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山西长治高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面句子使用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A.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B.不然,籍何以生此?

    C.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D.是必射雕者也。

  • 2、【字音】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养(xùn)       啬(lìn)        (xuán)       (lì)

    B.脚(pǔ)        鸟(dōng)     生(dàn)        望(sù)

    C.树(cōng)     (huái)       泽(zhāo)       (fù)

    D.璨(cuǐ)       广(máo)       (wán)        (yàng)

  • 3、下列文学常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时期共3000年左右的历史。

    B.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亦称杜工部。他的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是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也被后人尊称为“诗圣”。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登高》被誉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

    C.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现存《白氏长庆集》。

    D.相传《左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依《春秋》著成的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严谨、议论精辟的编年体史书。《左传》的语言简洁而准确,生动而富于表现力。《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萦缭白

    A. 非能 B. 《齐谐》者,志者也

    C. 所以目骋怀 D. 尧舜其犹

  • 5、下列特殊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暴见于王。 B.不吾知也。

    C.彼且恶乎待哉! D.“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灯笼

    陈忠实

    县纪委书记焦发祥一早走进县委大门,瞧见传达室旁边围着一堆人,他瞥了一眼,从人头攒动的缝隙中,瞅见了一只灯笼,也凑上前去。

    大伙儿围观的确是一只灯笼。外边糊着一层红纸,里面点燃着一支小蜡烛。

    挑着这只灯笼的是一位乡下老农民。一张脸没有生气,只有几根微微颤抖着的胡子,表明他心里憋着气。

    “喂!你在这儿干什么?”焦发祥问。

    那双似睁似闭的眼睛闻声看过来,似乎在掂量问话人的身份。“寻找真理!”他的干瘪的嘴唇动了一下。围观的干部们笑起来。

    “你说具体点?”焦发祥提醒他。

    他的眼睛忽地一翻,露出一缕难受不堪的神光,盯住焦发祥,反问:“我给你说了,你给管?”

    “问你就是想管。”焦发祥肯定说。

    “啊呀!我可找到包青天了——”打灯笼的农民嘴里叨叨着。

    我跟村支书刘治泰家原住一个院子。这是土改时分的,两家挤一院。这二年,我申请庄基地,没批;刘支书却自己划了庄基地建了新房,搬走了,按规定老庄基地归我。没料到,他搬了家,不提老房子的事了。我找他,他先说忙,后来,干脆说要在老屋里拴牛。

    我急慌了!我的三个娃子连一个媳妇也没娶,净等房子喀!没办法,我就说买下来,支书要价的口开得多大!大得怕怕!我的天,这老房子椽也朽了,瓦也朽了,雨天漏得像草筛。这不明摆着坑人吗?我找乡政府,不下八回,总说忙,抽不出时间解决这号鸡毛蒜皮的事。我实在想不下好办法,就打上灯笼来了……

    “杨书记吗?喂!你们乡的清水湾,有个叫田成山的农民,居然挑着灯笼闹到县上来了。”焦发祥平静地说。

    “我一定处理好!”杨书记在电话里连连自责。

    第三天早晨,焦发祥刚走进办公室,电话铃就急促地响着。

    电话是市纪委打来的,说是本县清水湾一个名叫田成山的农民,挑着灯笼到市委大门口名为“寻找真理”,实际是喊冤。

    焦发祥真有点火了,直接拨通了乡上的电话。

    “焦书记,我昨天已经处理了,”焦发祥耐着性子听着,“昨天,我严肃批评了田成山打着灯笼大闹县委,影响了县委机关的正常工作……经调查,田成山没参加派性组织,但他老婆是个厉害手,这件事背后有没有背景,尚待进一步了解……”

    “好了好了,你真是动了脑筋了!”焦发祥真是哭笑不得。放下话机,对司机传话:“走一趟清水湾。”

    清水湾三面被坡丘包围,一面出水路,坡地上多柿树,杏树和桃树。村前有一弯簸箕似的平川,种麦又种稻。这个小小的村庄是本县山区一个独厚于天的角落。七八十户村民,村长从东到西吆喝了一遍,男男女女就聚集在村子中间的会场上来了。

    焦发样让村支书刘治泰把县政府关于给村民划拨庄基地的文件宣读一下。刘治泰大声宣读完文件,一只手挂在桌子上,一只手插在腰间,向全体村民讲话:“我先作检讨……”焦发祥不由地瞧瞧这位刘支书,真是聪明剔透!

    “听说你想把朽房子卖给田成山?”焦发祥问。刘治泰面不改色,满口应承。

    焦发祥站起来,说:“治泰同志,据说这房子原是地主家的,你要是把这号都快倒塌的房子卖给成山,我说一句不大中听的话,你的心就太黑了——”焦发祥停顿一下,侧过头瞅瞅,刘治泰的脸红了,红得像个猪肝。

    焦发祥说到这儿,动情地说:“乡亲们,我没来过这儿,想不到咱们县竟然有这样一块好风水的地方。刘治泰同志呀!你甭把这样好山好水好百姓的清水湾,给搅和成一个混水湾……”他的嗓门被清水湾村民的呼喊和掌声淹没了。

    吉普车驶出清水湾,在土石公路上疾驰。秋天的田野,秋庄稼收获净尽了,冬小麦泛起一抹新绿。夕阳如金。

    焦发祥和杨书记并排坐在后座上。“谈谈你对田成山的处理问题吧!”焦发祥盯着杨书记。

    杨书记自责说,“我只是考虑田成山影响县委的工作……”

    “出一点问题,先在田成山身上查根子,找背景,这是一种什么习惯呢?”焦发祥盯着杨书记,“实在说,刘治泰这样的作风问题并不难纠正,难就难在我们的这个可怕的习惯!你想想,这到底是一种什么习惯呢?”杨书记红着脸,渗出汗水来了。

    两人告别时,焦发祥手里挑着一只灯笼,笑着说:“把这只灯笼送给你做个纪念。关于那个‘习惯’问题的答案,就在这只灯笼里。”杨书记红着脸,接过了那只小灯笼。

    (有删减)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标题“灯笼”是小说的线索,使情节围绕田成山打灯笼“找真理”展开,同时标题有象征意味,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不正常的干群关系。

    B. 小说写了一个农民田成山不满庄基地划拨的政策,与村支书发生纠纷后,又得不到乡政府的妥善解决,于是一步步向上级反映的故事。

    C. 小说的人称运用灵活多变,总体采用以焦发祥为视角的第三人称,为了突出事件的真实性,插叙田成山与村支书纠纷时又用第一人称。

    D. 小说中焦发祥书记处理完问题返回时,写到祥和宁静的乡野风光,目的是烘托焦发祥此时的畅快心情,也烘托出焦发祥为官的良好形象。

    2小说中村支书刘治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3文末焦发祥提到的“习惯”有何内涵?请简要概括。结合小说内容,简析这种“习惯”的具体表现。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

    (1)______,渺沧海之一粟。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2)顾吾念之,____________。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

    (4)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

    (5)长幼之节,不可废也;____________

    (6)志士仁人,____________

  • 8、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劝学》中通过对比的手法直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___”两句写人们社日的迎神赛会,歌舞作乐,与前面的“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对照。

    (3)在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 9、补写出下列句子空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两句反映了人们用占卜的方式预测婚姻的吉凶的婚俗。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两句是“___________”。

    (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安适愉快、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

    (4)韩愈《师说》中关于师生关系的观点:“___________”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有相似之处。

  • 10、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也不羡慕他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中,作者在写了“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之后,又以“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5)周敦颐《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11、(1)《将进酒》以曹植痛饮为例,斗酒豪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阁夜》中用听觉视觉表现诗人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3)《燕歌行》用边塞的阴惨景象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凄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指出,“______”是成为老师的重要条件;韩愈《师说》中指出老师的作用是“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用芥草和水杯来说明多大的舟就需要相应的水来承载,以此引出“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中写沙漠千里冰封,长空浓云罩顶的典型边塞苦寒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起句抒古今兴亡之感,同情人民罹战祸之悲惨,与“一将功成万骨枯”同一襟抱,气概豪雄,仿佛苏辛。首句破空而来,奠定了全词深沉雄浑的格调。

    B.词人通过“画角”“牧马”意象,传达了边塞特有的雄壮、紧张激昂的场景。高亢的号角声,牧马频繁地来往,极言出巡的辛苦,内心亦实有难言之隐。

    C.“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紧承下阙首句,以点代面,从王昭君的边塞“幽怨”入笔,传达词人的慨叹。

    D.词人精选意象,组成了一幅既清新明丽又壮阔悠远的意境,传达了词人的内心世界,表达对江山无常、人生意义的思考。

    2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词中画线句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垍弱冠举进士。贞元中,制举贤良极谏,对策第一,授美原县尉。四迁考功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垍考词判,垍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元和初,召入翰林为学士,寻迁中书舍人。李吉前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感出涕,谓垍曰:“吾落魄远裔,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且宰相职当进贤任能,君精鉴,为我言之。”垍取笔疏其名氏,得三十余人。吉甫籍以荐于朝,天下翕然称得人。三年秋,李吉甫出镇淮南,遂以垍代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垍虽年少,而器局峻整,有法度,虽宿贵前望造诣,不敢干以私。初,垍在翰林承旨,属宪宗初平吴、蜀,励精思理,机密之务,一以关垍。既当国,齐整法度,请绳不轨考吏理,皆蒙垂意听纳。岭南节度使杨于陵为监军许遂振所诬,诏授冗官,垍曰:“以一中人罪藩臣,不可。”请授吏部侍郎。严绶守太原,其政事一出监军李辅光,垍劾其懦,以李墉代之。建中初,厘定常赋,而物重钱轻,其后轻重相反,民输率一倍其初,故赋益苛,齐民重困。及垍为相,奏请禁之,自是民少息矣。初,拾遗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三人皆迁,及过谢垍,垍独让休复曰:“君异夫二人孜孜献纳者。”休复大惭。垍为学士时,引李绛、崔群与同列。及相,又擢韦贯之、裴度知制诰,皆踵蹑为辅相,号名臣。五年,暴风痹,帝怅惜。明年,卒,赠太子少傅。

    史臣曰:裴垍精鉴默识,举贤任能,弼谐王道。吉甫仗裴垍之抽擢致朝伦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髦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此所谓经纬之臣!

    (摘编自《旧唐书·裴垍传》《新唐书·裴垍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吉甫仗裴垍之抽擢/致朝伦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髦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此所谓经纬之臣

    B.吉甫仗裴垍之抽/擢致朝伦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髦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此所谓经纬之臣

    C.吉甫仗裴垍之抽擢/致朝伦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髦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此所谓经纬之臣

    D.吉甫仗裴垍之抽/擢致朝伦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髦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此所谓经纬之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策”,汉代试士,将问题写在简策上,应试者因其所问而作答,称为“对策”。后代也有以此取士的。

    B.“课”,在本文中指朝廷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以督促他们完成指定的工作。

    C.“监军”,唐代督察多路兵马的官职。从文中内容来看,监军一职由在身材、相貌、智力等方面居于中等的人担任。

    D.“拾遗”,官名,唐始置,掌谏议。杜甫曾任左拾遗,故又被称“杜拾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垍为官正直,不受请托。裴垍任考功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他主持考核词判,他坚守正道,考查审核时致力于(考核)真才实学。

    B.裴垍知人善荐,举贤任能。李吉甫请求裴为他推荐人才,裴培为他推荐三十多位贤能官员;裴垍这推荐获得当时人们的称赞。

    C.裴垍忠君爱民,政绩卓著。宪宗平定吴、蜀之乱后,裴垍参与各种机密事务,深得皇帝信任;又为民请命,废止不合理政策减轻百姓负担。

    D.裴垍选贤用能,淘汰庸劣。不管是任翰林学士时还是任宰相时,裴垍均能任人唯贤;对懦弱无能的官员,他则请求另选官员替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落魄远裔,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

    (2)垍独让休复曰:“君异夫二人孜孜献纳者。”休复大惭。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一位著名企业家到商学院演讲,许多年轻人期待听到他对“区块链”“流量池”等新兴商业概念的理解,结果他们在长达4个小时的演讲中听到的都是些普通的常识。

    材料二:有人问胡适:“知识是无限的,而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用有限的生命,穷尽无限知识呢?”胡适答:“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材料三:《学习进行时》: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以上三则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作文。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