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福建漳州初三(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证据,历史学家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灰烬、烧石、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 

    A.懂得人工取火 B.居住在北京 C.学会使用火 D.学会直立行走

  • 2、商朝时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  

    A. 甲骨文   B. 金文   C. 隶书   D. 楷书

     

  • 3、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管辖始于

    A. 刘邦建立汉朝   B. 蒙恬北击匈奴

    C. 开通丝绸之路   D. 西域都护设立

  • 4、“其版图‘在汉唐之地而加大’,其人民‘有汉唐之民而加多’。包括西藏的藏族在内的所有民族都统一在一个中央政权之内了。”这个王朝是(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 5、“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给人以智慧”,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 6、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半坡居民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 7、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象征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的对阵双方是

    A.黄帝和炎帝 B.夏桀和商汤 C.秦二世和陈胜 D.项羽和刘邦

  • 8、明代一部科技巨著,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是

    A.《武经总要》

    B.《梦溪笔谈》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 9、我国古代一些重大科技发明,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北宋毕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B.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C.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宋元时期火药开始用于军事领域

  • 10、小华在暑假里和父母一起到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参观。在博物馆中,小华可能看到的展品是(  )

    A.色彩艳丽的彩陶 B.用于打猎的骨制箭头

    C.出土的大量粟粒 D.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

  • 11、“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北庭都元帅府

    B.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C.澎湖巡检司

    D.安西都护府

  • 12、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是(   )

    A. 诸侯国割据混战的范围日益扩大   B.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 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D. 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 13、夏朝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下列关于夏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

    B.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C.中心地区主要在今陕西西部和河南南部

    D.二里头遗址是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

  • 1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的时间是(   )

    A. 公元前1046年   B. 公元前1600年   C. 公元2070年   D. 公元前2070年

  • 15、名著《西游记》家喻户晓,其中的故事取材于(     

    A.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B.鉴真六次东渡日本

    C.郑和七次下西洋

    D.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 16、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

    A.商朝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 17、某校七年级学生组织了一次两汉时期的科技展,下列作品可以陈列在本次活动中的是(  )

    A.蔡伦改进的造纸工艺流程图 B.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C.华佗的《伤寒杂病论》 D.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 18、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未达到的是

    A.乘龙舟到江都游玩

    B.沟通南北的交通

    C.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D.促进了南北方经济的交流

  • 19、下列有关河姆渡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活在距今7000年左右 ②生活在浙江余姚地区 ③是长江流域远古居民的代表 ④会制作彩陶 ⑤懂得使用天然火 ⑥居民能建造干栏式建筑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⑥   D. ①②③⑤

     

  • 20、“陈胜、吴广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这是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话,它反映的是哪次起义(

    A. 大泽乡起义   B. 黄巾起义   C. 黄巢起义   D. 宋江起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耶律)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完颜) ,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 22、1368年,______称帝建立明朝,定都______,他就是明太祖。

  • 23、唐朝贞观时期推行革新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了____,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元朝时期实行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____”,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 2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描述的是西周的________制度。

     

  • 25、唐朝时,为中日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的是

  • 26、______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 ______,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 27、春秋后期,______创立道家学派,他的思想集中在《道德经》。 ______创立了儒家学派,他的思想集中在《论语》。

  • 28、敦煌     窟所藏艺术珍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瑰宝。

     

  • 29、755年,_______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______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 30、___________改国号为___________,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把下列名人名言或者著作与作者相连接。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列举明朝三部著名古典科技巨著及作者。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下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

    三国两晋南北朝

    北人南迁江南得到开发

    唐朝中晚期

    曲辕犁和筒车的应用与推广,推动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南宋

    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是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在时间上的分野,南盛北衰局面完全确立。

    (1)根据材料,指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

    (2)小历根据材料得出“北人南迁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你同意这个看法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