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破折号的作用是( )
外祖父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A.表解释说明
B.表意思递进
C.表补充说明
D.表声音延长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龇牙(cī)绊倒(pàn)吆喝(yāo)
B.湛蓝(zhàn)淤泥(yǔ)污秽(suì)
C.手腕(wàn)造诣(yì)胚胎(pēi)
D.牛犊(dú)泛滥(làn)揪住(qiū)
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就难以回转身来。
B.因为孙膑合理安排了马的出场顺序,所以田忌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C.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D.即使孩子跳进海里,也比摔到甲板上安全一些。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梅花魂》围绕梅花一共写了______件事。
①第一件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件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件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祖父说:“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说说几位你知道的中华民族的有气节的人物及其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完本课,请你谈谈对题目“梅花魂”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 ,毫不 。不管怎么 ,他总能左拐右拐地 。选文出自美国作家 写的《 》。
2.忽然,像被一阵冈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句话写的是 。作者将 比作 ,生动形象。
3.从许多古诗文中,我们可以到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从杨万里的笔下,我们感受到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 。”从辛弃疾的笔下,我们看到了无忧无虑地玩耍,享受着童年美好时光的孩子:“ , 。”
4.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作者吴获梓运用了 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
6、填空。
严阵以________ 高大________秀 栩栩如________ 始料不________
不________其数 美________美奂 ________黄一体 废________忘食
7、读拼音,写汉字。
1.我用线想shuān(________)住一只mà zha(__________),可是却让它跑掉了。
2.马小跳骑着mó(_______)托车摔伤了。在zhěn(______)室里, 他bēnɡ(_______)着脸,一声不kēnɡ(________)。在家长qiān(_______)字后,医生立即实shī(______)了手术。qìnɡ(________)幸的是没有伤者脑袋,没有留下后yí(______)症。
8、根据拼音写词语
zhòu yè bái zhòu sāng shù sāng yè gēng yún
( ) ( ) ( ) ( ) ( )
yún tián chūn xiǎo zhī xiǎo
( ) ( ) ( )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发现(节选)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听见老师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费奥多罗夫!……你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
“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
【1】联系上下文,说说“我”为什么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奥尔加·伊万诺夫娜为什么会气得脸色苍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仿写句子。
我清清楚楚地看见________;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________。
10、主题思辨
作为少年儿童,是只要学习就行,还是应该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事政治?谈一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花边饺子里的爱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在吃这方面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制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惟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拮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打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围绕花边饺子主要写了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
(1)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它”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中“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这句话,采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饺子___________。
【5】根据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⑧段里,“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我”会这样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①周末下午,我带着妻子儿女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高兴得自己都受不了( ),一定要上街买点儿好(hào hǎo)吃的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家,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场(需 须)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人往,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的人群匆匆而行。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市场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④霎时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过马路时,她总是先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 )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皱纹满面,手指枯瘦,( )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捋头发一样一一捋散了。但,永远也捋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了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 )小时候( )每逢过马路都是您牵我( )今天过马路让我牵您吧( )母亲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
【1】认真默读短文,在①②自然段中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和字。
【2】根据①②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在括号内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
【3】在⑤⑥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4】在第⑦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5】联系上下文,边读边体验,写出自己对句子的感悟。
(1)①中年近花甲的母亲高兴是因为 。
(2)④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是因为 。
(3)⑦中母亲眼里闪过惊喜是因为 。
【6】第⑥自然段写20年后许多都发生了变化,唯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是运用了____的写法,突出了 。文章最让你感动的是 。
13、阅读芳草地。
暖冬
小的时候,我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蹿上去,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
那是一个午后,我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低头一看,一块冰分成了两块,慢慢漂向相反的方向。我急了,大叫一声,人掉进了河里,好在河水不深,我颤抖着牙关爬出来,跑回了家。
我被母亲大骂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母亲把我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了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我,愁眉不展。那些午月,家里没有多余的棉衣棉裤,冰天雪地的,明天怎么上学?我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我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
夜里我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早晨我被母亲推醒。我惊奇地发现,母亲竞给我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中摘下的星星。我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我。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中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那年冬天特别冷。但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______)
(2)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______)
【2】梳理短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午后 | 夜里 | ____ |
“我”掉进河里 | ____ | “我”穿上新衣 |
【3】读画“﹏﹏﹏﹏”的句子,可以想象,“我此时看到的画面是:昏暗的灯光下,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画“____”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信念的力量
有个孩子无意中把一颗杏核埋在墙角下边。杏树苗居然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向蓝天露出笑脸。不久,这个孩子发现了这孤孤单单的杏树。
“嘻,这是什么树苗?把它的尖儿掐了,看它能长成什么怪样!嘻嘻!”
杏树受了伤害,却没有死,在掐去尖儿的地方长出两枝小杈。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到墙脚下来了!”孩子的父亲觉得奇怪,不由分说,用斧头从根部砍断杏树。
杏树流着眼泪在雪下过了一个严酷的冬天。可春天一到,它又抽出芽来。当它到开花的年龄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又觉得碍眼,便锯去了几个枝杈。
掐尖、斧砍、锯杈并没有熄灭杏树心头的火焰。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杏树终于长到墙角外边,开出鲜艳的花朵。
很多小鸟来赏花,它们望着杏树满是创伤而又弯曲的身体,不由得惊叫起来:“你靠什么力量活下来,又开出这么美丽的花?”杏树回顾自己走过的艰辛道路,沉思很久,最后深情地说:“希望,还有信念。”
【1】解释词语。
不由分说:________
回顾:________
【2】杏树在成长的道路上经历的困难有:________。
【3】杏树靠“希望”和“信念”的力量活了下来并开出鲜艳的花朵,它的希望和信念是什么?
________。
15、阅读理解
先回来的鸟儿在林内不停地鸣叫 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 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女儿 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 边飞边鸣 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 与熟悉的伙伴会合
【1】给这段话加上合适的标点。
【2】解释词语
(1)见闻: _____________
(2)会合: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______”线画出实实在在的描写,用“ ”画出作者的联想。
【4】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形容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周恩来的故事
伟人周恩来被人们永远铭记,不仅因为他的丰功伟绩,也因为他睿智幽默的外交语言。周总理在几十年的外交生涯中,一直以德高望重、幽默风趣著称,不管在何种场合,遇到什么样的对手,周总理都能以超人的智慧自如应对,对手甭想占到便宜。
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个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发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那时候,中国经济并不发达,条件还很落后,因此,外国记者常常带着嘲讽的语气来为难周恩来。有一个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马路'?”这分明是在嘲笑我国当时的落后。周恩来听后没有急于用激烈的言语进行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抬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却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知道他要嘲笑中国人不自信,怎样才能既表现出中国人的自信,又能回答记者的问题呢?周恩来总理笑着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千净了!”
次记者招待会上,周恩来总理介绍了我国的建设成就。一个西方记者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涉及国家机密,不可能直言相告。总理眉头一皱,很快答道:“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在场的人全都愕然。总理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话音刚落,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总理有意回避问题的实质,以“总面额”替代“总金额”,既堵了外国记者的口,又不破坏招待会和谐的气氛。语言犀利而风趣,充分表现出他过人的应变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周恩来总理的语言智慧也表现在同国民党政府的谈判中。有一次,在谈判中,国民党人士说同我方谈判是“对牛弹琴”。周恩来总理灵机一动,利用对方抛来的成语,将计就计,巧妙地回敬了对方:“对,牛弹琴。”在这里,周恩来总理把对方抛来的“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巧妙地进行了结构上的调整,变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对,牛弹琴”,让对方自取其辱,陷入窘境。
周恩来总理用他风趣、充满智慧的语言,一次次战胜对手,使中国自信地立于世界之林。
【1】周恩来总理在对派克钢笔的回答中,要表达的意思是( )
A.派克钢笔很难得到,很有意义。
B.派克钢笔非常昂贵,值得纪念。
C.派克钢笔来自朝鲜,与你无关。
D.派克钢笔是抗美战利品,很有意义。
【2】周恩来总理与外国记者之间的语言交锋不包括( )
A.巧答“马路”难题。
B.巧化“手帕”尴尬。
C.巧解银行存款难题。
D.巧化成语“对牛弹琴”。
【3】关于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总分结构,开头总写,后面分写。
B.本文首尾呼应,赞美了周恩来总理高超的语言艺术。
C.本文列举了诸多事例来写周恩来总理,重点描写了与国民党谈判一事。
D.本文抓住动作描写,表现了周恩来总理的机智与幽默。
【4】国民党人士在判中说的“对牛弹琴”和周恩来总理说的“对,牛弹琴”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周恩来总理的话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_______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
但刷子刷过屋顶,立时_______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_______,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_______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屋顶尤其难刷,蘸了________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
但刷子刷过屋顶,立时________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________,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________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2】写出近义词。
尤其________ 悠然________ 雪白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画上“ ”。
【4】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包括他刷墙的________和________,反映了“刷子李”________。
18、课外阅读。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满,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恐,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候。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候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
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zèng)□一句逐渐演化为成语□破登沉舟□
【1】“□”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用“ ”在文中画出表示“破釜沉舟”意思的句子。
【3】用一句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认为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正确说法的后面打“√”。
(1)生性豪迈,勇敢无畏的人。( )
(2)刚愎自用,霸道蛮横的人。( )
【5】项羽的“破釜沉舟”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君子之风
英国有一句谚语:“行为美好品自高。”恰如一个人“美貌”之动人不仅取决于他面容之姣好一样,一个人“美德”之感人则更须借重( zhòng chóng )他行为之高尚——若口惠而实不至,“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将无所依托,这是显而易见的。
1912年,当“泰坦尼克”号巨轮即将沉没(méi mò)的时刻,盖根海姆先生毅然把自己的救生衣送给了一位女乘客,而自己则系( jì xì)好白领带,穿上燕尾服,“像绅士一样”从容地面对死神。尽管他的生命结束于黑暗的海底,而他那“君子之风”却长存于人世之间。
也就在同一年,劳伦斯.奥茨先生随探险队去了南极,他不幸被严重冻伤,以致只能跛足曳行——而探险队撤离极地的行动也已经是刻不容缓了。为了不拖累他人,劳伦斯先生做出了特别的选择。一个晚上,他对队友说:“我要到帐篷外边去一趟,也许会有一段时间的。”这一去,他便再也没有回来。他放弃了自己生还的希望,却大大减少了队友们毙于极地的威胁——这,自然也是一种“君子之风。”
1957年的一天,歌曲作者梅瑟接到了一封来自俄亥俄州的信,那是一位与梅瑟素昧平生的塞迪女士写来的。她在信中建议梅瑟写一首以“有一天你心碎的时候,我会来到你的身旁,为你消除心灵的创伤”为主旨的歌。五年之后,梅瑟果然写成了《与你同在》的歌,还找到了愿意为它录音的出版商。从此,《与你同在》这首歌的词、曲作者便一直署名为“梅瑟与塞迪” ——版税也对半分。因为这一条建议,塞迪及其继承人已获得了至少10万美元的收益。在我看来,慷慨的梅瑟先生也不失“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存之于心,付之于行,美则在其中矣!其实,这种高尚也决非仅存于生死危急之中。即使看似(sì shì)寻常的谦逊、礼让、隐忍、宽谅,甚至只是一种善解人意,又何尝不是一种”“君子之风”呢!
【1】用 “/”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比一比,再组词。
缓(___________) 帐(___________) 谦(___________)
暖(___________) 账(___________) 歉(___________)
援(___________) 杖(___________) 赚(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与人为善:__________________
(2)素昧平生: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言语“行为美好品自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文中画线句子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中,古人这样评价“君子”: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荡荡,________。
【7】“君子之风”无处不在,选择你生活中的一个人,介绍一下他的“君子之风”。
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变换。(12分)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改成陈述句: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缩成最简的句子:
(3)山洪咆哮着,从山谷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改成比喻句:
21、构思诸葛亮立军令状的画面时,你想要将“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这句话改为陈述句放入旁白中,改后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田忌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 田忌转败为胜了。(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膑对田忌说:“我不是挖苦你。”(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题目:1.我成功了 2.我想发明_______________
要求:1.从两题中任选一题来写,如果选择“我想发明______”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3.大胆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