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都城临安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出现了大量工商业市镇
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2、元朝时,居住在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与汉、蒙、维吾尔等族逐渐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A. 满族 B. 女真族 C. 契丹族 D. 回族
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的顺序是
A.从诗、词到散曲、小说 B.从诗、词到小说、散曲
C.从词、诗到小说、散曲 D.从诗、散曲到小说、词
4、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奸臣谋害
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5、阿保机把都城建在
A. 兴庆府
B. 上京临潢府
C. 临安
D. 开封
6、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
A. 防止武将专政弊端 B. 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
C. 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 武将无能
7、“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明确中央机构职权及决策程序。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两种制度”是指( )
A.分封制、郡县制 B.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行省制度 D.八股取士、三省六部制
8、史书中记载:“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上述材料描述了一幅盛世局面。开创这一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汉武帝
9、它随着唐朝的结束,崛起于唐朝版图的北部和东北部,与五代、北宋相始终,成为又一个“北朝”。“它”是
A. 元朝
B. 西夏
C. 金朝
D. 辽朝
10、结束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使中国再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隋朝 D.明朝
11、平城京(今奈良)是日本8世纪修建的都城,仿唐朝长安城设计而成。请你推测一下:平城京可能有的建筑( )
①朱雀大街
②东西二市
③坊
④玄武门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将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布局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3、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的政策出自( )
A.元朝 B.宋朝 C.隋朝 D.唐朝
14、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在内容与风格上具有不同特点。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杜甫的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精练凝重。白居易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阶级出身不同
B.生活背景不同
C.思想性格不同
D.艺术追求不同
15、南宋时,有位商人到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活动,他可能经历的是
A.约关汉卿喝下午茶
B.午餐吃了玉米和马铃薯
C.瓦子里看蹴鞠表演
D.晚上观赏戏剧《牡丹亭》
16、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A.民族政权并立
B.商业经济空前活跃
C.繁荣与开放
D.中外交往与冲突
17、科举制诞生时,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是( )
A. 儒家经书 B. 对时事的看法
C. 科技知识 D. 风俗民情
18、我国现在的五十六个民族中,形成于元朝的是( )。
A. 蒙古族 B. 回族 C. 维吾尔族 D. 朝鲜族
19、台湾人感念他驱逐荷兰人、屯垦台湾、发展贸易、大兴文教,奠定台湾物质与精神双向发展基础,对台湾影响深远,因而被冠上“开台圣王”的神明称号,他是
A.郑和
B.郑克爽
C.郑成功
D.蔡英文
20、关于《资治通鉴》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 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
C. 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D. 按年代顺序叙述了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全书将近500卷
21、人口的增长
(1)清朝前期_____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这是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
(2)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____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3)人口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_____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22、填空题。
(1)1271年,____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2)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清朝颁布禁海令,由朝廷特许的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3)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经过不懈努力,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药物学巨著《____》。
(4)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____,代表朝廷管理西藏事务,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5)清朝前期,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乾隆时期,设置 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3、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创立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24、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______,南至余杭。
25、元朝为了有效管辖和统治地方实行________。
26、成效:促进了____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27、1644年 ______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朝最后一位皇帝________逃至煤山,自缢而死,明朝至此灭亡。
28、生活在我国_______地区的党项族,原属________的一支。唐朝时集中到甘肃、陕西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
29、根据提示列出相应的历史人物或相应的内容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________。
(2)统一蒙古族的首领________。
(3)建立元朝的人是________。
(4)被誉为“诗仙”的人是________。
(5)被誉为“诗圣”的人是________。
(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________。
(7)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________。
(8)元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
(9)北宋实行________的政策。
(10)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________。
30、他们都是少数民族杰出的首领,都对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开发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他统一契丹各部,916年称帝,国号“契丹”________
(2)他是党项族拓跋部人,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________
(3)他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1115年称帝,国号金________
31、根据所学,连一连
北宋李时珍 活字印刷术
元朝毕昇 《授时历》
明朝郭守敬 《本草纲目》
32、列举题
(1)宋朝统治的特点是什么?
(2)请列出宋元时期两项著名的科技成就。
(3)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
(4)写出《资治通鉴》的时间、作者、体例、和记载内容?
(5)分别写出辽、北宋、西夏、金的建立者。
3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
——《中国水运报》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认为国内“物产半盈”,不需要外洋货物,面对西方殖民者日益猖獗的侵扰活动,从国家安全出发,关闭国门。
材料三: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宋、元延续,直至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强国变为弱国,教训深刻。
——2012年12月20日《南方日报》
(1)明朝哪位皇帝最早派遣郑和下西洋?材料一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清朝的什么政策?请你总结出该政策对中国社会有什么严重危害?
(3)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港口专门设立了加强管理的机构是什么?
(4)清朝时,中国“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联系今天对外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谈谈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