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2年3月,江苏省常州市根据国务院决定进行了综合改革试点。改革内容包括:经营方式开放;管理权限下放;改革企业领导体制、实行厂长负责制;改革流通体制,建立多渠道开放型流通体制。这些措施( )
A.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B.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
C.推动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建立
D.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进程
2、2022年全世界人口接近80亿,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带来产粮面积大量减少,俄乌战争也使世界粮食市场供应不足,欧美资本控制的国际粮食期货价格飙涨。此外,有学者认为,粮食问题不是现实中没有足够的粮食,而是人们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这说明( )
A.世界和平是粮食安全的前提
B.提高产量方能化解粮食风险
C.粮食安全面临众多风险考验
D.打击投机才能保障粮食供应
3、明朝以前,小额铜钱是古代中国主要的流通货币,重量、形制长期较为稳定,流通时间近两千年。明中叶以后,白银逐渐成为流通货币,政府向外来贸易的船只征收关税均以白银计价。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A.明中叶后我国银产量大规模增加
B.商品经济发展吸引大量外来白银
C.反映商品经济开始取代农耕经济
D.政府发行铜币弥补白银产量不足
4、《战国策》载:赵武灵王路过磁县,听上层社会普遍反映,周绍是“父之孝子,君之忠臣”,便赠送玉器酒食求见,周绍托病推辞。后来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改革,就赐给他胡服,任命他为教导王子的“傅”。这反映了当时( )
A.官吏选拔任用重视德行
B.儒家忠孝思想成为主流
C.察举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D.地方有举荐人才的权利
5、19世纪30年代,法国巴黎流行充满政治幻灭感的杂耍剧。这些剧作以既讥讽又肯定的方式滑稽通俗地迎合了“以赢来了人民的法律为荣的人民,已经把从君主到共和的选择用尽”的公众心态。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
A.宗教改革导致人们精神空虚
B.政治动荡冲击公民法律观念
C.制度变革缺乏可靠思想武器
D.民主共和亟需积累社会力量
6、历史学者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是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的思想
A.具有早期启蒙的性质
B.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
C.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
D.未突破传统文化樊篱
7、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的近一百年时间内,法国先后经历了三次共和政体、两次帝制、一次旧王朝复辟和一次“七月王朝”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到1875年宪法的颁布才确立共和政体,1879“年共和派控制,了议会(参议院、众议院)、内阁和总统,法国政体才逐渐稳固下来。”这表明法国( )
A.君主派的势力被彻底根除
B.共和制的确立具有曲折性
C.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
D.革命历程呈现出激进色彩
8、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发展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由此可知新政( )
A.标志着革命时机成熟
B.客观上阻挡革命的潮流
C.走向主观意识的反面
D.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9、北洋政府时期,民众为修改税则活动建言献策;支持政府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收回关税主权之提案;推动北京政府代表在华盛顿会议上提出增税、提高税率等要求;掀起关税自主运动等。这些活动( )
A.使中国收回自主订税率权
B.彰显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C.迫使列强放弃了关税特权
D.强化了关税制度法制化
10、邓小平在1979年11月的一次谈话中谈道,“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这说明
A.我国已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确立
C.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是发展生产力
D.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已解决
11、对于行会组织,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是在中世纪后期,城市兴起后产生的
B.行会是一个团体,是为了反抗基督教会的欺压而成立的
C.行会保护本行业手工业者的共同利益
D.手工业者按照不同行业组成行会
12、明初沿袭前朝制度,规定从事盐生产的灶户世代相袭,对于冒充或改当他籍者,施以重罚并令其重归原籍;灶户成为与军户、民户、匠户并列的四籍之一。这类规定旨在( )
A.禁锢社会阶层的流动
B.放松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C.减轻户籍管理的压力
D.强化对垄断行业的控制
13、下图反映了近代某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以下表格反映了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系演变历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 重大事件 |
1945年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中国是创始国之一 |
1980年 | 中国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 |
2010年 | 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三大成员 |
2016年 | 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 |
A.该组织主要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
B.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
C.发达国家在全球金融组织拥有支配权
D.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不断提高
15、唐朝的文艺作品洋溢着大唐之美。如,《霓裳羽衣曲》既重视宫廷音乐,也不排斥民间音乐,还广纳胡乐,是体现大唐之美的代表作之一。由此可知,“大唐之美”在于( )
A.婉约细腻、吏治清明
B.思想活跃、三教并行
C.气象宏大、兼收并蓄
D.市井气息、西学东渐
16、公元前5世纪前期,罗马经常和周边的伊达拉里亚人、高卢人、埃魁人、沃尔斯奇人等战争,罗马平民则利用外敌进攻的时候离开罗马,让贵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境地,这种斗争方式被称为“撤离运动”。到公元前449年,平民开展了三次“撤离运动”。这一运动( )
A.体现出平民家国情怀淡薄
B.促使公民法向万民法过渡
C.催生了罗马成文法的产生
D.加剧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17、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位诗人是
A.彼特拉克
B.但丁
C.薄伽丘
D.米开朗琪罗
18、印花棉布因为具有色彩艳丽、布料质地优良、穿着舒适透气等优势,从17世纪末期进口到英国以来,引起了英国人的狂热。18世纪初,英国平均每年消费进口原棉114万磅,1765年增加到403万磅。正如学者所说“技术变革是对市场扩展的长期反应”。据此可知,英国消费能力的提升( )
A.迟滞了技术革命的到来
B.得益于海外殖民地扩大
C.源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产生
19、在宗教改革时期,用各国文字印刷的《圣经》纷纷问世,这从实质上反映出( )
A.资产阶级力量不断成长壮大
B.欧洲的印刷技术在不断发展
C.欧洲的民族意识在不断增强
D.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
20、下图为1954年少数民族学生参加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场景。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 )
A.人民能够当家作主
B.各族人民空前团结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社会普法力度加大
21、对如表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19世纪中后期世界铁路里程表单位:公里
| 欧洲 | 美国 | 世界总里程 |
1845年 | 9200 | 7500 | 20500 |
1860年 | 51900 | 49200 | 108000 |
1874年 | 136000 | 116000 | 282000 |
①铁路发展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欧美在全球铁路建设占绝对优势
③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④贯通全世界的铁路网络得以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2、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该思想属于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3、“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改革
24、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中医药生产工艺的不断优化,中药的作用机理、中药材的有关物质基础不断被发现,中医学由疾病医学转向综合性的健康医学,其养生保健、防病治病、调养康复等优势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据此可知,中医( )
A.具有特殊的医疗价值
B.是比西医先进的医学
C.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
D.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
25、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领袖;思想:抨击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主张建立_____________;倡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有人评论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26、填空:
27、邓小平理论的深化
(1)邓小平南方谈话
①背景:1992年初,中国的改革走到了一个是否搞____________的关键时期。
②内容: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以____________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③评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使“______________”的论断深入人心。
(2)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________________体制的目标。
(3)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8、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以四大名著最为著名。此外,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和讽刺小说《______________》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29、邓小平的“_________”和党的__________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30、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演变:
1)法家:
(1)战国时期(原因):___________的需求(大动荡、大分裂、大融合、大转型);___________的需求;___________的影响;___________的要求;___________的影响;
(2)秦朝(原因):商鞅变法的影响;大一统的需要;
2)黄老之学(道家):
(1)原因:___________之教训;战争导致社会衰败;为了维护___________的统治;___________思想的影响;
(2)时间:汉初(汉高祖到汉武帝);
(2)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儒家(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1)原因:汉初经济实力的___________,人民生活的___________,社会的___________,国力的___________;社会危机(诸侯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严重、___________的威胁);为了加强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董仲舒新儒学的形成;
(2)时间:汉武帝到清朝;
(3)内容:儒学成为___________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31、结合所学完成下表中空白部分,梳理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历程
时期 | 态势 | 人物 | 主要思想 | 特点 | 地位 |
先秦 | 兴起 | 孔子 |
| 治国原则 道德规范 | (春秋战国)未受重视 |
孟子 |
| ||||
荀子 |
|
| |||
汉代 | 新儒学 | 董仲舒 |
| 神学化 正统化 | 政治上成为正统思想,思想上确立为主流。 |
宋明 | 新发展 | 程朱 陆王 | “理”是世界的本原, “理”就是三纲五常, “存天理,灭人欲” | 哲学化 思辨化 理论化 世俗化 | 成为官方哲学,巩固统治地位 |
明清 | 新活力 |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
| 实用性 批判性 | 对儒学的继承和批判 |
32、现存的明清民居类型主要有北方的窑洞、_________,南方的徽派民居、____________等。
3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________。
34、背景
世纪之交,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_______、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35、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当时主要有哪些思想流派(至少举出2个)?
(2)写出你最欣赏的一个流派的思想主张。谈谈你欣赏它的理由。
36、【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隋代初年,公文几乎完全继承了梁、陈讲求文辞华美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文风,一些有识之士看出这种文风的弊端,提出了改革文风的建议。首发倡议者是大臣李愕,他于开皇三年(583年)呈《上高帝革文华书》,历陈浮华文风之害,请求朝廷“屏黜轻浮,遏止华伪”。隋文帝杨坚采纳了李愕的建议,于次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违者治罪。自此拉开了隋唐文风改革的序幕。
唐代立国之初,高祖李渊就于武德元年(618年)发布了改革文风的《诫表疏不实诏》,严厉批评了“表疏因循,尚多虚诞。申请盗贼,不肯直陈”,“乱语细书,动盈数纸,非直乖于体用,固亦失于事情”的现象。初唐时期,唐太宗和魏徵,陈子昂等都发表过改革文风的言论,魏徵、陈子昂还在写作实践上作出表率,写出了许多朴实直言、不加雕饰的公文,对文风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中期,骈体文又有所抬头,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把文风改革推向高潮。经过几辈人的努力,唐代公文总体上呈现出词强理直、质朴务实的文风。唐代文风改革一直延续到宋代,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不仅从理论上倡导文风改革,而且写作了大量文风朴实而又长于说理的公文。宋代公文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是我国公文写作的繁荣期。
——摘编自张树文《我国古代公文文风的历史发展》
(1)根据材料,分析隋唐公文文风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公文文风改革的特点。
37、谈谈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影响。
38、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和不同的思想主张。
(1)迈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第一步的标志是什么?
(2)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中国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掀起了一浪一浪救国图强的思想潮流,请具体列出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3)马克思主义被誉为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在中国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的第一人是谁?写出其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作品名称。
39、根据要求写出内容:
(1)按时间顺序写出中国古代朝代名称:
夏(公元前21世纪) 三国、两晋、南北朝、 五代十国、 清(1840年止)
(2)暑假所读历史书的名字:内容概述:
(3)把下面的历史概念(或事件)按时序先后整理出来:
①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②希腊民主制度的繁荣
③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④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⑤瓦特改良蒸汽机⑥万民法
⑦法国第三共和国的建立⑧整体世界形成
⑨郑和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