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经系统能对肢体和躯干各肌群进行精巧调控。做伸肘动作时,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伸肘动作在脊髓水平的反射弧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有屈肌运动神经元末梢及其支配的屈肌
B.a点兴奋时,a点处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C.伸肌运动神经元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范畴
D.伸肘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抑制屈肌运动神经元产生兴奋
2、近年来某些地方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如构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下列关于该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B.构建该生态系统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主要是物种多样性原理
C.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鱼和有害昆虫组成
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3、2020年春,一场历史罕见的蝗灾席卷东非和欧亚大陆,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的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飞蝗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其原因可能是气候干旱造成的
B.曲线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b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D.蝗虫等动物种群在春夏时节数量增加,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重要影响
4、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
5、我国现推行“三孩政策”,同时仍执行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及选择性人工流产等法规。下列与上述政策法规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政策可以优化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
B.上述法规有利于维系人口性别比例均衡
C.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影响上述政策法规的制定
D.出台“三孩政策”的目的是要增加人的环境容纳量
6、“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千余年后“绿如蓝”的太湖蓝细菌暴发,造成蓝细菌大面积爆发的原因主要是化工行业污染,这一现象称作“水华”。下列对“水华”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体中有机养料含量太高,造成富营养化
B.会造成水体中溶氧量降低,水生动物等大量死亡
C.主要是蓝细菌以细胞群体形式大量繁殖而导致的
D.其起因及后果与海洋中的“赤潮”现象极为相似
7、下图为突触传递兴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突触前膜,②表示神经递质
B.②能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C.②与④结合后一定会使③形成动作电位
D.③表示突触后膜,可位于树突或胞体处
8、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工程能生产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型蛋白质
B.实施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必须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
C.蛋白质工程实施过程中可对关键氨基酸直接置换或增删
D.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也是蛋白质工程的核心步骤
9、巴甫洛夫曾经做了如下的经典实验。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关于此经典 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都属于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10、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会出现出汗、闭眼等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过程涉及到神经递质的释放与受体识别
B.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血压能恢复正常
C.该过程涉及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
D.此过程涉及到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
11、梅花是短日照观赏植物,白天光照时间短于12—14小时才能开花,要适时修剪,让树木发出更多的侧枝,使树形圆润。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光、温度等环境因素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B.光敏色素是接受光信号的分子,是一类蛋白质
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
D.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减少梅花的修剪次数
12、下列关于激素、抗体、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种类多,发挥作用时,既能为细胞提供能量,又能起到催化作用
B.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
C.激素只能运到靶细胞,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
D.乙酰胆碱与特定分子结合后,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13、袋装酸奶的包装上通常都会注明“胀袋勿食”。某同学选择一过期的胀袋密封酸奶,按图中的操作流程,研究其中的某微生物生长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酸奶胀袋是酸奶中的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了CO2
B.使用巴氏消毒法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和芽孢
C.图中过期酸奶中的菌种被稀释了104倍
D.推测图中用到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
14、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髓和胸腺产生的免疫细胞不会移动到其他免疫器官
B.树突状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均属于抗原呈递细胞
C.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原、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和溶菌酶等
D.B 细胞可将抗原摄取、处理并呈递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
15、下列不属于体液调节的是( )
A.生长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B.下丘脑调节胰岛B细胞的活动
C.二氧化碳使人体呼吸中枢兴奋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调节尿量
16、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不都是沿食物链进行
B.只有生物才会对信息有反应,因此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
C.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物质循环意味着任何生态系统在物质上都能实现自给自足
17、我国南方某地的一个稻田群落,近30年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来种群密度较高的青蛙,现在已经很少;原来有大量的泥鳅、鳝鱼、田螺等动物,现在它们几乎绝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稻田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变化主要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B.稻田群落虽有分层不明显的垂直结构,但没有水平结构
C.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让稻田群落变得更为单一、脆弱
D.可以发展“稻—萍—鱼”等立体农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18、某研究小组为测定某种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要通入5%的CO2刺激细胞呼吸
B.培养液需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生长素和动物血清等
C.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细菌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
D.甲、乙细胞在持续传代培养过程中,均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
19、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建构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②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③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④提出合理的假设
A.②④①③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①②③④
20、据调查,目前我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00亿元。为治理国土荒漠化,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措施,其生态学原理是( )
A.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
B.增加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含量
C.增加食物链中的营养级
D.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1、如图为种群特征及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大于C时种群密度就增大
B.图中a可以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图中D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对种群密度产生影响
D.若要调查某区域跳蛹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22、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的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一种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中的不同个体在群落中占据的生态位不同
B.资源短缺时,生态位存在重叠的两个物种间的竞争加剧
C.生活在相同空间内的两个种群具有完全相同的生态位
D.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遇到外来物种入侵时,较易被淘汰
23、英国有一种桦尺蛾,在1850年前都是灰色类型,1850年在曼彻斯特发现了黑色的突变体。19世纪后半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废气中的硫化氢杀死了树皮上的灰色地衣,煤烟又把树干熏成黑色,结果桦尺蛾中黑色基因的频率迅速提高,灰色基因的频率则不断下降。到20世纪中叶,桦尺蛾中黑色基因的频率已由不到5%上升至95%以上,灰色基因的频率则从95%以上下降为不到5%。这种现象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是( )
A.遗传变异的结果
B.生存斗争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用进废退的结果
24、图中曲线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在b点因反馈调节减少TRH的分泌
B.若X代表抗利尿激素,则在c点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
C.若X代表Na+,则在b→c肾上腺髓质分泌的醛固酮会增加
D.若X代表血糖,则b→c可表示人体饱腹时血液流经肌肉细胞
25、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分析这幅模式图,请画出相应的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_____。
(2)农业生态系统由于_____,抵抗力稳定性差。
(3)从建立生态农业的理念出发,将人畜粪便引入沼气池,将沼渣肥田,实现了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功能。从研究能量流动上来看,建立沼气池的意义是_____。
(4)如图为该农业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若 E 生物种群同化量为 8.4×108kJ,B 生物种群同化量为2.7×107kJ,从理论上计算,A 贮存的总能量至少为_____。
26、盛夏季节,某草原爆发蝗灾,当地牧民引入鸭子来防治蝗虫并取得较好效果。回答问题:
(1)根据种群数量特征分析,对蝗虫种群数量变动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预测蝗 虫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_____。在调查蝗虫幼虫(跳蛹)的种群密度时要做到_____,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
(2)在蝗灾爆发初期,蝗虫的数量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假设最初有N0只,则15 天后蝗虫的数量N15=_____只(只写出表达式)。引入鸭子后,通过负反馈调节,蝗虫的数量大幅下降并最终趋于稳定,该事例说明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_____ 的基础。
(3)引入鸭子控制虫害的方法属于_____防治,具有长效、环保无污染的特点。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将鸭子引入草原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27、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及其关系的图解,其中I~IV表示相关过程,a~e表示有关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Ⅰ为Ⅱ提供的d和e被用于Ⅱ中________________过程。
(2)a、b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Ⅲ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为Ⅱ过程提供用14C标记的CO2后,检测到14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CO2产生后进入相邻叶肉细胞中被利用至少穿过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
(4)若为该植物提供18O标记的H2O,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能在下列________(填字母)中检测到18O。
A.水 B.二氧化碳 C.葡萄糖 D.丙酮酸
28、大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下表是几组杂交实验的结果,据表回答。
组合 | 亲代表现型 | F1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紫花 | 白花 | ||
一 | 紫花×白花 | 405 | 411 |
二 | 紫花×白花 | 807 | 0 |
三 | 紫花×紫花 | 612 | 203 |
(1)基因R和r是一对_____基因。
(2)根据组合_____可判断是显性性状_____。
(3)组合二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其 F1的基因型是_____,紫花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可产生_____种类型的配子。
(4)组合三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概率是_____,F1中紫花植株基因型是_____。
(5)表中组合_____属于测交实验。
29、下图A表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B表示相关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Ⅰ、Ⅱ、Ⅲ细胞分别对应图B中的 、 、 区段。
(2)图A中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有2条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
(3)图A中Ⅲ细胞经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个细胞经过图B曲线所示过程,最多可产生________个子细胞;曲线在 对应的区段中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30、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下面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_____。
(2)脑啡肽是由_____个氨基酸经过_____的方式形成的化合物,氨基酸分子之间连接的化学键叫_____。
(3)该化合物是氨基酸失去_____个分子水形成的。
31、人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一体液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过程如图:
(1)调节过程①和②中,后天形成的是过程_____________。
(2)食物刺激中枢神经,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调节,调节过程中作用于胃窦的信号分子是_____________。
(3)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调节信号分子的受体至少有_____________种。
(4)最近科学家从小肠分离出一种多肽——CKK释放肽,进食后,在蛋白质的消化产物作用下通过CKK释放肽引起胆囊收缩素释放和胰蛋白酶分泌增加;而分泌的胰蛋白酶又可使CKK释放肽水解,胆囊收缩素和胰蛋白酶分泌减少,这种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如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
(1)图中①过程是 ,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②③⑥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 、 .
(2)某人血糖浓度长期高达185mg/dL,一部分血糖通过④排出体外,因此,此人可能患 .
(3)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由胰岛 细胞分泌 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由胰岛 细胞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