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鹤岗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香港地区政权交接仪式。下列对“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②标志着祖国实现完全统

    ③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④使香港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下列关于“一五计划”的结论中,不能据下表得出的是

    全国用于农业拖拉机数量及机耕地面积完成情况统计表

     

    计算单位

    1957年

    计划

    实际

    比计划增长%

    拖拉机

    标准台

    5146

    1 2000

    133.2

    机耕面积

    万亩

    758

    2754

    263.3

    A.计划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B.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C.拖拉机生产技术大幅提高

    D.发展农业是计划组成部分

  • 3、中共中央十八大以来,由我国倡议,旨在为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基础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的措施是

    A.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B.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C.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D.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 4、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村民自治制度

  • 5、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保障。下列成就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有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成  ②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

    ③宝成、鹰厦等铁路的建成  ④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的建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6、下表是“1952~1957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例关系表”,其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主要指标

    1952年

    1957年

    国家财政收入

    全民所有制

    58.1%

    70.6%

    集体所有制

    1.2%

    16.7%

    工业总产值

    全民所有制

    41.5%

    53.8%

    集体所有制

    3.3%

    19.0%

    A.实行包产到户

    B.“三大改造”

    C.农业合作化

    D.人民公社化

  • 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农村社会调查,就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0%以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新中国的建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8、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是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A、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B、土地革命兴起

    C、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D、土地改革的完成

  • 9、尼克松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指的是(  )

    A. 中美关系改善 B. 万隆会议召开 C. 中美正式建交 D. 中日正式建交

  • 10、祖国大陆最后获得解放的地区是( )

    A.新疆 B.广东 C.云南 D.西藏

  • 11、“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

    A.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重庆大轰炸惨案

    C.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南京大屠杀惨案

  • 12、“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是外国青年选出的中国“新四大发明”。外国人纷纷表示:“出门不带钱包,就带手机”,“外买和快递都很快”。这些现象反映了

    ①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②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③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④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3、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

    A. 国家分裂

    B. 帝国主义干涉

    C. 资本主义复辟

    D. 封建主义复辟

  • 14、“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思枪口破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样闪耀。“这首诗赞美的英雄人物是(    

    A. 罗盛教 B. 黄继光 C. 邱少云 D. 董存瑞

  • 15、下列有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B.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C.实行以按需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D.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 16、英国已故著名国际关系学家马丁怀特曾经说过:“纵观人类历史,一个国家只有在战场上打败过另一个大国,从而证明自己的实力,才会被别人承认为大国。”按照上述观点,新中国被国际社会视为大国应该开始于

    A.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B. 解放战争胜利

    C. 抗日战争胜利

    D.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 17、漫画常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描绘时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下面漫画所反映的事件得以成行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是

     

    A. 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B. 坚持“九二共识”

    C. 海协、海基会的沟通

    D. 两岸三通的扩大

  • 18、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 B. 中共八大的召开

    C. 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D.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 19、下列关于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正确的表述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A. 和平解放西藏

    B. 土地改革

    C. 抗美援朝

    D. 消灭中国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军队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筹建和成立________,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4)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

    (5)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23、1987年,邓小平在中共 _______ 大上阐明了______________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 __________ 为中心,坚持 ____________ ,坚持 _____________

  • 24、动乱表现:

    (1)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________事件,学校________________停工“闹革命”。

    (2)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________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3)国家主席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________的冤案。

  • 25、___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__________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 26、_____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 27、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1)图一人物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

    图二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工人,被誉为铁人。他是________

    图三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兰考县的县委书记,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是________

    (2)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同精神是________

     

  • 28、(1)________年台湾成立了 ___________________年祖国大陆成立了_____________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2)1992年,两会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成共识。(“九二共识”)

    (3)1993年海协会会长 ________ 和海基会董事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行会谈,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新中国国旗一一

    (2)新中国采取的纪年方法一一

    (3)1954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制度一-

    (4)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一一

  • 30、20世纪60年代中期,______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在这次会议上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展览二:领袖风采)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哪位领导人的照片?

    (展览三:开放窗口)

    “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3)请写出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经济特区一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4)结合所学知识及改革开放的成果,你认识到了什么?

  • 32、为什么说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33、请简答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从贫穷走向富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脚印】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会议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之后,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7年,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建立自给自足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1)上述材料是小虎同学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根据教材内容及所了解的相关信息进行的部分总结。材料中有4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并改正。(原题画线部分不得改动)

    【歌曲中见证】

    《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春天”的喻义是什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

    【无限的思念】

    (3)邓小平是中国新时代的形象,他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