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5月22日,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态环境部与中国科学院在昆明联合发布更新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野生川金丝猴种群从2002年的1.4万只增加到目前约2.5万只,种群分布区域也显著增加,在本次评估中其濒危等级从“易危”降至“近危”。我国野生保护动物近年来纷纷“降级”说明( )
A.美丽中国已经建成
B.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C.共享发展理念贯彻实施有实效
D.我国生态环境总体上有所改善
2、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要继续做好自身改革这篇大文章,既夸大开放之门,又将改革之路走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改革开放时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3年6月27日,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情况的报告提请审议。从报告显示出的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
| 中部地区 | 西部地区 |
地区生产总值 | 26.7万亿元 | 25.7万亿元 |
占全国GDP比重(2012年) | 21.3% | 19.6% |
占全国GDP比重(2022年) | 22.1% | 21.4% |
A.我国经济已经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B.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C.中西部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效显著
4、2023年10月31日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改建农村公路超11万公里。这一做法有利于( )
A.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B.确保农村交通系统实现全面铺开
C.推动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向全世界
D.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便利村民的出行
5、2023年4月20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启,主题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有力支持全面创新”,充分塑造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积极助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由此可见,我国( )
A.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已非常完善
B.公民都能依法保护自己知识产权
C.尊重知识、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D.知识创新和保护已经领先世界
6、下边是某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处理某课时设计的议题教学框架,根据这一框架内容,你认为这位老师教学的总议题是( )
A.开放互动的世界
B.复杂多变的关系
C.推动和平与发展
D.谋求互利与共赢
7、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为促进民族团结,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 )
①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方针
②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④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齐心奋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下列对于民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民主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B.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追求上致力于“全民民主”
C.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保障所有公民的一切权益
9、2023年9月华为Mate60系列全面开售,华为突破了“卡脖子”技术,用一颗“中国芯”跑出了5G速度引发全球关注。这启示我们( )
①创新是国有企业专利
②关键核心技术是讨不来的
③企业要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④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我国是数据资源和数字经济大国,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50.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1.5%,位居全球第二。2023年10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上信息可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A.我国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立法
B.我国是创新型国家
C.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D.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11、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新征程需要以远大目标为牵引,明确奋斗的方向。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进行了阐述,其中的2035年远景目标是( )
A.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国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2、“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十年,我国( )
①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③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④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0年来,在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变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这说明“一带一路”( )
①是深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
②为破解全球发展的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③是发展世界经济的最佳方案
④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步入青春期,随着思维能力的提升,面对未知而又新奇的事物,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思考表现为( )
A.想做就做,一味追求独特
B.见解独到,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C.敢于争辩,拒绝他人观点
D.怀疑一切,敢于向权威挑战、敢打破常规
15、建设绿色仓储,降低能源消耗;发力绿色运输,减少污染排放;升级快递回收,助力循环经济。“快”不再是快递业的唯一关键词,不少快递公司开始大力推进绿色减碳。快递业从拼“速度”到比“绿色”,这( )
①说明转变发展方式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②表明我国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环境恶化加剧
③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体现了我国在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出示了两则材料,这两则材料共同体现的主题是( )
材料一 智能水表、燃气报警器等科技产品的出现,为独居老人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材料二 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半数国家正在使用。通过该系统能轻松实现手机导航、网约车、找餐厅等。
A.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B.变化中的世界格局
C.改革开放是创新的生命
D.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权利
17、村民盖某养殖狐狸,其邻居工厂烟尘较大,影响狐狸正常生长,两家因此产生矛盾。盖某找到“村民评理说事点”。评理说事员与村千部在唠家常中调停后,刘某表示马上消除烟尘影响,并向盖某致歉,双方握手言和。“村民评理说事点”( )
①是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体现 ②是有效的基层民主治理方式
③化解矛盾恩怨促进社会和谐 ④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①小红爸爸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参与民主决策
②小红妈妈在公交调价听证会上,积极建言献策——参与民主监督
③小明爸爸在人大代表选举会上,投了神圣的一票——参与民主选举
④罗某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参与民主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9、列车即将发车,两位乘客却堵住车门,导致发车延误,最终被公安机关予以行政拘留十天的处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行使权利有边界 ②法治是为了限制自由
③有边界才有秩序 ④法治标定自由的界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23年12月,习近平主席去广西调研时强调,广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自治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关于促进民族团结的建议,你认为可以推荐的是( )
①缩小区域差距、民族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②消除民族文化差异,促进民族文化融合
③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就业、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④保证少数民族地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因此,有同学认为:只要解决民生问题,就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2、小明在“双十一”后收到了5个快递,这些快递的包装袋、包装箱的体积是所买东西的两三倍。“胶带缠得多,泡沫塑料放得多,东西没有磕碰,这得给好评!”“快递盒子留着太占地方,大部分都当垃圾扔了。”小明说,小区里大家基本都这么干。
判断:
理由:
2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华民族儿女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目前,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中国人民踏上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有人认为: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实现中国梦是国家的事,与我们无关。
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24、今年暑假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他以唐诗为“媒介”,(共有40多首唐诗在剧中出现)不仅让观众在“长安风物志”与“大唐群英谱”之间完成了一次“寻根之旅”,也给观众带来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丰富思考。这部电影有一段对话特别吸引我,高适的小书童惋惜的说,“可惜黄鹤楼不在了”。可是高适却回答道,“诗在,书在,长安就在”。结合老师提供的材料,请以“中华文化”为主题,写一篇短文,体现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要求围绕主题,紧扣材料,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准确、规范,不得抄袭给定材料,字数在100字左右。
25、 材料一:2020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涌现出很多感人的抗疫故事和人物。
材料二:2020年9月10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1)请为上面材料拟定一个标题?
(2)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说说他们身上具备了哪些品质?
(3)怎么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6、材料一:“一朝上岛,一生为国”,把生命献给开山岛的“守岛英雄”王继才,自1986年起,王继才和妻子二人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守卫孤岛整整32个年头(2018年7月执勤时病逝)。他和妻子每天按时巡岛,护航标,与走私、偷渡等不法分子作斗争。王继才曾说:“守岛就是守家,国安才能家安”;他和妻子坚持每天升起国旗,守岛32年,共用了两百多面国旗。“开山岛插着国旗,我们天天守的就是国土”……32年,他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通过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我国建立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
(1)结合《守望精神家园》说说王继才的事迹对青少年的成长有何启示?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的?作为现代公民,你可以从哪些方面增强民主意识?
27、 材料一: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但发展依然不协调、不充分人民生活的需要不再局限于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硬需求”,而是更加强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等方面的“软需求”
材料二: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并就深入推进广西振兴召开座谈会,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广西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关注民生领域短板,狠抓实干,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广西振兴带来的成果。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折射出我国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
(2)为什么广西表示今后要狠抓实干,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8、 材料一 目前,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用水消耗的大量增加,我国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而一些工业排污,又造成有水难喝的局面。
材料二 阅读漫画《熟视无睹》和《有水难喝》。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请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3)要解决上述问题,请你提出一些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