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教育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2、下表是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活动安排。据此推测,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
9:00—10:00 | 理性主义的光辉 |
10:10—11:00 | 伏尔泰思想解读 |
11:10—12:00 | 品读《社会契约论》 |
A.文艺复兴
B.科学革命
C.启蒙运动
D.马克思主义
3、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1951年的是
A.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D.新解放区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4、2008年12月15日,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同步实现,“三通”终于在这一天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下列对此认识不正确的
A. 增进了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沟通
B. 增进了民族感情和民族凝聚力
C. 说明了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
D. 说明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5、1950年-1952年我国土地改革完成以后,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 )
A.土地归集体所有 B.土地归农民所有
C.归国家所有 D.归乡镇所有
6、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A、珠海 B、深圳 C、汕头 D、厦门
7、“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它的提出,激发了知识分子的创造力,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这一方针是在哪一年提出的
A.1950年 B.1951年 C.1956年 D.1958年
8、国家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 没收
B. 赎买
C. 摧毁
D. 合作化
9、某同学认真学习整理了中共十五大以来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新理论成果,之后制作了示意图。由此可知,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10、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③④
D. ④②①③
11、1987年,数万台湾民众发起返乡探亲运动。母亲节当天,民众举行集会,他们身穿白色衬衫,正面印有红色“想家”二字,背面印的是“妈妈我好想你”。这反映了( )
A.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 B.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政治对话
C.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D.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
12、“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 )
A.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 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 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 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13、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A.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14、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其中“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A.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B.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C.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D.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15、2008年在北京举行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2014年在南京举办了第2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浙江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些国际盛会的举办主要得益于我国
A.在国际事务中居于领导地位
B.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C.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6、对下面年代尺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
B.改革开放后外交事业的发展成就
C.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
D.改革开放后教育发展的重大历程
1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该材料主要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A.原因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18、我国石油实现全部自给是在( )
A.1953年
B.1956年
C.1965年
D.1976年
19、习惯上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里的“一个中心”指(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C.以坚持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心
20、2019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5周年。早在1958年中央军委的一次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10年功夫完全可能。”从毛泽东的表述中可以得出中国研制原子弹的直接目的是
A. 充当世界霸主
B. 增强国防力量
C. 促进经济发展
D. 改善人民生活
21、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技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具体指“________”。
22、请写出与下列荣誉称号相对应的人物名称。
(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2)杂交水稻之父——
(3)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4)两弹元勋——
(5)解放军好战士——
(6)党的好干部——
23、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时期,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_____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带领人民治理灾害,身患癌症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十年动乱中,我国的民主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24、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_______、人民幸福。
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1992年,中国共产党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体制。
26、重大会议能够帮助人们认清方向,继续前进。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海军:
(1)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______建立。
(2)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_____________和北海舰队。
(3)_____________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_____________。
(4)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_____________、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5)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___”交接入列。
2019.12山东舰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2)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 。
(3)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 。
(4)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29、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而确立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30、1924年,_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孙中山又创办了_____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31、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提出许多新提法,从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引领中国新常态到提出发展新理念,一系列新理念引领中国新发展。
(1)中国梦基本内涵是什么?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什么?
(3)有梦想,有奋斗,才会有出彩的人生。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哪些努力?
32、回顾过去,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中美关系要想健康稳定地发展,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必须坚持什么原则?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政府制定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当前,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还存在哪些不利因素?(答出一个方面即可)
33、简要回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政府仍沿用前清官场的旧称呼,孙中山认为“查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殊为共和政体之玷”。他下令革除这些恶称,一律改称职务。改用的“先生”“君”是中国固有的称呼,只表示对人的尊敬,没有等级之差,人人可用。从此,这些称呼很快就在社会交往中流行起来。
(1)对比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你发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观点。称呼的改变体现当时人们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以上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