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B.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C.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D.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段日子,他一门心思扑在文化馆的展厅里布置自己的画展,对外界的事充耳不闻。
②这家公司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势下,惨淡经营,快支撑不下去了。
③在公债方面,他们尚未挫折锐气。况且已经收买了女间谍,正该出奇制胜。
④这部抗战题材的电影表达了对抗日英雄的敬仰,以喜剧形式带领观众回忆抗战年代的蹉跎岁月,提醒观众不忘历史。
⑤连通西安和成都的西城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以来,旅客 发送量节节攀升,致使高铁车票洛阳纸贵。
⑥在太平天国后,山西商家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生息,竟又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②⑤ D. ②④⑥
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冠者五六人”,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年人了。
B.“顷之,持一象笏至”,象笏,又称朝板,古代臣子上殿朝见君主时所执表明身份的工具。
C.“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从弟,古人称其曾祖父,而不共父亲且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
D.“五更鼓角声悲壮”,鼓角,战鼓和号角的总称,都是军中乐器,用于报时或发号施令。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随着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现在的浙江到处展开的是海晏河清的山水长卷。
②红军长征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集中展示了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
③周星驰导演的新片《美人鱼》,建造了一个“猪笼城寨”式的人鱼世界,显示了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④陆建芳握瑾怀瑜撰新篇,以七年之力,主编完成了12卷本的《中国玉器通史》,弘扬了中国传统的“玉文化”。
⑤美韩决定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将严重损害包括中俄在内有关国家安全利益,中方坚决反对,强烈敦促美韩改弦易辙。
⑥号称“天下第一奇山”的安徽黄山风景区风光宜人,秀色可餐,高颜值“云海”美景,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②③⑥ D. ①④⑤
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列:通“裂”,分裂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汀:岸
B.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随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算:料想
C.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遁:逃跑
D.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再:再次
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等到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往事
沈从文
这事说来又是十多年了。
算来我是六岁。因为第二次我见到四叔时,他那条有趣的辫子就不见了。
那是夏天秋天之间。妈怕我到外面乱吃东西,每天都要我靠到她身边坐着,除了拿五个小钱到道门口去买士元的凉粉外,剩下便都不准出去了!至于为甚又能吃凉粉?那大概是妈知道士元凉粉是玫瑰糖,不至吃后生病吧。本来那时的时疫也真凶,听隔壁瑞龙妈说,杨老六一家四口人,从十五得病,不到三天便都死了!
爹好像到乡下江家坪老屋去了好久了,有天忽然要四叔来接我们,大概也就是闻到城里时疫的事情吧。妈也不说什么,她知道大姐二姐都在乡里,我自然有她们料理。只嘱咐了四叔不准大哥到乡下溪里去洗澡。
因大哥前几天回来略晚,妈摸他小辫子还湿漉漉的,知他必是同几个同学到大河里洗过澡了,还重重地打了他一顿呢。四叔是一个长子,人又不大肥,但很精壮。妈常说这是会走路的人。铜仁到我凤凰是一百二十里蛮路,他能扛六十斤担子一早动身,不摸黑就到了,这怎么不算狠!他到了家时,便忙自去厨房烧水洗脚。那夜我们吃的夜饭菜是南瓜炒牛肉。
妈捡菜劝他时,他又选出无辣子的牛肉放到我碗里。真是好四叔呵!
那时人真小,我同大哥还是各人坐在一只箩筐里被四叔担去的!大哥虽大我五六岁,但在四叔肩上似乎并不怎么不匀称。乡下隔城有四十多里,妈怕太阳把我们晒出病来,所以我们天刚一发白就动身,到行有一半的唐峒山时,太阳才红红的。到了山顶,四叔把我们抱出来各人放了一泡尿,我们便都坐在一株大刺栎树下歇憩。那树的杈桠上搁了无数小石头,树左边又有一个石头堆成的小屋子。四叔为我们解说,小屋子是山神土地,为赶山打野猪人设的;树上石头是寄倦的:凡是走长路的人,只要放一个石头到树上,便不倦了。但大哥问他为什么不也放一个石子时,他却不作声。
他那条辫子细而长正同他身子一样,我伸出手扯着他辫子只是拽,“芸儿,莫闹!扯着我不好走!”他总是和和气气这样说。
“四满①,到了?”大哥很着急地这么问。
“快了,快了,快了!芸弟都不急,你怎么这样慌?你看我跑!”他略略把脚步放快一点,大哥便又嚷摇得头痛了。
他一路笑大哥不济。
到时,爹正同姨婆五叔四婶他们在院中土坪上各坐在一条小凳上说话。姨婆有两年不见我了,抱了我亲了又亲。爹又问我们饿了不曾,其实我们到路上吃甜酒、米豆腐已吃胀了。
上灯时,方见大姐二姐大姑满姑②各人手上提了一捆地萝卜进来。
我夜里便同大姐等到姨婆房里睡。
乡里有趣多了!既不什么很热,夜里蚊子也很少。大姐到久一点,似乎各样事情都熟习,第二天一早便引我去羊栏边看睡着比猫还小的白羊,牛栏里正歪起颈项在吃奶的牛儿。
我们又到竹园中去看竹子。那时觉得竹子实在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本来城里的竹子,通常大到屠桌边卖肉做钱筒的已算出奇了!但后园里那些南竹,大姐教我去试抱一下时,两手竟不能相掺。满姑又为我们偷偷地到园坎上摘了十多个桃子。接着我们便跑到大门外溪沟边上拾得一衣兜花蚌壳。
事事都感到新奇:譬如五叔喂的那十多只白鸭子,它们会一翅从塘坎上飞过溪沟。夜里四叔他们到溪里去照鱼时,却不用什么网,单拿个火把,拿把镰刀。姨婆喂有七八只野鸡,能飞上屋,也能上树,却不飞去;并且,只要你拿一捧苞谷米在手,口中略略一逗,它们便争先恐后地到你身边来了。什么事情都有味。我们白天便跑到附近村子里去玩,晚上总是同坐在院中听姨婆学打野猪打獾子的故事。姨婆真好,我们上床时,她还每每为从大油坛里取出炒米、栗子同脆酥酥的豆子给我们吃!
后园坎上那桃子已透熟了,满姑一天总为我们去偷几次。
爹又不大出来,四叔五叔又从不说话,间或碰到姨婆见了时,也不过笑笑地说:“小娥,你又忘记嚷肚子痛了!真不听讲——芸儿,莫听你满姑的话,吃多了要坏肚子!拿把我,不然晚上又吃不得鸡膊腿了!”
乡里去有场集的地方似乎并不很近,而小小村中除每五天逢一六赶场外通常都无肉卖。
因此,我们几乎天天吃鸡,唯我一人年小,鸡的大腿便时时归我。
(有删改)
(注)①四满:四叔,湖南乡人呼叔叔为满满。②满姑:湖南乡人对最小的姑母的称呼。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四段写及城里闹“时疫”,既交代了“我”和大哥下乡的缘由,也衬托出下文乡村生活的美好。
B. 文章两次写到满姑到后院坎上偷桃子,既突出了满姑的调皮淘气,又反衬了“我”的天真无邪。
C. “我”到的乡下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可谓“乡村温柔的诗性记忆”。
D. 文中画线句运用白描和拟人的写法,形象地突出鸡不怕人的特点;用第二人称“你”,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2】文章开头提及四叔的“辫子”,文中写四叔担“我”去乡下的途中又两次提及“辫子”,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文章叙述的角度和语言都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7、(1)《将进酒》以曹植痛饮为例,斗酒豪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阁夜》中用听觉视觉表现诗人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3)《燕歌行》用边塞的阴惨景象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凄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2)岁暮阴阳催短景,__________。(《阁夜》)
(3)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李凭箜篌引》
(4)遥岑远目,_________,__________。(《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得民心者得天下”,这道理千年不变,正如《阿房宫赋》中杜牧指出,六国足以抵御秦国而保全自己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在连绵的战火中诗人对家书的珍视及渴望。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由琵琶女的遭遇想到自己仕途的不顺,油然而生同病相怜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里,庄子指出,人要有定力与辨别力,以便能分清内心与外物,辨别光荣和耻辱,表达此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2)《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奉命入朝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李密运用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表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描绘自己好学,在项脊轩安居,休息,长啸或吟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祖母持象笏的勉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地表现了老祖母对孙子的疼爱与厚望。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仰望长空的鸿雁,俯视水底的鱼龙,表达了希望超越现实的困境,实现“愿逐月华流照君”的愿望。
(2)李白的《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表现了李白对自己才华的高度自信,同时也流露出他即使散去千金,依然昂扬奋进的情怀。
(3)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12、(1)《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里的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逸愉快,自得其乐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_______,________ ”,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
许浑
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
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
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
陵阳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句写眼前陵阳的十亩山田靠近茅山石涵村,触动了诗人的怀念之情。
B.第二句写诗人非常熟悉石涵村居的风俗,为进一步描写石涵村的做铺垫。
C.第五句写石涵村民温暖的春日在岭北采茶的劳动场景,展现村民的勤劳。
D.月光下村民渡溪买酒,既写出了清幽的环境,也写出了知足快乐的民风。
E.最后一联融情于景,渲染陵阳秋天的色彩悲凉暗淡,暗示诗人思归之情。
【2】本诗的颔联中“惊”与“待”用得极妙,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邵捷春,字肇复,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二年,出为四川右参政,分守川南,抚定高、杨二氏。迁浙江按察使。大计,坐贬。久之,起四川副使,以十年秋抵成都。时秦贼已入蜀,巡抚王维章、总兵侯良柱悉众北拒,城中惟屯田军及蜀府护卫军,人情惬惧,捷春启门纳乡民避贼者。中尉奉鐕勾贼抵城下,捷春与御史陈廷谟擒击奉鐕,而募市人、起废将固守。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十二年五月,宗龙入掌中枢,即擢捷春右佥都御史代之。时张献忠、罗汝才已叛,捷春遣副将王之纶、方国安分道扼之。国安连破贼,贼遂还入秦、楚。十月朔,杨嗣昌誓师裹阳,檄蜀军受节度。嗣昌以楚地广衍,贼难制,驱使入蜀,蜀险阻,贼不得逞,蹙之可全胜,又虑蜀重兵扼险,贼将还毒楚,调蜀精锐万余为己用,蜀中卒自是益疲弱不足支矣。捷春愤曰:“令甲失一城,巡抚坐。今以蜀委贼,是督师杀我也。”争之,不能得。嗣昌以八月终率师入蜀,于是群贼尽萃蜀中。当是时,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秦良玉、张令军。于是捷春乃扼水寨观音岩为第一隘,以部将邵仲光守之。九月,献忠突败仲光军,破上马渡。十月,献忠突净壁,遂陷大昌。良玉、令两军皆覆。关隘侦候不明,防军或远离戍所,贼乘隙而过无人之境。嗣昌遂收斩仲光,上疏劾捷春失事。十一月,逮捷春使者至。捷春为人清谨,治蜀有惠政。士民哭送者载道,舟不得行。蜀王为疏救,不听。敕巡按御史遣官送京师,下狱论死。捷春知不可脱,明年八月仰药死狱中。福王时,复官,赠兵部右侍郎。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面四十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
B. 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
C. 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
D. 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计,明清考核外官的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经考核被贬黜者一律不复任用。
B. 屯田,汉朝以后历代政府为获取军饷和税粮利用戍卒、农民恳殖荒地的制度。
C. 擢,提拔之意。类似表示官职提升的词语还有很多,如升、拔、陟、迁、进、晋等。
D. 赠,又称“追赠”,指朝廷为表彰已死官员的功绩而赏赐死者官爵或荣誉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邵捷春任职四川,屡次建立功勋。他任四川右参政,平定安抚高、杨二氏;任四川副使,保卫成都,再立大功;后所部又连破贼寇。
B. 邵捷春临危不乱,行事冷静沉稳。在大敌当前、军力薄弱、内有叛徒的情况下,他铲除叛徒,招募百姓,起用废将,调度有方。
C. 邵捷春清廉谨慎,治政深得民心。他治理蜀地时,采取有利于百姓的政治措施,深受百姓爱戴,他被逮捕时众多士民悲伤痛哭。
D. 邵捷春兵弱难支,下狱含恨而死。在守卫重庆的战役中,他因兵力薄弱,连续失利,最终全军覆没,因此被弹劾入狱,服药而亡。
【4】把上面课外文言文中的加横线句子和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十月朔,杨嗣昌誓师襄阳,檄蜀军受节度。
(2)士民哭送者载道,舟不得行。蜀王为疏救,不听。
(3)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孙华侍坐》)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翁同龢
作画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成。——齐白石
请综合上面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感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