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在最小二乘法原理下,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x,y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且变量x,y之间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 6 | 8 | 10 | 12 |
y | 6 | m | 3 | 2 |
A.变量x,y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
B.可以预测,当时,
C.可求得表中
D.由表格数据知,该回归直线必过点
2、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4本名著全部随机分给甲、乙、丙三名同学,每名同学至少分得1本,表示事件:“《三国演义》分给同学甲”;
表示事件:“《西游记》分给同学甲”;
表示事件:“《西游记》分给同学乙”,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事件与
相互独立
B.事件与
相互独立
C.
D.
3、已知双曲线上有一点M到左焦点
的距离为18,则点M到右焦点
的距离是
A.8
B.28
C.8或28
D.12
4、下列关于统计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回归直线一定过样本中心点
B. 残差带越窄,说明选用的模型拟合效果越好
C. 在线性回归模型中,相关指数的值趋近于1,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越好
D. 从独立性检验:有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时,可解释为100人吸烟,其中就有99人可能患有肺病
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中的曲线为圆弧,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6、若幂函数的图像经过点
,则它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是
A.
B.
C.
D.
7、的顶点
,
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为
,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方程为
,求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
A.
B.
C.
D.
8、集合的真子集个数为( )
A.16
B.15
C.14
D.13
9、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中裁去一个如图所示的扇形,再将剩余的阴影部分绕AB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3π B.4π C.5π D.6π
10、已知是虚数单位,复数
,则
( )
A.
B.
C.
D.
11、已知函数,则函数
的图象在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A.-21
B.-27
C.-24
D.-25
12、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3、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
,且满足
(
是
的导函数),则不等式
的解集为( )
A.
B.
C.
D.
14、给出下列说法:
(1)命题“,
”的否定形式是“
,
”;
(2)已知,则
;
(3)已知回归直线的斜率的估计值是2,样本点的中心为,则回归直线方程为
;
(4)对分类变量与
的随机变量
的观测值
来说,
越小,判断“
与
有关系”的把握越大;
(5)若将一组样本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加上同一个常数后,则样本的方差不变.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为( )
A.2 B.3 C.4 D.5
15、设向量与向量
垂直,且
,
,则下列向量与向量
共线的是
A.
B.
C.
D.
16、已知函数,则
________.
17、已知函数在区间
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18、已知函数,若实数
满足
的最小值是____.
19、若函数在区间
内有且仅有1个极值点,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20、已知直线平面
,直线
在平面
内,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
;②
;③
;④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
21、.如果 其中x,y为实数,则x
y=_____
22、若=
,则x的值为_______.
23、若集合,
满足
,则称
为集合A的一种分拆,并规定:当且仅当
时,
与
为集合A的同一种分拆,则集合
的不同分拆种数是______ .
24、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
,且满足
,若
,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25、A、B、C三人有时候说真话,有时候说谎话.某天,A指责B说谎话,B指责C说谎话,C说A、B两人都在说谎话.若其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则说真话的是__________.
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
的参数方程为
(
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平面直角坐标系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
为极点,以
轴非负半轴为极轴)中,直线
的方程为
.
(1)求圆的普通方程及直线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直线与圆
相交于
、
两点,与
轴交于
点,求
.
27、某地区举办知识竞答比赛,比赛共有四道题,规则如下:答题过程中不论何时,若选手出现两题答错,则该选手被淘汰分数记为,其它情况下,选手每答对一题得
分,此外若选手存在恰连续3次答对题目,则额外加
分,若
次全答对,则额外加
分.已知某选手每次答题的正确率都是
,且每次答题结果互不影响.
求该选手恰答对
道题的概率;
记
为该选手参加比赛的最终得分,求
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28、已知对某校的100名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内容为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长和性别等进行统计,如表:
(1)课外阅读时长在20以下的女生按分层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7人,再从7人中随机抽取2人,求这2人课外阅读时长不低于15的概率;
(2)将课外阅读时长为25以上的学生视为“阅读爱好”者,25以下的学生视为“非阅读爱好”者,根据以上数据完成2×2列联表:
| 非阅读爱好者 | 阅读爱好者 | 总计 |
女生 |
|
|
|
男生 |
|
|
|
总计 |
|
|
|
能否在犯错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学生的“阅读爱好”与性别有关系?
附:,
0.100 | 0.050 | 0.025 | 0.010 | 0.001 | |
2.706 | 3.841 | 5.024 | 6.635 | 10.828 |
29、已知: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求与边
平行的中位线
所在直线的方程.
30、某市为提升中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举办了一次“数学文化知识大赛”,分预赛和复赛两个环节.已知共有8000名学生参加了预赛,现从参加预赛的全体学生中随机地抽取100人的预赛成绩作为样本,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1)规定预赛成绩不低于80分为优良,若从上述样本中预赛成绩不低于60分的学生中随机地抽取2人,求恰有1人预赛成绩优良的概率;
(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认为该市全体参加预赛学生的预赛成绩Z服从正态分布N(μ,σ2),其中μ可近似为样本中的100名学生预赛成绩的平均值(同一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替),且σ2=362.利用该正态分布,估计全市参加预赛的全体学生中预赛成绩不低于91分的人数;
(3)预赛成绩不低于91分的学生将参加复赛,复赛规则如下:①每人的复赛初始分均为100分;②参赛学生可在开始答题前自行决定答题数量n,每一题都需要“花”掉(即减去)一定分数来获取答题资格,规定答第k题时“花”掉的分数为0.1k(k∈(1,2n));③每答对一题加1.5分,答错既不加分也不减分;④答完n题后参赛学生的最终分数即为复赛成绩.已知学生甲答对每道题的概率均为0.7,且每题答对与否都相互独立.若学生甲期望获得最佳的复赛成绩,则他的答题数量n应为多少?
(参考数据:;若Z~N(μ,σ2),则P(μ﹣σ<Z<μ+σ)≈0.6827,P(μ﹣2σ<Z<μ+2σ)≈0.9545,P(μ﹣3σ<Z<μ+3σ)≈0.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