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团队终于发现了青蒿素,它可以有效抵抗( )
A.疟疾 B.肺癌 C.肺结核 D.艾滋病
2、以下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粉碎国民党全力进攻中原解放区 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③渡江战役占领南京 ④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涌现出许多模范人物,如始终站在中国核武器研究第一线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袁隆平。他们身上所反映出的时代精神是( )
A.崇尚民主、提倡科学
B.英雄主义、国际主义
C.科技创新、强国兴邦
D.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4、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是
A.朱德
B.陈毅
C.彭德怀
D.刘伯承
5、手机的普及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但是绝大多数学校却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这是因为
A.学生使用手机不当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
B.学校认识不到科技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C.考试时手机成为了很多学生作弊的工具
D.使用手机产生的费用成为了学生的负担
6、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得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大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的是
A.对手工业的改造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7、每年的4月24日是我国的航天日。50年前的这一天,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此事件是指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D.导弹核武器第一次发射成功
8、下面是小周同学总结的北宋时期有关党项族、契丹族、女真族的共同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曾建立自己的国家 B.都创建了自己的文字
C.都曾受到中原王朝的控制和压迫 D.都努力发展生产
9、下列图片资料来自部编八下教材,通过阅读资料你能得出的结论有
相关史事 浦东地处上海黄浦江东岸。改革开放以前,由于交通不便,浦东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比浦西落后。那里分布着破旧的工厂和阡陌纵横的田野,只有少量的商业区和居民区。上海人一般都不愿意到浦东工作和居住,以致流行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的说法。 自从1990年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以后,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抓住机遇,利用上海的资金、技术等优势,加快对浦东的建设,浦东迅速崛起。一时间,数条黄浦江地下隧道和杨铺、南浦等数座跨海大桥把浦东和浦西联系在一起,道路、绿地和高楼大厦迅速取代了原有的农田和工厂厂房,“东方明珠”电视塔等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及浦东机场相继展露新姿……在很短的时间内,浦东就成为令世人嘱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并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
①要善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胆创新,发展经济
②对外开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③对外开放可以促进生产力的极大提升
④对外开放比对内改革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多次会议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决策。其中,1987年提出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11、“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导致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当地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2、1955年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万隆会议,面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不理解,周恩来灵活机智地提出 ( )
A.团结进步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强国领导原则
13、1955年,他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他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他”是指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14、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实行改革开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5、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 恢复国民经济
B.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 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D.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6、1958年,为尽早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面貌,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有关建设的施政口号,当时人们习惯地将其称为“三面红旗”。它充分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盲目冒进、急于求成的心态。据此判断,下列哪项不属于“三面红旗”的内容( )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7、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提高国际地位 B.巩固新生政权
C.变革土地制度 D.解放祖国全境
18、如图所示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它首次升起的时间是
A.1912年 B.1921年 C.1931年 D.1949年
19、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B. 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 中共十五大﹣开始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D. 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20、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制定科学的奋斗目标,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并带领人民群众不断为之奋斗,这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蓬勃生机的根本保证。在中共十八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 科学发展观
B. 社会和谐观
C. 邓小平理论
D. 毛泽东思想
21、安徽凤阳_______农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第一年秋,农业获得大丰收;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体制的目标,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22、______________在抗日战争中发动百团大战,在抗美援朝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
23、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战略支援部队。
24、______年,______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5、提出:1953年底,_____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 ,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6、到__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___________、手工业和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7、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举措:
(1)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_____,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深入实施“_____ ”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
(3)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中国各方面政策的实施具备雄厚的_____和精神力量。
(4)事例:
①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建设(“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②筹建和成立_____银行。
③加快_____试验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_____进程。
28、 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文明。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从中可以管窥中国古代先民独特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1)将上述图片中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时代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2)上述图片可以印证古代社会的多个方面,按照示例完成下列任务。(图片可重复选择)
示例:农业发展方面,可以用图片A、图片E等印证。
任务一:经济活动方面,可以用图片____、图片F等印证。(填写字母)
任务二:请另选一个方面,并以相应的图片印证。
_____方面,可以用图片_____、图片______等印证。(填写字母)
29、根据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30、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哪些构成?)
32、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思想禁锢阻碍社会发展。阅读提示,探究问题。
(1)【春秋战国的自由竞放】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繁荣局面?
(2)【封建时代的严苛禁锢】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封建统治者对思想文化进行严苛禁锢,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写出两例我国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文化的典型表现。
(3)【近代西方的幡然觉醒】近代欧洲走出蒙昧源于14-16世纪及18世纪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请问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各是什么?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列举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举一位即可)。
33、1980年,我国设立了哪4个经济特区是什么?
34、歌曲常反映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阅读以下反映时代特色的歌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
毛主席呀红太阳,救星就是共产党,翻身农奴把歌唱。……
——《翻身农奴把歌唱》
材料二、谁养活谁呀,大家来看一看,没有咱劳动,粮食不会往外钻。耕种锄刨,全是我们下力干;五更起,半夜眠,一粒粮食一滴汗。地主不劳动,粮食堆成山呀堆成山。
——《谁养活谁》
材料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四、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走进新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藏得到解放是在什么时候?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造成“地主不劳动,粮食堆成山”的根源是什么?建国后通过什么运动使这个情况得到了根本改变?
(3)材料三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的目的是什么?总司令是谁?
(4)材料四中,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对我国人民而言有何意义?
(5)我国人民什么时候开始“改革开放富起来”?“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的领导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