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
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D.生态工程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可卡因是一种毒品,对人体有几种作用:①能阻断神经传导,产生局部麻醉的作用。②刺激神经系统,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③阻断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回收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产生愉悦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大规模在临床手术时使用可卡因作为局部麻醉剂
B.可卡因可能作用于交感神经,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收缩等效应
C.可卡因与突触前膜转运蛋白结合阻止了多巴胺释放
D.可卡因作用于脊髓中神经中枢的神经元,导致个体产生愉悦感
3、种群的数量及其变化规律是研究种群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区域内某种群数量达到的最大值即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在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大而降低
C.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能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对于濒危物种,要在种群数量超过K/2之后才能砍伐或捕获利用
4、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其在昼夜节律(生物钟)的分子机制方面的发现。人体生物钟机理如图所示,per基因的表达产物为PER蛋白,夜间PER蛋白积累到最大值后与TM蛋白结合进入细胞核影响per基因的表达,白天PER蛋白降解,从而调控其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变化周期为24h。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昼夜节律的变化只与per基因的表达有关
B.过程①需要DNA聚合酶,过程②③体现了核孔的选择性
C.图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
D.过程③抑制了per基因的表达,属于负反馈调节
5、医生给病人补液时输入的是质量分数0.9%的NaCl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输入药物时用质量分数0.9%的NaC1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作为药物的溶剂,其主要目的是( )
A.维持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B.维持人体内环境pH值的稳定
C.满足人体对Na+和Cl-的需要
D.满足人体细胞代谢活动的需要
6、洋葱根尖细胞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在某些细胞中观察到染色体组型
B.都需要 10%的盐酸处理使细胞相互分离
C.部分小鼠骨髓细胞中同时存在核膜和一对中心粒
D.部分洋葱根尖细胞的赤道面上形成了细胞板,将进一步发展成新的细胞壁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在生命系统中不属于细胞层次但属于个体层次
B.一株水稻的生命层次从简单到复杂依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
C.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及其细胞产物构成
D.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体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8、生物学实验中常常遇到筛选问题,以下筛选不能够成功的是( )
A.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筛选融合的原生质体
B.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筛选特定的杂交瘤细胞
C.含高浓度盐的培养基培养愈伤组织筛选耐盐突变体
D.利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9、某地的一个生态养殖大棚里,水底爬着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某种蔬菜,蔬菜生长所需的肥料来自螃蟹的排出物,同时,大棚里种了一种特殊的辣椒,还能起到驱虫的作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只需输入太阳光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蔬菜从螃蟹的排出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也可作为分解者
D.该生态系统中螃蟹、蔬菜构成了生物群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10、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酶①为解旋酶,酶②为DNA聚合酶
B.图示体现了边解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C.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开
D.将该模板DNA置于15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占100%
11、细胞核中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
A.核仁
B.核基质
C.核被膜
D.核孔复合体
12、某居民区组织了一次灭鼠活动,基本消灭了该居民区的褐家鼠,图为灭鼠后7年内该居民区褐家鼠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褐家鼠的种群数量可用标志重捕法获得
B.a点后数量少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C.b点年龄结构可能是增长型
D.c点鼠的数量为该居民区褐家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13、“蚂蚁森林”是支付宝客户端中的一项公益活动:用户通过步行、在线缴纳水电燃气费等“低碳”生活方式获取一定的“能量值”,用以在支付宝里养一棵虚拟的树。这棵“树”长大后,蚂蚁生态伙伴们就会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棵真正的树。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4月22日这项公益活动在荒漠化地区种植了约1 亿棵树,包括胡杨、红柳、梭梭树等,这些树种都是防风固沙的好品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蚂蚁森林”这项活动的持续开展,相应荒漠化地区将很快演替成真正的森林
B.随着植被的改善,相应荒漠化地区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不断增强
C.“低碳”生活能减少碳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但不利于碳循环平衡
D.胡杨、红柳、梭梭树等具有防风固沙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4、“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于在荫蔽环境生长,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捕食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模式实现了对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放养鸭子的数量要与红萍生长量协调平衡
C.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D.水稻和红萍垂直分层,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15、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所利用的原料是( )
A.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自身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自身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自身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16、《联合国气候恋化框架公约》的主要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才能降低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生态风险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问题
B.温室效应是生物圈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的,这是个全球性问题
C.岛国受温室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大,因为岛国的CO2排放量更大
D.为了尽快降低温室效应对气候的影响,应立即实现CO2的净零排放
17、成熟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层是指( )
①细胞膜 ②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③液泡膜 ④ 细胞壁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8、某卵原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减数分裂形成的一个极体的基因型是AB,卵细胞的基因型是( )
A.AB
B.Ab
C.AB或Ab
D.AB和Ab
19、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20、群落演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动态过程,短时间的观察难以发现这个过程,但是有些现象的出现,可以一窥其演替进行的状态。下列事实的出现,可以用来推断群落演替正在进行着的是( )
A.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
B.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
C.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
D.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
2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2,4-D可杀除禾谷类田间双子叶杂草是由于双子叶植物对2,4-D的敏感性强
B.双子叶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过程中存在生长素与乙烯的对抗作用
C.赤霉素能促进果柄伸长,使无籽葡萄的果实增大
D.喷洒脱落酸可延长绿色叶菜类蔬菜的保鲜时间
22、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B.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较低
C.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D.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
23、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由于薇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数量特征
C.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捕食,则会导致估算结果偏低
24、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防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种群内个体的竞争
B.套种、间种和轮种体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
C.风能和潮汐能的开发技术不属于生态工程范畴
D.“过腹还田”可使农作物秸秆得到多途径的利用
25、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请回答:
(1)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① 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2)暗反应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3)图中5是___________ 阶段,反应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6是____________阶段,反应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光反应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反应中,AT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1)乙图中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_______mol·L-1,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
(2)10-6mol·L-1的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
(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
Ⅰ.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Ⅱ.下图表示该实验过程,请将云母片的插入位置画在1、2组中胚芽鞘的合适位置。
Ⅲ.实验结果及解释:1装置内胚芽鞘_______生长,则表明胚芽鞘的______段没有发生横向运输;2、3装置内胚芽鞘_____生长,表明胚芽鞘的______段发生了横向运输。
27、利用生物技术可有效达到生活污水净化作用。某城市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污水综合处理系统,厌氧池和阶梯跌水曝气塔的池体填料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厌氧生物处理是厌氧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有机质作为自身营养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其转化为______(可燃气体)的过程。较高浓度的生活污水流入厌氧池前,需要加水稀释处理,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2)圆褐固氮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均为好氧菌,且对城市厨余污水的降解效果显著,为研究两种菌混合的最佳比例,研究人员制备了不同接种量比的微生物菌剂(见表), 并连续15天检测厨余污水中蛋白质、脂防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编号 | R0 | R1 | R2 | R3 |
圆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 | 1:0 | 0:1 | 1:1 | 2:1 |
①你认为该混合菌剂最可能处于图1污水综台处理系统中的____________位置。
②本实验还需设置的对照组为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可知,分别选取_____的接种比对厨余污水中蛋白质,脂肪降解效果最好。
(3)若该城市污水综合处理系统在阶梯跌水曝气塔处选用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下列关于活性污泥法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活性污泥是一种微生物共同体
B.活性污泥使用后不能重复利用
C.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阶梯跌水曝气塔中得到净化
D.活性污泥法的处理过程可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监控
(4)在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要控制_______ ,具的是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及无机盐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最比前部的高,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
28、某果农尝试用丰收的苹果酿果酒,通过一段时间的酿制后,发现酿制的苹果酒没有酒味,却有浓烈的酸味:
(1)苹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试剂___________进行检测,因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酿制的苹果酒没有酒味,只有浓烈的醋味,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苹果汁制果醋,,要选用____________菌进行发酵
(3)无论用新鲜苹果汁酿制果酒还是果醋,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用__________消毒,制果醋过程中,当__________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苹果汁中的糖
29、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病毒如同花冠,为单股正链RNA,结构不稳定,容易产生基因突变,给疫苗研制带来困难。其基因组特征与哺乳动物相似,此病毒已在全世界感染多人。
(1)人感染新型肺炎冠状病毒后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________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相关激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研究人员试图跟踪肾上腺素在调节过程中的去向,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
(2)研究表明人体肾上腺髓质细胞能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其作用的特点有(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新冠肺炎疫苗注射人体后,病毒选择性的入侵肺部细胞,说明它能够_____________并结合肺部细胞表面受体,从而寄生在宿主细胞中,___________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被__________(填“细胞”或“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所凝集,使之失去感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0、下图为马铃薯—番茄植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步骤①②应使用______和果胶酶处理细胞,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获得______。
(2)步骤③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步骤④的完成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写出2种)。
(3)步骤⑤应用的技术名称是______。该过程需要______两种植物激素共同作用。
31、果蝇体色黄色(A)对黑色(a)为显性,翅型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研究发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得到F1,F2中出现了5:3:3:1的特殊性状分离比,请回答以下问题。
(1)同学们经分析提出了两种假说:
假说一:F2中有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且致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假说二: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2)请利用以上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验证两种假说的正确性(写出简要的杂交过程,并指出支持假说二的预期实验结果) ______。
32、泰山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含森林、灌草丛、草甸、湿地等生态系统,其中白鹳、红隼、豺等动物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泰山上的苔藓、油松、松鼠、隼等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其中油松、侧柏、麻栎等植物因体型大,数量多、生活力强而成为该地的____________。
(2)引入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能利用生物间的____________关系,使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
(3)豺在泰山上数量很少,没有天敌。下图是能量流经豺种群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豺的摄入量,那么B、E分别表示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1年4月,泰山桃花峪索道北侧山林发生火灾,2天后被扑灭,目前被烧毁的植被正逐渐恢复,这体现了生态系统有一定的____________稳定性,被烧毁的群落结构要想完全复原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