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甘肃平凉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清朝前期,江苏吴江县的盛泽镇“舟楫塞港,街道肩摩”,湖北的汉口“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乾隆年间的苏州,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千金”。材料反映了当时(     

    A.人口增长

    B.晋商发达

    C.商业繁荣

    D.农业发达

  •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元朝的建立者是

    A.耶律阿保机 B.铁木真 C.忽必烈 D.努尔哈赤

  • 3、下列文物出土于不同的唐代墓葬。这些文物说明唐代

    A.使用的货币是外国的金银币

    B.货币流通的时间长

    C.中外贸易较繁盛

    D.货币流通的范围广

  • 4、见图示,这两种变化是哪一人物所为

    A. 努尔哈赤

    B. 皇太极

    C. 多尔衮

    D. 雍正

  • 5、以下是初一年1班小聪同学制作的“元朝统一”学习卡。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

    A.A B.B C.C D.D

  • 6、下列对明朝“八股取士”认识有误的一项是

    A. 考试题目来自“四书”“五经”,以《四书集注》为标准

    B. 考生答卷必须以“八股文”为形式,特别有才干也可以有所突破

    C. “八股取士”致使考生死读书、读死书,不利于个性思维的发展

    D. “八股取士”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维护其封建统治

  • 7、从元朝开始,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都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元朝管辖西藏地方事务的机构是

    A.宣政院

    B.澎湖巡检司

    C.驻藏大臣

    D.中书省

  • 8、他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他抗击金军,收复许多失地;他虽然立下盖世奇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他”是

    A.岳飞 B.文天祥 C.卫青 D.霍去病

  • 9、有学者曾经这样形容大运河“3+4+5=1(一条完整的大运河)”,其中“3”寓意大运河的三个端点,“4”寓意大运河的四段,关于大运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涿郡、余杭、长安是其三个端点

    B.至北往南的四段分别是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C.在隋文帝时期开始修建

    D.修建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 10、清朝前期康乾盛世世界领先,但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其中“危机”包括

    ①大兴文字狱禁锢人们思想摧残了文化

    ②外国侵略势力对中国的侵略

    ③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脱离了世界发展的态势

    ④农业生产繁荣人口迅速增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一说法是针对哪种制度而言的?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 12、这一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文中“这一制度”是指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 13、唐朝中外交往中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①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③唐朝对外开放的政策                       

    ④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4、下列有关契丹族和党项族发展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唐末,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

    B.辽国最初的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C.元昊仿效唐宋制度,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D.11世纪后期,党项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兴庆府

  • 15、《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其执政时期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B.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选贤任能,创“开元盛世”局面

  • 16、历史兴趣小组同学,要排练反映宋太祖的历史剧,以下场景,绝对不应该有的是

    A.发动陈桥兵变 B.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

    C.签订澶渊之盟 D.将地方的财政权收归中央

  • 17、从北宋与辽、西夏之间所进行的战争结果来看,无疑都是相似的,虽然在与西夏政权的议和中,挽回了一点面子,但究其实质与辽没有什么不同。在宋与西夏政权的议和中,哪一项使北宋“挽回了一点面子”(     

    A.收回燕云十六州

    B.元昊向宋称臣

    C.宋给西夏岁币

    D.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 18、下列四件历史故事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①收复建康 ②取得郾城大捷

    ③“冻光不拆屋,饿死不摅掠”   ④“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

  • 19、下列是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进行《一座城门见证唐朝历史》的主题探究时收集的材料。该材料反映出唐朝(  

    A.中外交往 友好共处

    B.人才汇集 经济繁荣

    C.兼容并包 繁荣开放

    D.民族交融 国家统一

  • 20、在北宋与辽的澶州之战中,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的宋朝大臣是( )

    A. 赵普 B. 寇准 C. 宋璟 D. 岳飞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代表中国古典小说最高成就,且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________

  • 22、元曲是由杂剧和散曲组成。代表人物是________,代表作是《窦娥冤》。

  • 23、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关的人物

    ①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②诗仙

    ③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

    ④发明活字印刷术

    ⑤领导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杰出首领

     

  • 24、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的基本内涵是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民族振兴、_____________。实现它的途径是必须走________________,弘扬__________________,凝聚中国力量。

  • 25、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第_______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26、金朝灭亡后,________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 27、唐朝诗人____被誉为“诗仙”,_____被誉为“诗圣”。

  • 28、明朝时期科技、建筑、文学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看图学史

    图一是著名的明长城,明朝建立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的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___,总长万余里。图二北京故宫又被称为宫城、紫禁城,修建开始于元朝,明朝时的第三个皇帝朱棣时进行大规模营建,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2)表格归纳

    领域

    人物

    成就或贡献

    科技

    李时珍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小说和艺术

    罗贯中

     

    施耐庵

     

     

    《西游记》

     

     

  • 29、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宋朝实行了______政策;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 30、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___________,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与他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人生自有诗意,诗中尽是历史。

    (1)隋唐时期,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理想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

    (2)杜甫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山河依旧,国都沦陷的景象,导致“国破”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

    (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此处“靖康耻”指的是____(填政权名)军攻破宋都,北宋灭亡这一事件。

    (4)“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汴州”是北宋都城,是今天的哪座城市?___________

    (5)毛主席诗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位“成吉思汗”是__________族首领。

    (6)兵败被俘后,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是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在民间传说基础上,写成长篇历史小说,以魏、蜀、吴三国斗争为中心,曹、刘矛盾为主线,描写了三国时期政治,军事之间的斗争。

    材料二: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写成了一部长篇英雄传奇小说,歌颂了农民起义的英雄气概,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材料三:以贾府盛衰为主线,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核心,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把众多人物和复杂的社会事件组织在一起描述了封建末期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写成了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

    --摘自教材整理

    ①三段材料反映出在什么时期取得的哪项文学成就?这项文学成就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分别指出三段材料各自的书名?

    ③材料三中“贾府”是什么的缩影?“贾府由盛到衰”暗指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