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朝初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为这一治世做出贡献的皇帝是
A.汉文帝
B.汉武帝
C.光武帝
D.汉献帝
2、 唐太宗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艾同学为了深入了解和全面评价唐太宗,进行了探究性学习二下列能为他的学习 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A.《史记》
B.《汉书》
C.《贞观政要》
D.《三国志》
【2】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
A.提倡节俭
B.爱民如子
C.善于纳谏
D.勤于政事
3、战国七雄中最后一个被秦国灭掉的是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魏国
4、嘉峪关市境内发现的魏晋时期古墓葬中,出土有多块(幅)《牛耕》画像砖,佐证了当时河西地区使用牛耕技术已很普遍。这一图片中的场景最早出现于哪一时期?( )
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5、史书记载:“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祭祀)李王,络绎不绝吁。”材料中蜀人在播种季节供奉祭祀的“李王”应该是
A.李冰
B.李世民
C.李耳
D.李斯
6、《三国演义》的开篇故事,正是在黄巾起义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以下对黄巾起义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由创立太平道的张角策划领导 ②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③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有人评价某一条约“条款之酷,赔偿之巨,为亘古所未有”,中国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思想等方面,被列强紧紧缚住了手脚。与这个条约有关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源远流长。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 )
①农作物的种植 ②家畜的饲养 ③聚落的形成 ④磨制工具的使用 ⑤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9、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基础。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
①忽必烈继承汗位 ②南宋灭亡 ③蒙古灭金 ④元朝建立 ⑤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⑥西夏灭亡
A.⑤⑥③①④②
B.⑤③⑥①④②
C.⑤⑥③①②④
D.⑤③⑥①②④
10、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山顶洞人遗址 D. 半坡居民遗址
11、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有( )
①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②东周与西周并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③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东方大国④兼并战争是给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从客观上看,有利于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为了方便记忆,小明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等级制
D.世袭制
13、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的皇帝是 ( )
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 唐玄宗 D. 唐肃宗
14、学习历史要善于总结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主要的阶段特征是( )
A.政权分立 民族融合
B.国家产生 民族融合
C.国家统一 民族融合
D.国家产生 政权分立
15、“惟殷先人,有典有册。”这里的“殷”指的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16、下列著名的旅游景点中,与蓬溪的高峰山一样同是道教旅游景点的是
A.
B.
C.
D.
17、史料按照学术价值可分为直接史料(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史料)和间接史料(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史料),据此判断,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
①《史记》②炎黄传说③甲骨卜辞④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⑤清宫档案⑥蒋介石日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③④⑤⑥
18、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其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 )
A.巨鹿之战
B.楚汉之争
C.陈胜、吴广起义
D.黄巾起义
19、课外活动小组将举办“我最喜爱的古代名将”故事会,洋洋最喜欢南宁抗金名将,因此,到时他会为大家讲述谁的故事( )
A. 戚继光 B. 卫青 C. 文天祥 D. 岳飞
20、唐朝中期,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的事件是( )
A.黄巢起义
B.李自成进攻北京
C.蒙古族南下侵
D.安史之乱
21、诗圣是______,诗仙是______。
22、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___、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___,史称“五代十国”。
23、北宋的建立人是_______。
24、隋炀帝时正式设置_________,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武则天对应举之人亲自出题面试,开创了__________
25、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成书于东汉末年,提出了“对症治疗”和“治未病”理论的著名中医学著作:______。
(2)传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用疏导方法治水的是:_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______。
(4)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至:______。
(5)西汉时期开通的丝绸之路的起点:______。
(6)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______。
(7)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______。
26、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_____________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____开始的。
27、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_____》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其中最优秀的剧作家是_____代表作是《窦娥冤》。
28、明朝北京城是在_____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9、唐朝时,被誉为“诗仙”的诗人是______,诗歌以通俗易懂闻名于世的诗人是______。
30、266年,司马懿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错误: 改正:
31、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数学家 张仲景
作《女史箴图》的画家 祖冲之
改进造纸工艺 王羲之
中医临床体系开创者 顾恺之
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 蔡伦
32、列举唐代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僧人。
33、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思想、文字、艺术、科技、医药、建筑等不同文化形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会徽与文字】
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艺术巧妙结合。“冬”的本义是“终”,甲骨文中的“冬”字就像一段丝麻或者一根绳索,两头都打上结,表示两个顶端,也就是“终结”的意思。而冬季又是一年四季中最末的一个季节,所以就借用这个“冬”字来表示。
【火炬与思想】
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遵从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它从大自然中的一片叶子汲取灵感,盘旋向上,生生不息,呈现了极其天然的、极具东方意韵的美感。
【名人与科技】
(1)北京冬奥会会徽的汉字最早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成的,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据材料分析“冬”字使用的是哪种造字方法?
(2)“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哪家学派思想的体现?
(3)请从以上三位科技名人中任选一位为其撰写一份人物简介。(要求:包括生活年代、主要贡献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