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澳门的回归,其主要意义有( )
①中国人民洗涮了百年国耻
②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③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④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
⑤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若干历史时期,以下历史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初建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一改革开放一巩固新生政权
B. 巩固新生政权一初建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一改革开放
C.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一改革开放一巩固新生政权一初建社会主义
D. 改革开放一巩固新生政权一初建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3、中国共产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的开端的会议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遵义会议
4、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 )
A. 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改革开放和政治改革 D. 文化大革命和人民生产合作社
5、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确定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习近平新时代改革开放思想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全面实现小康思想
6、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肯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6-1966年)中取得的成就,但同时指出这一时期也遭到过严重挫折。下列哪些事件属于这一时期的严重挫折( )
①1958年总路线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这里的“它”是指( )
A.“两弹一星”的成功
B.神舟一号试验成功
C.航天员的漫步太空
D.青蒿素的研制成功
8、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叙述
比较两次主要矛盾的变化共同之处有
①都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经济发展政策
②都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③目的都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都能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准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加内特沃尔斯利(随军军需官)在《1860年对华战争纪实》中说:“我们进去的时候,这些花园(圆明园)还像神话故事中描述的那样神奇:而我们在10月19日离开的时候,花园已被洗劫一空,一片狼藉”材料中的“我们”指的是
A.英军
B.英法联军
C.日军
D.八国联军
10、著名作词人蒋开儒说:无论是《春天的故事》还是《走进新时代》,都是在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潮流中,自己内心深处迸发出的最为强烈的情感呼喊。下列情景与那个时期无关的是( )
A.春播的田野上,一家人在自己的责任田里精耕细作
B.日新月异的深圳街头写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
C.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毛泽东和党中央报喜
D.美丽的海滨城市汕头,各地客商来来往往
11、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 )
A.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B.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始终是主力
C.最终目标得到实现,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重大胜利
D.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12、认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13、我国振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大举措是
A.加强社会主义制度
B.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
C.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D.建立新型民族关系
14、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
A.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B.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15、习近平赴宁夏考察,深入了解当地推进脱贫攻坚情况时,深情嘱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这表明新时代党和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 )
A.重视民族区域自治的完善
B.旨在国家统一大业的实现
C.确保共同富裕的快速实现
D.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6、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B. 1995年,江泽民主席提出推进祖国统一的八项主张
C.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访问了中国大陆
D. 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三通”,民众交往更加密切
17、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领域迎来了两次创作的春天,分别是( )
①建国头三年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③“文化大革命”时期④改革开放以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8、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全面吹响了治国理政的“集结号”。“四个全面”是指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全面从严治党
B. 全面实现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反腐倡廉
19、“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A.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B. 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C. 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D. 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20、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D.深化了改革开放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都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四 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后,全国各地群众纷纷举行悼念活动。清明节前后,上百万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篮、送花圈,贴传单,作诗词,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4月5日,活动遭到“四人帮”的镇压。这就是“四五运动”。这场运动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统编版八下历史教材
材料五 1961年,党中央做出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战略决策。经各方努力,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显示出中国掌握了先进的火箭技术和制造大型火箭的技能,体现了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
——杨照德《“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诞生内幕》
(1)了解抗美援朝战争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2)了解新中国成立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3)了解新中国航空航天成就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4)了解文化大革命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5)了解一五计划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6)材料一属于哪种史料:____________
A.一手史料 B.二手史料
22、开国大典: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23、提出:1953年底,_____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 ,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4、我国虽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一些失误,但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涌现了许多模范人物,下图中的模范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体制。
26、中共_______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7、1953年开始的_______标志着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8、下图人物是_____,他的_____重要思想在十六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9、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________的率领下,奔赴朝鲜战场,开始抗美援朝。
30、基于“一国两制”已经收回的地区: 。
31、1978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站在命运的拐点,此后,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让我们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经历,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78年是我国命运的拐点,拐点自一次重要的会议开始,请问是哪次会议?这次大会作出的伟大历史性决策是什么?这次全会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作出了怎样的转移?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一个经济特区?
(3)邓小平理论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请问是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4)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
(5)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说明了什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2、(1)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请你谈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请你说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淄博某中学准备举办共和国成就专题展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相关整理工作。
(民族团结篇)
(1)党和政府依据什么制度在全国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这一制度是在什么时期提出的?
(祖国统一篇)
(2)二十多年来,在哪以基本方针指引下,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外交成就篇)
(3) 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教活动。列举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三项重大成就。
(国防篇)
(4)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第一支海军名称?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他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4、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来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1)材料一中: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构想有何新发展?
材料二 海峡隔不断兄弟亲情,挡不住同胞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同胞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
——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时的讲话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回答,两岸和平统一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什么?“九二共识”的内涵是什么?
材料三 我们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关于台湾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既有方针政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如平统一进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3)根据材料三井结合所学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哪些?(至少答两点),谈一谈今天阻碍两岸关系发展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