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年的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已不限于“保卫国家不受侵略”,而是拓展到了社会、生态环境、网络空间等各个领域。下面属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是( )
A.在军事禁区拍照并发到朋友圈
B.邮寄、携带危险外来物种入境
C.检举某企业偷排工业废水废渣
D.在社交平台发布虚假不实信息
2、小学生小海因腿部患病行走不便,入学五年来,他在学校上下课、爬楼梯、上厕所,都是同学背着他完成的。这说明( )
①关爱传递美好感情,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希望②生活中的关爱可以不讲究策略
③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④生活中的点滴善行,汇聚成爱的海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结婚等。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有( )
①侵犯他人民事权利②妨害公共安全
③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④妨害社会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中学生小李的爸爸不幸去世,再婚的妈妈带走了爸爸留给小李的全部财产, 为此小李相求助有关部门,他可以到 寻求帮助。如果小李要打官司, 他应该向人民法院提起( )
A.律师事务所;行政诉讼
B.公证处;刑事诉讼
C.法律援助中心;民事诉讼
D.法律援助中心;行政诉讼
5、泉州市反诈中心为了提高人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发布“六不”防骗指南:“不轻信,不汇款,不透露,不扫码,……,不接听转接电话。”以下最适合补充在其中的一句是( )
A.不参与网络讨论
B.不通过网络购买商品
C.不结交网上朋友
D.不点击陌生网址链接
6、思维可视化是学习的有效途径。下列四组关系中,可以用下图表示的是( )
①违法与犯罪②社会规则与法律③道德与法律④社会规则与秩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下列关于人民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任何时候都是高度统一
B.人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相辅相成,紧密联系
C.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D.要维护人民利益,必须首先保障国家利益
8、虽然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完全等同。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 )
①为了个人利益,有时需要牺牲国家利益
②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③着眼长远、顺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④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 )
①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②坚持诚信原则,绝对尊重他人隐私
③权衡利弊,做出合理选择④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对人诚实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0、某市一小区居民楼发生火灾,由于小区周边消防通道被隔离桩、停放的轿车等占用,消防车无法到达火灾现场,最终由附近市民合力掀翻和抬走堵路车辆,才给消防车让出一条路。为了畅通消防通道这一“生命通道”,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
A.小区物业要为畅通消防通道提供法律保障
B.居民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随意更改消防通道
C.小区物业要严格执法,惩处占道停车行为
D.每个公民都应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翔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下列行为最适用于民法典的是( )
A.谎报险情,扰乱治安
B.殴打他人,致其死亡
C.捡到钱包,拒绝归还
D.伙同他人,拦路抢劫
12、八年级学生小华在上学路上看到有人正在偷一个阿姨的手机,小华此时应(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视而不见
D.见义智为
13、“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观赏植物1935年引入中国,但后来泛滥成灾,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可谓是黄花到处寸草不生,故有“霸王花”等恶名。由此可见,外来物种入侵直接影响我国( )
A.生态安全
B.政治安全
C.经济安全
D.社会安全
14、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下列维护国家安全的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权利②随意将网购的外来宠物放生
③举报某网站销售间谍器材的行为④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2022年8月,重庆多地先后发生多起森林火灾。在抢险过程中,有不畏烈火冲在一线的消防战士,有自发运送物资人员上下山的“摩托车骑士”,有普通市民组成的后勤志愿保障队。他们的“英雄气”,引发社会强烈共鸣,全国人民为之致敬。这表明( )
①履行责任能够增长个人才干②承担责任可以推动社会发展
③服务社会必然获得名利回报④奉献社会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6、以下对图解读正确的是( )
A.祖国成就让我倍感自豪
B.我国发展已经没有短板
C.我国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D.经济发展跃居世界第一
17、请根据以下图示推断小亮的违法行为最有可能是( )
? |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 罚款三百元 |
①上课走神,考试作弊 ②谎报险情,扰乱秩序
③在名胜古迹上刻字 ④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网络购物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上购物,2018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突破6亿。这说明( )
A.网络购物将取代实体店购物成为主流消费方式
B.网络极大地方便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C.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人际交往
D.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19、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生活和劳动都离不开社会,人总是要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互帮互助,这说明( )
A.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不同的社会关系,有不同的身份
C.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个人
D.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20、眉山市推行“个人文明诚信积分”,对具有优良信用记录、文明诚信积分高的个人在教育、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等领域给予重点支持。推行“个人文明诚信积分”旨在( )
①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塑造良好企业形象②建立失信惩戒机制,严惩个人失信行为
③大力弘扬诚信文化,营造良好社会环境④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你以为记录的是风景,被看到的可能是重要定位”。用智能手机随手拍可能留下隐患,那些无意中扔掉的文件可能导致泄密,有风险的事万万不能做。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有同学认为: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的事,我还小与我无关。
请你对以上观点加以评析。
22、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关系不大。
判断:( )理由:
23、逆反心理的产生是因为独立意识的增强,所以逆反心理越强,意味着越成熟。
24、2019年5月9日《皖北展刊》报道:宿州市设立了“宿州市旅游不文明行为曝光台”,在重点节假日、日常周末集中曝光旅游不文明行为。本项集中曝光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活动时间为自4月30日至8月31日,涉及“五一”小长假、端午假期及各个周末。曝光的频率为逢节假日后第一天、每个星期一,集中曝光一批旅游不文明行为。市文化和旅游局已于5月4日通过微信公众号曝光了第一批旅游不文明行为。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分析明理】
(1)为什么要集中曝光旅游不文明行为?
【观察生活】
(2)我们身边有哪些不文明行为?
【感悟收获】
(3)通过参与上述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25、(关爱与奉献)
关爱是一片照射在冬日里的阳光,使贫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关爱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1)关爱他人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门艺术。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
26、材料一: 十二岁的小兰,因在超市偷了几个发夹,被超市员工发现后“捆绑“挂牌示众。
材料二: 某小学给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表现较差的学生发放“绿领巾”。
(1)该超市员工侵犯了小兰哪些权利?
(2)该学校这一做法错在哪些方面?
(3)教育有什么重要作用?
(4)公民应该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27、 疾风知劲草。在香港持续数月的动乱中,一些正义凛然的香港市民、各界团体,挺身而出,谴责暴力。林先生怒斥暴徒、捡起国旗,七旬阿婆不惧威胁、清理路障,102岁老人郑黄月芳痛骂叛国乱港分子陈方安生,还有一份声明参与联署的团体多达570个。这不仅让人看到了香港市民与团体的热血热心肠,更感受到胸盈正气。
假如你是香港某中学的一名初中学生,面对暴力你怎么办?
28、材料一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如何安排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个重要看点,新华社3月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掀开了此次改革的第一层面纱。
材料二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的国家机构工作原则是什么?
(2)此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3)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