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陵水县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建国初期中共为解决民族问题确立了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科教兴国战略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的愿望,党和政府进行了

    A.土地改革 B.工业化建设 C.三大改造 D.土地承包

  • 3、“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A. 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B. 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C. 港澳回归作为“一国两制”的成功范例推动了大陆向台湾靠拢

    D. 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指日可待

  • 4、“说凤阳,道风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描述的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

  • 5、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认为应该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两岸的共同政治基础是

    A.经济发展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社会主义原则 D.一个中国原则

  • 6、“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是中共哪次会议的主题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 7、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下面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工业门类不全

    B. 工业基础薄弱

    C. 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D. 我国工农业发展平衡

  • 8、一首首老歌都是一个个时代风貌的缩影,有首歌这样唱道:“爷爷说那一年变化很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地分啦!北京城开了一冬天的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与这首歌曲创作直接对应的历史背景应是

    A.三大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成功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C.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全面展开

  • 9、在科技成就、外交成就中,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中美建交   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②④③①

  • 10、下列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的一项是( )

    A.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

    B.解放了生产力,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创造了条件

  • 11、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在封面上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针对的是( )

    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 12、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这部“文献”(  )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D.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13、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C.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

    D.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 14、改革开放战略实施后,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主要得益于

    A. 地理环境优越 B. 特别行政区的建立

    C. 浦东新区的带动 D. 经济特区的建立

  • 15、“九一三事件” 标志着哪一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  )

    A. 林彪 B. 江青 C. 陈伯达 D. 康生

  • 1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初步建立于

    A. 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 1949年开国大典的隆重举行

    D.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 17、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的一次会议是(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 18、“斗地主”是当今参与人数较多的网络游戏之一。我国彻底消灭地主阶级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推翻国民党统治

    D.“三大改造”完成

  • 19、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

    ①是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情提出的

    ②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是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的新形势制定的

    ④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20、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演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参加万隆会议的各国求同的基础不包括

    A.共同的社会制度 B.维护民族独立

    C.反对殖民主义 D.发展经济、寻求合作的愿望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______(年月日)

    (2)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的是______

    (3)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______

    (4)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事件是______

  • 2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北海舰队。( )

  • 23、下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_____发生在_____年,看到此图,你有何感想?

  • 24、“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体现了铁人______________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代表了一种奉献精神。

  • 25、1952年底,_______ 的完成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 26、____________月,第 ______ 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 27、读图学史:

    (1)图一人物是在__________战争中涌现出的中华英雄儿女,他们发扬高度的_________、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_________”。

    (2)图二人物是___________,他被称为“中国的航天之父”。他对祖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是研制“_________”。

     

  • 28、2013年,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___、民族振兴、________

  • 29、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30、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两弹一星”的成功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列举两位为“两弹一星”的成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 32、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历史性决策,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请根据历史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全会是指哪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哪年?

    (2)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指什么?实行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3)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谁?

    (4)这次会议召开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 3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利用时间轴基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请写出①、②、⑤对应的历史时期。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不论成功与失败,对今后的发展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材料一: 如下表所示

    成分

    比例

    年份

    国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 %

    0.1

     

    (1)材料一表明到1956年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了怎样的转变?中引起我国各种经济成分比例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人教版八下历史教材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影响?

    材料三:“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

    (3)根据材料三,在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具体指什么事件?你认为导致这一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习近平主席2013年11月2日讲话: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主席2013年11月2日讲话:……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回答题中两个100年各指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