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的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松赞干布
2、国外一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文化大革命”结束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3、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
A. 等级森严 B. 商业繁荣 C. 重农抑商 D. 重文轻武
4、如图所示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处应该填写
A.黄巾起义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
5、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是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6、下列表述中,与皇太极有关的是( )
①统一女真各部②签订《尼布楚条约》③改女真族名为满洲④改国号为清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
7、隋唐时期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勃的活力,下列创新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①活字印刷术 ②科举制 ③曲辕犁 ④筒车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唯在得人”于是他
A.重视农业
B.轻摇薄赋
C.知人善任
D.严惩贪污
9、下图是元朝疆域示意图,宣政院辖地位于图中的
A. A B. B C. C D. D
10、唐朝中后期,朝政黑暗。唐懿宗在位时,翰林学士刘允章在《直谏书》中指出:“民有八苦而无一乐,国有九破而无一成。”“九破”是指终年聚兵、蛮夷炽兴、权豪奢僭、大将不朝、广造佛寺、贿赂公行、长吏残暴、赋役不等和食禄人多而输税人少。“大将不朝”被史学界公认为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指向的问题是( )
A.皇权腐朽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朋党之争
11、隋文帝的年号是
A.开皇 B.贞观 C.开元 D.永乐
12、如下民族与政权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A. 契丹---西夏
B. 党项----辽
C. 蒙古----元
D. 女真---两宋
13、以下历史材料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契丹银币 | 契丹文铜镜 | 西夏皇陵鸱吻 | 女真改汉姓表 |
A.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
B.大动荡和大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经济重心的南移
14、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错误的是
A.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了统一 B.都仅存在三十多年,二世而亡
C.都进行了制度创新 D.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15、“穿越小说”“穿越电视剧”曾流行一时。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穿越到了唐代长安,你可能看到的是( )
①一起诵诗的年轻人
②外国人购买唐三彩
③遣唐使
④进京赶考的读书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16、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极力提倡 B.农民休闲的需要 C.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7、“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是李清照的作品,此作品的体裁属于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元杂剧
18、2019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说:“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以下隋唐时期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做不到这一点的是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19、“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材料中康熙帝要“讨平”的是( )
A.沙俄侵略者
B.荷兰殖民者
C.东南沿海倭寇
D.台湾郑氏政权
20、关于《资治通鉴》,不正确的是
A. 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
B. 按年月日顺序叙述黄帝到五代的历史。
C. 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D. 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21、清朝最有影响的剧种是________和________。
22、宋代我国海外贸易繁盛,在当时既拥有领先世界的造船业,又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的两座城市分别是_____和_____。
23、统一:(1)进程: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____,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____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2)意义: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_____局面,为____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4、明代中期,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5、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创立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26、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收复被______殖民者侵占的台湾。1662年,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_________。
27、隋朝皇帝______在位时科举制确立;北宋________发明了世界上最早活字印刷。
28、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播文化的载体。请根据提示写出书籍名称。
(1)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________
(2)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________
(3)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________
(4)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
(5)清代小说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著作是:________
29、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是一部_____的通史巨著。这部史书记述了从_____到_____共1 300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2)司马光的《_____》与司马迁的《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30、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________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改国号为宋,以________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________。
(2)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解除___________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在中央,宋太祖采取_____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宋太祖派_______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31、连线搭配: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请将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成就连接起来。
毕昇 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李时珍 被誉为划时代的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著有《农政全书》
徐光启 著有《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宋应星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755年唐朝发生的叛乱_____。
(2)1644年推翻明朝的起义_____。
33、 材料一: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人教版《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城,示中国富强”。
——《明史》
材料四:“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信函 (1793 年)
(1)材料一中图(1)的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请列举两个与唐朝交流密切的国家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的手工业和科技原因。
(3)观察材料一中的图(2),结合材料三的内容,写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并写出派郑和下西洋的皇帝及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4)材料四:反映出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当时政府特许什么机构统经营管理对外贸易?分析该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5)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谈谈这种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