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为1980—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变化统计图。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我国
A.城市建设发展 B.思维方式改变
C.生活水平提高 D.传统观念更新
2、某校八年(1)班的同学们学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后,准备出一期以“衣食住行・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手抄报,赞颂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美好生活。以下不能作为栏目标题的是
A. 丰富多彩的服饰变化
B. 日益丰富的饮食文化
C. 拥挤的居住环境
D. 通达便捷的交通运输
3、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香港和澳门回归”“九二共识”反映的主旨是( )
A.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B.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C.国防建设与社会生活
D.政治的稳定与成熟
4、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1933年,希特勒上台
B.纳粹党制造“国会纵火案”
C.墨索里尼率党徒进军罗马
D.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5、到1952年年底,这项经济改革成功地把中国43%的耕地重新分配给60%的农村人口,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据此判断,这项改革是
A.士地改革 B.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1887年黄遵宪写成日本史书稿《日本国志》,虽经李鸿章、张之洞全力推介但仍未获刊印。八年后,开始迅速风行天下,几经重印。促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民族工业的发展
B.戊戍变法的促进
C.甲午战争的刺激
D.社会性质的变化
7、“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与“两弹一星”有关的人物是
A.袁隆平、华罗庚 B.杨利伟、翟志刚
C.莫言、路遥 D.钱学森、邓稼先
8、据统计,1953年广东164个抽样典型户的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相比1952年增加1.45%。其中,富农、富裕中农、中农、贫农四个阶层的人均农业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这得益于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9、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些现象说明
A.我国的高新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B.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D.追求高消费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观念
10、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为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是( )
A. 完成三大改造 B. 包产到户 C. 设立经济特区 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
1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又再开的时候;两岸暂时别离,终有团圆的时候。”造成今天“两岸暂时别离”的直接历史原因是()
A.日本割占台湾岛
B.荷兰殖民者抢占台湾
C.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
D.“台独”分子分裂台湾
13、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A. 人们上网浏览、发E-mA.il
B. 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
C. 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
D.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1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下列关于西藏地区发展变化的史实与结论,搭配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西藏和平解放 | 实现了民族大团结和祖国大陆统一 |
B | 修建川藏公路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成就 |
C | 援藏干部孔繁森 | 为西藏地区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
D | 青藏铁路通车 | 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联系加强 |
A.A
B.B
C.C
D.D
15、“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曲中的“老人”是指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习近平
16、八年级(1)班某同学在学习到某一章节内容时,结合课本,列出了“进京赶考”“开国大典”“历史意义”的提纲,据此推断他学习的章节名称是( )
A.抗日战争胜利
B.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D.西藏和平解放
17、2020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在疫情的防控战役中,钟南山、 李兰娟等一批医学科学家发挥了重大作用。下列科学家与钟南山、李兰娟同属一个领域的是(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莫言
D.屠呦呦
18、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的长江沿岸的五个城市中,除岳阳、武汉、九江、芜湖外,另一重要城市是
A. 南京
B. 重庆
C. 宜昌
D. 昆明
19、正值清明时节,中国驻朝鲜大使李进军4月4日上午率领使馆馆员来到平壤友谊塔祭奠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20、在中共十五大上首次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 马克思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D. 邓小平理论
21、改革首先从 _______开始,_____________ 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 _______________ 制。
22、填空题: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每空,
(1)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____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2012年,________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2013年,他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合起来称为“________”。
(3)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3、成果: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舞蹈史诗《_____》;电影《英雄儿女》等。
2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________年12月。
25、1955年 _________ 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_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______” 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6、全方位外交
(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___________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________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________的关系。
(3)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________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___。
(4)中国积极拓展________,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5)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______、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________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6)中国的_________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7、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_______
2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______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9、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
30、___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__________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
(1)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2)谁掳去了“MACAU”?她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由谁提出来的?
(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也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5)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一方针,她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吗?
32、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什么?
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哪些构成?)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从罗马艺术发展的历程看,由于起步远逊于希腊艺术文化,所以,罗马的建筑艺术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罗马建筑艺术完全承袭了希腊建筑艺术,无论是建筑艺术的取材、题材、风格和哲学思想等。
材料三 罗马艺术的成就在于既保存了希腊的艺术成就,又发扬光大、丰富充实了希腊文化形式,并形成自己的特点。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图三所示建筑物在建筑艺术上的特点。
(2)你如何看待材料二、三中的观点?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证实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