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新”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 人民生活的提高
B. 综合国力的提升
C. 医保制度的建立
D. 就业制度的变化
2、1984年为香港问题举行的中英谈判,面对铁腕强势的撒切尔夫人,邓小平同志不慌不忙,口气异常坚定。以下言论,符合当时场景的话语是( )
A.“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B.“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C.“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某同学运用以下素材写历史小论文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③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④“一国两制”的构想。
据此判断,最适合这位同学小论文的主题应该是
A.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民主与法制建设逐步推进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某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该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沙俄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实行经营责任制 B.增强企业活力 C.政企分开 D.完善城市功能
6、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出自歌曲《我的祖国》,这是电影《上甘岭》中的主题曲。下列人物在上甘岭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是
A.张自忠 B.左权 C.黄继光 D.邱少云
7、如果要拍摄一部以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影片,最合适的素材是
A.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B. 焦裕禄带病治风沙
C. 义和团抗击侵略者
D. 戚继光抗倭
8、“江苏江都县的农民对分得的土地,倍加珍惜,精耕细作,土改前普遍耕耖一遍,土改后全部耕耖两遍,有30%的农田还耕耖了3遍。”上述材料说明( )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C.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
D.由个体经济走向集体经济
9、下列图片直接展示了新中国在什么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A. 外交领域
B. 国防科技领域
C. 文化教育领域
D. 中国国防武器逐渐超越美国
10、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
A.争取解放战争胜利
B.争取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C.消灭大陆的国民党反动势力
D.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1、苏州“雷允上”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开业,至今300多年,是著名的中药名店。20世纪50年代中期,“雷允上”顺应潮流,实行
A. 公私合营
B. 中外合资
C. 承包经营
D. 国企改革
12、2018年3月28日,离开祖国60多年的20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终于魂归故里。追根溯源,与此消息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和平解放西藏 B. 北伐战争
C. “九一八”事变 D. 抗美援朝
13、“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损失巨大,但仍然取得了一些成就,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有
①大庆油田、胜利油田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兰新、兰青、包兰铁路
④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⑤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②④⑤
14、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事件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辛亥革命
D.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5、2019年4月23日,在青岛举行了盛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7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多国海军派出本国军舰参加了这一庆典。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
16、有学者指出:报纸、刊物的作用在于“将天下可传之事,通播于天下”。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是( )
A.《申报》 B.《民报》 C.《解放日报》 D.天津的《大公报》
17、“一伙穷光蛋想办社哩,没见过鸡毛能上天!”“穷大社变了样,鸡毛也能绕天飞。”此种情况出现于
A.“一五”计划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8、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实质是( )
A.改变分配方式
B.改变经营方式
C.改变用人方式
D.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19、我国是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因为我国:
①人口众多,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消费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
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投资需求不断增长,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③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已达到小康水平
④积极参与国际重大问题的解决,树立了大国风范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20、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三幅宣传画最可能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农业合作化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22、____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目的:调动农民的______,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的斗争破坏了世界和平,世界性的大战爆发。
(1)法国、俄国和英国为了保障自身安全,签订了军事协定,形成了_______________
(2)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是_______________
(3)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
(4)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
2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__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6、20世纪60年代在兰考治理“三害”的“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____;20世纪90年代被当地藏民称为“活菩萨”的援藏干部是____________。
27、建国初期,我国人民艰苦创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代表,比如被誉为“铁人”的石油战线上的________,国防科技战线上的“两弹元勋”________。“县委书记的榜样”________。
28、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______。
29、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伟大的领袖是________,代替行使临时宪法的文献是《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_,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30、_____年,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路线。紧接着,党中央又发动了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运动。教训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新中国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谁?他是在哪次会议上开始成为我国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
32、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33、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从此站起来了。”请你说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请回答:
(1)今年是纪念五四运动多少周年?
(2)材料一中的“国贼”主要是哪些人?
(3)根据上述材料你能说说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吗?
(4)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5)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你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