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所带的军队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他立志北伐收复中原,最终却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请问他是( )
A.岳飞 B.卫青 C.关羽 D.狄青
2、下列朝代在结束分裂、完成国家统一及统治时间方面与秦朝相似的是
A. 隋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3、千百年来被民众传颂的民族英雄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匈奴”指的是
A. 匈奴统治者
B. 女真统治者
C. 契丹统治者
D. 党项统治者
4、蒙古灭西夏的时间是
A.1227年
B.1234年
C.1276年
D.1279年
5、下列宋元时期的古代地名与现代地名搭配中,错误的是
A. 东京——开封
B. 兴庆——银川
C. 临安——南京
D. 大都——北京
6、安史之乱后,安史旧部田承嗣被朝廷招降,长期担任魏博节度使,其在任期间,清理了辖区的户口状况,私自任命官吏负责税收,坐拥十万名士兵,并开藩镇世袭先例。田承嗣的这些举动( )
A.确保了长治久安
B.威胁了中央集权
C.震慑了叛乱势力
D.颠覆了唐朝政权
7、我国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北庭都元帅府
B.澎潮巡检司
C.西域都护府
D.台湾府
8、“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宋祖”建立的王朝是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9、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修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作为西藏地标之一,阅尽千年沧桑,见证了西藏的历史进程。下列史实中哪些是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
①文成公主入吐蕃
②顺治帝和康熙帝对西藏佛教首领先后进行了册封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10、某班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宣传栏设计,他们设定的主题是“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以下四个选项中,不符合主题的是
A.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B. 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C. 鉴真东渡宣扬中国的文化
D. 日本的遗唐使来华
11、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北宋开国皇帝是( )
A. 赵匡胤 B. 赵光义 C. 赵佶 D. 赵构
12、“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张学良先生这首诗称赞的民族英雄是( )
A.康熙帝
B.郑成功
C.岳飞
D.曹雪芹
13、与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有关的农民起义是
A.隋末农民起义 B.黄巢起义 C.元末农民起义 D.李自成起义
14、号称“贪污之王”的军机大臣和珅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你知道军机处是何时创设的吗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乾隆时期
D.雍正时期
15、唐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下列有关唐朝经济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唐朝时期垦田面积增大,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B.唐朝时期的陶瓷水平很高,邢窑的青瓷如冰如玉
C.唐朝时期,都域洛阳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D.唐朝时期的棉纺织业十分发达
16、宋代开封城内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称为
A.“夜市”
B.“草市”
C.“瓦子”
D.剧院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元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1279年元统一全国
③铁木真是成吉思汗 ④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下表观点是对澶渊之盟的一些评价,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观点 | 观点来源 |
维好安边境,和同乐小康 | 宋真宗《北征回銮诗》 |
以屈辱换取苟安 | 历史学家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出版于1941年 |
辽宋关系既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 | 历史学教授赵永春的论文,发表于2008年 |
A.澶渊之盟的签订使不同民族间的矛盾完全消除
B.澶渊之盟使辽与南宋之间长期保持和平局面
C.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没有确切的定论
D.要辩证的看待澶渊之盟
19、宋初____“始置诸州”,“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通签书施行”。据此判断横线处的官职应该是
A.节度使
B.通判
C.禁军将领
D.三司使
20、隋朝末年,一位洛阳商人要到余杭做生意,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1、为加强对文人的控制,明朝采取的方式是________;清朝康、雍、乾时期大兴________。
22、蒙古灭西夏与金
(1)成吉思汗率领军队进攻西夏,______年西夏灭亡。
(2)蒙古和南宋结盟并夹击金朝,______年,蒙古灭金。金朝灭亡后,蒙古和____直接对立局面形成,双方战争持续40多年。
23、唐朝的国势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1689年,中俄双方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_______》
24、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了浪漫情怀,他因此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他的诗淳朴厚重,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
25、他们都是少数民族杰出的首领,都对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开发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他统一契丹各部,916年称帝,国号“契丹”________
(2)他是党项族拓跋部人,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________
(3)他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1115年称帝,国号金________
26、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_________。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27、打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的明军将领是________。
28、统治:金太祖模仿______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知识点2 金灭辽及北宋
29、11世纪前期契丹族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
30、两宋时期,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由越南传入的________,推广到东南地区。___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31、根据所学,连一连
北宋李时珍 活字印刷术
元朝毕昇 《授时历》
明朝郭守敬 《本草纲目》
32、根据线索列举出相应的历史名称
(1)贞观时期因敢于犯颜直谏,被唐太宗喻为“镜子”的大臣是________。
(2)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享有“诗仙”美誉的人物是:________。
(3)“安史之乱”的“安”所指的人物是________。
(4)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开创殿试的人物是________。
(5)“黄袍加身”,“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的人物是________。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三 992 年(宋太宗淳化三年),将作监丞莆田陈靖上疏,建议在科举考试中使用糊名办法,得到宋太宗的采纳。1008 年(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糊名法在省试中开始实行。
材料四 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宋朝时皇帝为了防止大臣特别是宰相借做考官扩充势力, 在殿试时往往亲自监考,被录取的进士自然成为天子门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体现了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宋太宗、宋真宗为什么推崇糊名法?
(4)这一制度发展到殿试,考中者被称为“天子门生”。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