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宋时期,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纸币(如下图)。这些纸币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政府的指令性计划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市民阶层的需要
D.军事战争的影响
2、《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 )
A. 崔致远 B. 玄奘 C. 鉴真 D. 晁衡
3、一位同学在学习唐朝历史后,拟定了一幅对联:“玄奘西游取真经,鉴真东渡传佛法”,横批应为
A.海路通达 B.文明互鉴 C.经济繁荣 D.民族和睦
4、如果你想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可以选择的书籍是
A. 《西游记》
B. 《资治通鉴》
C. 《大唐西域记》
D. 《马可。波罗行纪》
5、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辽建立 ②西夏建立 ③南宋建立 ④金建立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6、天宝之乱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这次叛乱迫使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这次叛乱的发动者有( )
①安禄山 ②黄巢 ③史思明 ④朱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7、为加强中央集权,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有
①取消中书省,设立“三司”
②分封诸子为王,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③废除丞相制度,提升六部职权
④设立锦衣卫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
A.释迦牟尼
B.鉴真
C.玄奘
D.郦道元
9、“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些诗句反映了宋代统治者推行的主要国策是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用人唯才 D.重视武将
10、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列说法与隋炀帝无关的是( )
A. 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B. 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了全国
C. 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D. 正式设置进士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1、瓷器凝聚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科技智慧与东方民族精湛的审美意趣。明清时期中国著名的制瓷业中心是
A. 南京
B. 松江
C. 广州
D. 景德镇
12、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
A. 蒙古族 B. 契丹族 C. 藏族 D. 回族
13、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变革的我国古代发明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和火器的发明
14、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蜂时期”的是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成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
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中国经济思想史》指出:“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第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第二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第三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的厄运主要是因为
A.提倡尊孔崇儒 B.鼓励随意发挥
C.选官看重门第 D.实行八股取士
16、连环画伴随着很多人度过童年,是人们了解历史、汲取文化的重要途径。与下图连环画封面人物有关的事迹是( )
A.反击匈奴
B.大败金军
C.荡平倭寇
D.抗击荷兰
17、维护国家统一,打击外来侵略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谋略。清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理,1684年设置了
A.北庭都护府 B.伊犁将军 C.台湾府 D.宣政院
1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抒发了他对唐都长安遭受战乱破坏的悲怆之情。与这首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大泽乡起义
D.黄巾起义
19、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他写过六十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蝶恋花》
C.《满江红》
D.《念奴娇•赤壁怀古》
20、唐朝时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这突出说明了当时唐朝的社会风气是( )
A. 封闭保守、狭隘自私 B. 胡汉交融、兼容并蓄
C. 盲目模仿、不思进取 D. 夜郎自大、唯我独尊
21、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________。
22、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的市区等场所进行演出;清道光年间逐渐形成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________,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23、按要求组合搭配
(1)将下列人物前的字母序号填入右边相对应的括号里
(2)将下列文学艺术成就前的字母序号填入右边相对应的括号里
24、清朝由朝廷特许,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是________。
25、12世纪初期,阿骨打起兵抗辽。______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_______。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势力迅速壮大。
26、宋代是个手工业和商业空前发展必盛的时代。手工业方面,江西_____成为瓷都,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商业方面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______。
27、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 管理海外贸易;元朝在中央设置 ,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2)唐朝时的国际性的大都会是:
(3)宋代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
(4)唐朝时期去天竺取经的僧人是:
(5)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的朝代是:
29、他们都是少数民族杰出的首领,都对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开发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他统一契丹各部,916年称帝,国号“契丹”________
(2)他是党项族拓跋部人,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________
(3)他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1115年称帝,国号金________
30、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755-763年的________
(事件)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31、
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女真族 吴道子
诗圣 元昊
党项族 阿骨打
32、请列举北宋和南宋时期三位著名词人。
33、农业、农村问题是国家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
——民歌《土地还家》
(1)歌曲中的现象是在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这种现象与哪一运动有关?
材料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1952年毛泽东
(2)材料二所述的“社会主义革命”完成的标志是什么?“社会主义革命”对农业是如何进行变革的据材料总结“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三:“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邓小平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总结的这段经验教训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材料四:1979—1984年我国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55%,农业总产值增长68%,粮食总产量增长34%,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4亿吨,登上一个新台阶。1980—1984年,我国在农产品出口上获得了近40亿美元的外贸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1984年的355元。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