一年又一年地将我的入学时间往后推。好不容易攒够了15块钱,不料,三年后,也就是在我10岁那年,小学一年级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已经比三年前翻了一番,达到了30块钱。得到这个消息后,母亲整整哭了一夜。
③就在母亲打算让我彻底放弃上学的时候,村里唯一的一位公办教师江老师找到了正在地里干活的我的母亲……也就是在那一天,我被江老师领到了学校,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事后我才知道江老师答应母亲愿意为我交那15块钱学费的。
④上学后,母亲仅仅给我买了一个练习本。然而对于一个初学写字的小学生来说,这一个本子怎么能够应付那么多的家庭作业呢?仅仅两天的时间,我的练习本就再也写不下一个字了。之后,我就再也没办法交上作业了。
⑤两天后,我被江老师叫到了他的办公室。看起来他很生气,可是当他得知我不交作业的原因后,江老师沉默了,半晌,他抬起头来,对我说道:“孩子,我这还有一个备课本,你先拿去用,以后你的作业我就用铅笔改,你用完之后,就可以拿橡皮擦掉,这样不就还可以再用了吗?对了,还有,假如每次你的作业能全部做对,我就不在上面写字,那就表示你的作业得的是优。你看这样行吗?”此时的我除了感动还能说些什么呢?我在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把作业全部做对,一定要得优,不让老师写字。临走时,江老师又把我拉住了:“这是我们两个的秘密,你一定要保密呀!”
⑥许多年后的今天,已经快大学毕业的我还保持着用铅笔写字的习惯,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纪念。
【1】短文通过江老师 和 两件事,刻画了一位 的江老师,表达了我对江老师的 之情。
【2】第⑤自然段中“他很生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后来又“沉默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划线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我”和江老师两个之间的秘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江老师要求我一定要保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后一句“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纪念,你知道作者心中纪念的是什么吗?请选择最为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
A. 是曾经的苦难生活,这是作者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B. 是用铅笔写字的习惯,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本。
C. 是母亲曾经为这个家庭所付出的一切艰辛。
D. 用铅笔写字是为了永远铭记江老师的恩情。
12、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相关作业。
【材料一】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节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
【材料二】
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在传统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
读书时间 | 读报时间 | 看电视时间 |
15.38分 | 18.91分 | 98.85分 |
2012年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表
调查项目 | 中国 | 美国 |
公共图书馆数量 | 3076个 | 8951个 |
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 | 每44万人拥有1个 | 每1.3万人拥有1个 |
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量 | 0.58本 | 50本 |
公民拥有图书证比例 | 7% | 62% |
人均年阅读量 | 4.39本 | 7本 |
图书畅销类型 | 教辅、养生、食谱等 | 小说、科技等 |
——参考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
一份调查报告:受访者是30位出身于工人阶层的男子,最后有15人成为大学教授,15人仍在工人阶层。在挑选这30人的时候,研究人员确认他们出身于相似的社会环境,而且家庭创伤也相似(父母酗酒、死亡、离婚等)。
15位教授中,有12位有父母给他们读书或讲故事;15位工人中,只有4人有这种经历。
15位教授中,有14人小时候家中有很多图书和印刷品;15位工人中,只有4人家中有书。
15位教授中,13人的母亲与12人的父亲经常阅读书报杂志;15位工人中,只有6人的母亲与4人的父亲经常阅读。
15位教授小时候都受到大人在阅读上的鼓励,15位工人中只有3人受到鼓励。
——节选自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
【1】根据材料一,请用横线画出周国平对于阅读的定义。
【2】你从“材料三”中得出了什么结论?请至少写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上述材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是为了消遣,在时光的消磨里获得精神的启迪和享受。
B.中美两国在图书馆数量、人均阅读量上的差异,可能是两国创新型人才不等的原因。
C.从我国图书畅销书类型看,我国国民阅读的取向过于功利,缺少精神追求与享受。
D.家庭的阅读氛围对于一个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会阅读的人成功的几率更大。
【4】根据材料,导致我国国民缺少阅读习惯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国民喜欢看电视胜过喜欢阅读。
B.中国的父母对于阅读比较关注与重视。
C.阅读内容以实际用途和消遣为主,缺失精神的享受。
D.公共图书馆数量较少,图书馆藏书量不足。
13、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一)
这时,田忌发现,他的好朋友孙膑也在人群里。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哇……”
(二)
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
这一次,孙膑让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齐威王有点儿心慌了。
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1】孙膑胸有成竹的原因是什么?(多选)_____
A.田忌的马的整体实力比齐威王的强。
B.齐威王胜了一场后轻敌自大。
C.田忌的马并不比对手差多少。
【2】将齐威王和田忌第二次赛马的对阵情况连一连。
齐威王 田忌
上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下等马
【3】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军神(节选)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请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刘伯承的表现 | 手术中一声不吭 | 一直在数刀数 | 数清七十二刀 |
沃克医生的态度 | ____ | 吓了一跳 | ____ |
联系全文,写沃克医生的态度变化属于_____(正面 侧面)描写。
【2】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刘伯承的________描写,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联系下文,此时刘伯承心里可能会这样想:____________。
【3】“七十二刀”这一具体数字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__________________
15、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
三星堆古遗址位干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用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
【材料二】
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发布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正在进行中,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已发掘至器物层,出土金面具残片、乌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
【材料三】
在新发现的五号坑中,三星堆考古发掘出土大备黄金制品,其中包括一张独特的金面县。据介绍,所发现的半张黄金面具的宽度约23厘米,高度约28厘米,比完整的金沙大金面具还要大。同时,这件黄金面具厚度非常厚,不需要任何支撑,就可以独自立起来。虽只有半张,但它脸型方正,与成年男性脸部宽度相当:额头平整、眉毛突出,大立眼、高鼻梁、阔嘴微张,神情肃稽威严,透露出王者之气。
目前所发现的半张黄金面具重量大约为280g,预计完整的总重量应该是超过500g,这比目前国内所出土的商代最重的金器--三星堆金杖(重463克)的重量还要重。如果能够完整发现,这件黄金面具将超过金杖,成为目前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重的金器。
【1】阅读材料一、二、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世界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
B.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发布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C.据介绍,所发现的半张黄金面县的高度约23座米,宽度约28厘米,比完整的金沙大金面县还要大。
D.目前为止,三星堆出土的半张黄金面具比已出土的商代最重的金器--三星堆会杖(重463克)的重量还要重。
【2】材料三中对新发现的五号坑的介绍时用语准确科学。请仔细阅读画波浪线的部分,将你认为表述准确科学的词语圈画出来(至少两处)。
【3】结合材料三,选取正确的选项为黄金面具进行基本信息登记。
名称 | ____ | 出土坑位 | ____ | 是否完整 | ____ |
尺寸 | ____ | 重量 | ____ | 制作材料 | ____ |
外形 | 脸型方正,与成年男性脸部宽度相当:额头平整、眉毛突出,大立眼、高鼻梁、阔嘴微张,神情肃稽威严,透露出王者之气。 |
A. 黄金 B. 五号坑 C. 黄金面具 D. 是 E.否
F. 超过500g G.约为280g H.宽度约23厘米,高度约28厘米
【4】近日,红领巾广播站将为同学们讲解“三星堆”的相关知识,请你结合给出的资料,不适合列入讲解提纲的是( )
A.三星堆的考古发现
B.黄金面具的研究
C.三星堆的考古人员
D.三星堆的概况
16、阅读
汉字——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汉字是最古老而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字,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图形文字,到殷商时代转化成甲骨文,以后一直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强有力地推动着文明的进程。汉字对于继承中华文化,维护国家统一以及引进外来文明,促进国际交流都作出了不朽的历史贡献。
汉字在世界文字丛林中独树一帜,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优越性:
它是最节省的词构文字。汉字像魔块,有神奇般的组词能力,往往一个字能构建出许多个意义单位(词)。如一个“白”字就组成了“白天”、“白痴”、“白兰地”、“白木耳”、“白马过隙”、“白璧无瑕”共100多个词条。这样,汉语常用的四万个词汇只需要三千个汉字构建即可,就能拼写出绚丽多姿,气象万千,海洋般深邃,天宇般广阔的文章来,而人们识字的任务却很有限。
它是最富有联想的智慧文字。汉字表义能力特别强,它像一幅图画,(象形文字,形意文字,意音文字,和大量的偏旁表义),看惯了这些字,目击的瞬间就能萌发联想,甚至产生情感,使人的认识迅速发生变化。例如看“风”、“疯”、“峰”、“丰”、“封”等字,一看就能理解其意义并产生想象它所表现的情境,而拼音文字的“fenɡ”,目击它时人毫无感觉,只有读了前后文以后才懂得它的意义,思维就慢了一拍。
它是世上独有的双脑文字。人们都知道语言逻辑思维开发左脑,而形象情感生活开发右脑功能,汉字组成的视觉语言,具备了双重功能,既促进概念逻辑思维的发展,而文字图形又促进右脑的想象和情绪活动。所以因左脑外伤得了“失语症”的病人,不能听和说,却仍能看懂汉字写成的文章,可见汉字对左右脑的开发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汉字是最优秀的艺术文字。因为汉字是一幅幅的图画,当然书写时容易美化,所以世界上的文字唯有汉字的书写能发展为一门“书法艺术”。看书法大师们的墨宝,有的高远飘逸,有的庄严凝重,有的苍劲有力,有的娟秀美丽,表现出种种神韵气质,这是世界上任何其它文字都难以表达的艺术美。
此外,汉字还特具简短明确的优点。它的音节少,最适合未来声控计算机使用。又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蒸蒸日上,加之我国进入WTO以后,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四海宾朋纷至沓来,汉字必将成为世界通用文字之一。当今世界各国汉字、汉语热的兴起,有力地证明了这一大趋势已经到来。
汉字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完全可与中国古代其它四大发明相媲美的中国“第五大发明”,所不同的是这“第五大发明”不仅古代功勋显赫,而今日和未来的中国与世界,将是它更加发挥威力的时代!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蒸蒸日上:________________纷至沓来:________________
【2】汉字在文化传承与交流方面的四个作用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
【3】汉字的优越性体现在五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
【5】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写出你读了这个句子后的感受。
感受:
17、泥人张
①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②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角的戏剧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③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①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
④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⑤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⑥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⑦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人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⑧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大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
⑨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⑩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面写着: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快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
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注)“撂高的”①:天津方言,意思是伙计。
【1】《泥人张》选自冯骥才的小说集《俗世奇人》,说说“泥人张”这个俗世奇人“奇”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描写海张五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方法,表现了海张五_________性格特征。
【3】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4】“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全找回来了。”句中加点的两个“找”字各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回报”海张五的挑衅,泥人张做了哪两件事?这样做巧妙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找寻桑梓的味道
潘银
① 找寻故乡,思绪翻滚着,沸腾着,如潮样……
②野菜--——永远的佳肴
③浪漫的春天,暖暖的阳光洒遍大地,姐姐经常带着我到故乡的田野、地头倒一些新鲜的野菜来,让它们成了我家餐桌上的常客。
④一盘散发着清香的枸杞头拌炒鸡蛋皮,色泽碧绿,(1) 。枸杞多种功效。因为我近视,每每吃时,母亲总喜欢过分强调它的明目功效,说:吃点,这东西吃了眼清目亮。"
⑤荠菜馅的饺子鲜美可口,让人觉得这才是天下至味。母亲包出的荠菜饺子皮纸,映出馅心,(2) 。母亲把饺子往锅里下的时候,我总喜欢锅边,看着一只只小白鹅样的饺子在滚开的水里翻腾,伸着脖子直咽口水,得喉咙里都伸出手来。
⑥永远的佳肴,如今只能在菜场上见到这些野菜了,每每见到,总嘴角含笑地儿时挖野菜的快乐。
⑦槐花--最美的记亿
⑧记忆中我家东边的京浦铁路旁有许多株(3) 的槐树,粗裂的皮 儿,满身的刺儿,却偏是生了秀气的叶、纯真的花。暮春初夏,槐花儿便争相开放,沁人心脾。姐姐拿来长长的竹竿,绑上钩子,带着挎着篮子的我,追着花香,找到一棵花繁叶稀的槐树,把那些或盛开或(4) 的槐花将下来,放到篮子里。我们把采来的槐花大把的塞入嘴里,嚼出一段童年的别样欢乐。
⑨母亲总会在彩霞满天的时候,系上花围裙,把我们采的槐花清洗一番,然后在火热的油锅里翻个身儿,接着把它们和着八分熟的大米下锅,文火至熟。掀开锅盖,厨房里便弥漫了浓郁的清香。那团而不粘的槐花米饭,从此在记忆里有了一席之地。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短文中的四处横线上。
A.含苞未放 B.清香宜人 C.色如翡翠 D.老态龙钟
【2】下列句子中,哪两句分别作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最合适。
A.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
B.桑梓之味令人回味,我的故乡,我的情之归处……
C.关于故乡,我有诸多的记忆;关于故乡,我有太多的情感。
(1)开头:_________(2)结尾: _________
【3】 对“永远的佳肴,如今只能在菜场上见到这些野菜了,每每见到,总嘴角含笑地想起儿时挖野菜的快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意在表明作者长大后再也没有吃到味道鲜美的野菜了。
B.表达了作者对儿时挖野菜情景的深深怀念。
C.表现了作者难忘儿时生活在故乡的快乐情景。
【4】文中的划线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荠菜馅的饺子( )
A.样子灵活、惹人喜爱
B.颜色雪白、样子好看
C.形状好看、鲜美可口
【5】根据短文内容提取信息,理清作者回忆的事情,体会其表达的情感。
【6】抄写下列与“桑梓”有关的诗句,注意格式。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____________
【7】读了短文和这些诗句,可以知道“桑梓”是指( )
A.桑树
B.亲人
C.故乡
19、课外阅读。
父爱深深
“很抱歉,儿子,我们没钱。”这句话真是字字如雷,似要敲碎我的心灵。那时我13岁,正值崇拜偶像的年纪。我迷恋甲壳虫乐队,于是剪了跟他们一样的发型,又配了一把上好的吉他,独缺音箱。而我必须有一个音箱,否则不能组建自己的乐队。无奈之下,我只好向爸爸求助。所以当爸爸的这句话刚出口,我立马想起了甲壳虫乐队的那首《失落者》,那首歌仿佛专为此而唱。
但同往常一样,爸爸总有办法实现我的愿望。“咱们自己做!”他说。
自己做?我满心怀疑,但别无选择。从此,日复一日,爸爸牺牲所有的闲暇时光,和我一起为做“咱们自己的音箱”挑选木材、喇叭、蒙在音箱上的编织布料,甚至是毫不足道的黏胶。终于,我们完工了,我也将组队参加学校的比赛。但我心底始终有个疑惑挥之不去:花在材料上的钱几乎可以直接买一个音箱,我们为什么要花功夫自己做呢?
比赛的日子到了。当我去后台时,竞争者们陆续来查看我的家当。最后自制的音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有人问:“这个音箱是什么牌子的?是你自己做的吗?”我窘得无言以对,只能坦白“招认”:“是的,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
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由不屑变得十分羡慕,甚至有些妒忌:“唉,我爸爸从来不和我一起做这些事。”
羞愧顿时烟消云散,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我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爸爸!”他可以无私地奉献他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让我美梦成真。这时,我看到爸爸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正对我微笑。
我的乐队最终没能获奖,因为自制音箱的音质不够流畅、华美。但我没有感到太多的沮丧,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有改动)
【1】加点的词语“我的愿望”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竞争者们十分羡慕,甚至妒忌“我”,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描写“我”心理变化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音箱让许多人羡慕甚至妒忌,所以“我”获得了胜利。
B.“我”体会到了父亲的爱,这远比比赛获得胜利更为重要。
C.“我”已经尽力去做了,所以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已经胜利了。
D.“我”唱得非常好,只是音箱效果影响了“我”的成绩。
【5】你喜欢文中的父亲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会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大树爷爷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和欢乐的歌声。(修改病句)
2、21世纪图书馆的大门不会关闭。(改为反问句)
3、未来的社会不可能不是“多元”的社会。(改为肯定句)
21、改写句子。
太阳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小嘎子围着胖墩儿蹦来蹦去。(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部分
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用你善于观察的眼睛找出它们的特点,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