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1949-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示意图。识图分析粮食产量快速增长的年份及其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A.1952年——实施一五计划 B.1956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C.1978年——土地改革运动 D.198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997年6月底,八千记者云集香江,某个记者记录了一个精彩的历史瞬间:“1997年7月1日零时,英国国旗降下,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缓缓升起。”这一历史瞬间标志着( )
A. 中国最终完成了祖国的统一 B. 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C. 香港“独立” D. 中国和英国共同管制香港
3、在21世纪初,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重大事件是
A.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
B.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
4、为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他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到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他”是( )
A.彭德怀 B.黄继光 C.邱少云 D.毛岸英
5、“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材料表述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西藏和平解放
6、到1957年底,我国政府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项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其中从湖北传出的交通领域的喜报是
A.宝成铁路建成通车 B.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D.汉阳铁厂成建成投产
7、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这是基于(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8、2008年12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中国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30多年前中日两国外交出现转折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田中角荣访华 B.安倍晋三访华
C.尼克松访华 D.福田康夫访华
9、柳宗元语:“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此处的“文皇”应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0、美国将军克拉克说:“……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下列内容与这句话相关的史实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B. 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美国南北战争
11、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网上搜集了“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师夷长技
B.维新变法
C.实现共和
D.军阀割据
12、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它是对下列哪一行业的改造
A.农业 B.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教育
13、下图是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是
A.焦裕禄 B.邓稼先 C.邱少云 D.王进喜
14、下列有关开国大典的表述错误的是
A.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
B.毛泽东在北京人民会堂宣告新中国诞生
C.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D.54门礼炮齐鸣28响
15、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该事件是
A.江泽民的八项主张
B.胡锦涛会见连战
C.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D.汪辜会谈
16、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任用的重要文件是( )
A.《宪法》
B.《土地改革法》
C.《共同纲领》
D.《临时宪法》
17、习近平曾填词一首歌颂一个人物,“……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他歌颂的是( )
A.王进喜
B.雷锋
C.周恩来
D.焦裕禄
18、强大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包括
①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②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空军
③空军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辉煌战绩
④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1949年2月3日,中国军队48年来第一次进入东交民巷。之前中国军队不得进入东交民巷是因为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2012年我国第一艘_____交接入列( )
A.导弹驱逐舰
B.巡洋舰
C.核潜艇
D.航空母舰“辽宁舰”
21、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①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____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_______、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③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 年,__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中美正式建交: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_____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22、导弹部队组建:__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23、___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4、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2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12年,中国共产党_____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_____而奋斗。
(2)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_____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3)2012年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6、中国近代史上,社会各阶级颁布了法律文献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文献。
(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想建立“大同”的理想社会;
(2)孙中山颁布的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
(3)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________,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27、日益密切的交往:表现: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________”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8、_______年,日本首相 ___________ 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①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_________”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1977年2月7 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这一方针后来被称为“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②时间和性质: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意义: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时间、地点: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②内容: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_______、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③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_______。
30、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粹_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3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意义?
32、“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民族独立梦,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什么?
(3)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是什么地方?它的回归有什么意义?
33、什么是“一国两制”?
34、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 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 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 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周恩来:《在亚非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材料三 美国政府实行二十多年“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使美国不得不考 虑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改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 1》
材料四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 100 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 100 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 国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鉴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这些原则”具体内容是什么?它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起了什 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求同存异”的内涵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从敌对走向正常化的历程?
(4)根据材料四,列举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展全方位外交的策略?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