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湖北宜昌高一(上)期末试卷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如图所示是生态系统氮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⑤为固氮过程,进行该过程的生物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分解者

    B.③为硝化过程,进行该过程的生物一般是分解者

    C.④和⑦过程可表示植物从土壤中同化氮元素

    D.在生物群落内部,氮元素一般以有机氮的形式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进行传递

  • 2、顶端优势是植物的一种生存机制,在农业生产和园艺造型中有广泛应用,对提高产量、改变株型等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顶端优势现象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多种植物激素的调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棉花打顶是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枝生产更多棉铃

    B.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协同促进顶端优势,分别促进细胞质、细胞核分裂

    C.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中,生长素的运输需要消耗ATP

    D.植物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 3、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抗体、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在图中②—④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②

    D.组织液回渗到血浆的成分,与血浆渗出到组织液的成分相同

  • 4、下列诗句与生物学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群落的次生演替现象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生物的种间竞争关系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描述了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D.“肥田之法,种大豆最佳”是利用了大豆上寄生的根瘤菌固氮进行肥田

  • 5、一位30岁男性患者,2天前因不洁饮食出现腹痛、腹泻,入院后被诊断为细菌性痢疾,部分检查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生理指标

    测定值

    正常值

    腋下温度/℃

    38.9

    36.0~37.4

    白细胞计数/(个·L¹)

    13.5×10

    (4~10)×10

    血钠浓度/(mmol·L¹)

    180

    140~160

    A.患者的体温为38.9℃,说明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发病期间患者会因为腹泻出现脱水,丢失钠盐,因此血钠浓度升高

    C.发病期间患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体内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增加

    D.患者的体温升高是由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

  • 6、下图表示反射弧结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③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B.刺激②处,兴奋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C.①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

    D.剪断②后刺激④处,⑤发生的反应属于反射

  • 7、如图表示某经济动物种群密度Nt与Nt+1/Nt的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为a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种群密度为b和e时,该种群数量都达到环境容纳量

    C.种群密度为c时,该种群的自然增长率最大

    D.种群密度为d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 8、一般来说,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有机物总量不再增加,演替也不再进行,此时称为顶极群落。一个湖泊经历一系列的演替阶段可以演变为一个森林群落,演替过程大体要经历如图所示的5个阶段。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裸底阶段时,沉水植物无法生长是因为缺乏充足的氧气条件

    B.因缺少光照导致浮叶根生植物阶段的沉水植物逐渐减少

    C.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D.顶极群落中各种生物对空间、阳光的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但可因生态位的不同而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和谐共存

  • 9、金秋时节,漫山遍野的橙红月柿坠满枝头。柿子成熟前所含的鞣酸使其果肉苦涩难吃,成熟后则甜蜜可口,有关这一变化过程推测不合理的是(  )

    A.喷施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以促进柿子成熟

    B.柿子的发育过程由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共同作用

    C.决定柿子果实生长发育的是各种激素的绝对含量

    D.激素通过影响基因表达促使鞣酸转变成其他物质

  • 10、如图中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10-10mol•L-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D段属于抑制生长范围,此时根不再生长

    B.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状况将不同于图中的生长状况,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生长

    C.a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根生长的最适浓度,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

    D.C点之前(不含C点)的生长素浓度均能促进根的生长

  • 11、下图为人体内几种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化合物,④~⑨代表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呈递细胞膜表面含有多种抗原识别受体

    B.⑤的活化需要抗原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C.⑥在抗原作用下细胞周期缩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D.⑧裂解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属于细胞凋亡

  • 12、酵母菌是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材料。将少量酵母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培养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得到的酵母菌数目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图2为观察到的血细胞计数板的一个中方格。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在指数期种群的增长率基本不变,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实验开始时接种酵母菌数量的多少,会影响到达K值所需的时间

    C.在滴加培养液后应立即计数,以防止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

    D.利用图2的计数方法获得图1曲线,需要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排除死亡个体

  • 13、森林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下列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群落结构一般较复杂且保持相对稳定

    B.森林可为动物提供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

    C.深秋森林出现“山山黄叶飞”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初生演替

    D.森林中不同种生物因生态位的不同而达到和谐共存

  • 14、图甲、图乙是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为食物链和食物网

    B.同样的玉米产量,图甲的营养结构能养活更多人口

    C.研究能量金字塔能合理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D.若土壤中的污染物难以降解,则进入图乙中人体的污染物更多

  • 15、体液免疫反应中的抗体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的区别表现在(       

    ①化学本质       ②分布位置       ③作用的结果       ④化学性质       ⑤所产生的细胞       ⑥作用对象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 16、下列事实或证据中,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是(       

    A.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

    B.单细胞的草履虫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膝跳反射需要一系列不同细胞共同参与完成

    D.离体的线粒体在特定的人工培养液中也能完成呼吸作用的某些过程

  • 17、水稻草丛矮缩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比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

    A.生态价值

    B.间接使用价值

    C.潜在使用价值

    D.直接使用价值

  • 18、生境碎片化将亚洲象种群在空间上分隔成多个局域种群。各局域种群分布在不同的生境斑块中,其种群数量变动很大,部分种群甚至会消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境斑块的存在为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提供了条件

    B.生境破碎化会影响亚洲象的生存和繁衍,导致其环境容纳量下降

    C.建立生态廊道联系碎片化生境,可增加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D.自然选择决定了局域种群内亚洲象可遗传变异的方向

  • 19、水稻的某种突变体的种子萌发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快,研究发现,突变体中有一种激素的受体表达量明显增加,推测该激素为(       

    A.生长素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

  • 20、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组成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脑,由神经元胞体构成

    B.④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C.③能发出脑神经和脊神经

    D.⑤具有接受信息、传出信息的功能

  • 21、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水疱形成的原因是组织液增多,其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

    C.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 22、高原反应是指人体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在低压,低氧环境下产生的各种不适,容易出现头痛,乏力、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起面部水肿和脑水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低氧环境下,内环境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可能会增加

    B.心跳加快等症状的出现主要由副交感神经起主导作用

    C.面部水肿可能是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导致的

    D.呼吸活动受到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的控制

  • 23、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大致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不能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并标记噬菌体

    B.噬菌体入侵后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自身的DNA和蛋白质

    C.②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让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其DNA分离

    D.沉淀物中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表明噬菌体的DNA已注入大肠杆菌

  • 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体现了生命的系统观、结构和功能观、物质和能量观、稳态和平衡观。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

    C.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需要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D.利用茶树废枝栽培灵芝,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请回答下列与酿酒有关的问题。

    (l)格瓦斯是一种在东欧广泛流行的低度酒精﹑酸甜适口的饮料。其制作过程是将面包液﹑糖化液装入发酵罐,加入相关微生物进行发酵;发酵液过滤后经5~8s迅速升温到127℃进行高温杀菌,冷却后即可饮用。面包液、糖化液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_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且装入发酵罐的面包液、糖化液可以不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原因是在_____________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微生物在这一环境中生长受到抑制。后期,对发酵液瞬时高温灭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

    (2)酸啤酒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其制作原理就是通过细菌发酵,将麦汁中的麦芽糖和其他糖类发酵形成醋酸和乳酸,之后再结合酒精发酵制作而成。人们在生产中发现:参与酸味形成的菌类不能在同一容器中进行发酵,原因是______________。开瓶后,啤酒溢出的大量气体主要与发酵中_____________没有排出有关。

  • 26、加拿大科学家斯坦曼因为发现树突状细胞(简称DC)获得2011年诺贝尔奖。DC能够结合抗原发挥吞噬作用,在感染或炎症反应时,被激活的DC开始由非淋巴器官到二级淋巴器官的移位,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请结合下面的免疫调节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B细胞名称是________

    (2)图中F为靶细胞,E与F接触后会激活其内溶酶体导致F裂解死亡,该免疫方式称为________

    (3)某人患病后,未做皮试就注射了青霉素,结果引发过敏,这说明他并不是第一次接触青霉素,其体内已经产生了相应的________

    (4)当病毒侵入机体细胞后,主要靠________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病毒,随后通过体液免疫过程产生的________(物质名称)予以消灭。

    (5)定期注射流感疫苗是预防感冒的措施之一。流感疫苗在免疫学上相当于________

  • 27、看图回答下列问题,豆是人类最早栽培的豆类作物之一,在其生长过程中多种激素相互作用调节。图乙是蚕豆种子萌发后根茎的生长情况,图甲表示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

     

    1)图乙中根向地性主要与___________(激素)有关,该激素的作用因________、细胞的成熟情况和________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产生该激素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的向地性体现了该激素的作用特点具有_______性。

    2)图甲中的MP点分别最可能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_点(填图乙中的字母),根表现为向地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蚕豆植物开花结果的关键时期,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α—萘乙酸,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增产的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蚕豆豆荚成熟变黄的过程中主要与________(激素)有关。

  • 28、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请回答问题:

    (1)污水流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的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理。1+1>2涉及的是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原理。

     

  • 29、自噬是细胞维持稳态的一种重要机制,通过自噬可清除细胞内错误折叠或聚集的蛋白质以及受损或老化的细胞器。下图表示细胞内自噬体的产生以及溶酶体参与自噬的过程。

    (1)细胞自噬作用普遍存在于___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细胞中;鉴定细胞发生了自噬的方法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是否形成__________

    (2)自噬体是包裹了蛋白或细胞器的囊泡,该囊泡可与__________融合并被后者所含水解酶消化。

    (3)细胞自噬现象是最早发现于酵母细胞中,酵母细胞能在饥饿状态下通过细胞自噬而生存在来,其机理是将自身物质或结构降解后作为__________过程的原料,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细胞内受损蛋白质可与热休克蛋白形成复合物,与溶酶体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并在其作用下转入溶酶体腔。

    (5)据研究,癌细胞中热休克蛋白比正常细胞内的含量多,据图推测癌细胞能在营养条件较为恶劣环境下存活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于上述原理,请提出治疗癌症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项即可)。

  • 30、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浆细胞可以由______、______细胞分化而来。

    2某人患有一种青少年型糖尿病,经检查发现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有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______填数字。在上述三种情况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是______填数字

    3在正常的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分泌增多,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降低的血糖浓度又反过来影响胰岛B细胞对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为______。

    4若不考虑基因突变,那么不同的浆细胞中的核DNA______、mRNA______填完全相同、完全不同、不完全相同

     

  • 31、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

    (1)(1)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标准管的制备:用_____________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

    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_______,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

    ③将每个_________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_______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

    (2)下图表示的是泡菜中___________趋势。

    (3)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_______(填“醋酸杆菌”或“乳酸菌”)。

    (4)泡菜在食用前需用比色法进行亚硝酸盐含量检测,为此最好选择色素含量少或不含色素的新鲜蔬菜,理由是_________

    (5)配制的盐水需煮沸,目的是_________

  • 32、从茅洲河到黄沙河,东莞市内越来越多的河流告别“黑臭”,重现水清岸美,鸟语花香。黄沙河起源于同沙生态公园,经过治理后,被评为2019年东莞市最美河流。

    (1)臭水治理过程中,除了移除河流中未完全降解的有机物,以及硫化氢、氨、硫醇等有毒物质,减少水体污染,还要选择合适的___以增加水体溶氧量,以保证系统能迅速地朝良性方向发展。此治理过程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___,生态系统恢复的实质是___

    (2)黄沙河河堤植被逐渐恢复,滞水能力增强,浅水地段种植的浮水植物还可对地表径流进行初次拦截,有效减少入河泥沙量;黄沙河沿岸景色优美,是居民散步、休闲的好地方。以上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价值。

    (3)下表为同沙生态公园中某池塘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能量值。

    某池塘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的能量值(单位:J·cm-2·a-1

    生物类型

    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未被利用的能量

    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人工输入有机物的能量

    生产者

    82

    15

    98

    35

    0

    第二营养级

    22

    5

    9

    6

    第三营养级

    4

    2

    5.2

    0.8

    7

    第四营养级

    2

    0.6

    3.2

    0

    5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J·cm-2·a-1,甲是指___的能量,第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取整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