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每组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存君兴国而与反覆之。 而公子亲数存之。
B. 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
C.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D.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为人胸无城府,对上级不媚不谄,知无不言,对下级不骄不欺,坦荡真诚,始终保持着做人的本色,坚守着做人的道德底线。
②三月的微风吹动杨柳枝,空气中散发着迷人的花香,今年的春天到来得格外得早,公园里湖面早就涣然冰释,碧波荡漾。
③人行道上车让行人本是交规,然而长久以来的落实情况却很不乐观;新交规一经出台,就如汤沃雪,使车让行人蔚然成风。
④刘江锋的实力已在华为得到证明,到了酷派平台后却一直马失前蹄,所以个人能力重要还是平台重要或许要经历一番讨论。
⑤尝鼎一脔,以天楹公司的运行来观察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市场的发展,我们可以乐观地预测,未来3-5年将成为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黄金发展期。
⑥这家公司海外公共安全业务实力雄厚,此次与合肥签订智慧城市生命线业务合同,可谓城下之盟,打造了新的业绩增长点。
A. ②④⑥ B. ①②⑥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3、你的朋友约你一同去看电影,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下面四种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 )
A.很不凑巧,今晚有事,不能与你同去看电影,你另约他人吧!
B.谢谢你的好意!不过这部电影我已看过了,你自己去看吧!
C.很对不起!今晚我有点事情要办一下,改换明天吧!
D.听说电影很不错,只可惜我有点事不能与你共赏了,谢谢你!
4、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视为止,行为迟 ②智勇多困于所溺 ③洎牧以谗诛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⑤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⑥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⑦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⑧非兵不利,战不善 ⑨苟以天下之大 ⑩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A.①/②③⑤⑦/④⑩/⑥⑨/⑧ B.①④/③⑥⑨/②⑤⑦/⑧⑩
C.①⑧/⑥⑨/②③⑤⑦/④⑩ D.①④/②③⑤/⑥⑨/⑦⑩/⑧
5、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
B.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激愤;羽,声调悲凉。
C.结发:古代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
D.初阳岁: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面是一生最好的渴念
葛永平
(1)这张照片,大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秋,一个阳光亮眼的正午,父亲做了面,是用三样面做的:白面(麦子磨的面)、豆面(大豆磨的面)、粉面(玉米发酵后磨的面),擀成“三和面”。父亲说,好面啊,溜溜长。父亲捞了面,就坐在单位的食堂门口。过往的职工看着父亲碗里的面,心里就痒不住地翻出话来:葛师傅,吃面啊。父亲就应和道:是啊,吃面。我记得就是这样一种单纯的对话感染了我,我从屋子里取出相机,给父亲照下了这张吃面的照片。照片上的面很长,父亲以幸福的姿态跷着二郎腿,同时,我感到了麦穗里面的福气正朝着美好的生活鼓出来。
(2)吃面有一种无法言说的解馋,就像南方人吃大米一样。北方人,几天不吃面便觉得心焦难耐。我最喜欢吃的面就是三和面,浆水菜哨子,捧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为人民服务”大海碗,坐在自家的土窑炕上,边吃面边听妈唠叨,“吃饱饱的,出门在外吃不上妈的手擀面了。”世界那么大,阳光那么好,成长是多么不开心的事啊。我那时虽然只有十几岁,自小常想长大事,长大是要离家的,家是爸妈在灶前扬眉与低首之间的一个幸福,在家的日子就是蒙着爸妈的开恩,想吃面,不动手一碗面来了。出门的人,就算一碗面在眼前,可那面里头再没有了爸妈的唠叨,再好吃的面都显得寡淡了。成长让一个人岁月静好尘埃落地,好么?也好也不好。成长,刀锋似的,瞬间削你到老。
(3)面是天地之间,最普通、最实在、最没有富贵气的民间食物,千百年来,人们对面的态度,反映着社会、生活的水平。有面吃,才能饭饱生余事。偶尔翻书,看到面大约在1900多年前的东汉就有,东汉恒帝时有一个很喜欢吃面的尚书叫崔寔,写了一本《四民月令》的书。书上说“五月,阴气入脏,腹中寒不能腻。先后日至各十日,薄荷味,毋多肥浓,距立秋毋食煮饼及水溲饼”。据考证“煮饼”、“水溲饼”是最早的面食。崔寔尚书吃面居然吃出了经验,知道吃面也有自伤的时候,也就是说有些月份是不可以多吃面的。面在魏晋时称“汤饼”,南北朝称“水引”。我由是喜欢面的先祖“水引”。你来想象一下,就像中药罐中的药引子七粒红枣一样,失去了引子,中药药性就失去了大半。面是水引,在清水中一掩一映,一蓬一丛垂吊在筷上,散披在锅里,让静伏在炉畔的嘴:先是汩汩欲出口水;再是一阵难奈的下咽,时不时地涌进半帘香雾,拿了细瓷青花碗一舀一吆,馋得人真要举臂欲飞了。《齐民要术》介绍说:做水引,先要肉汁将面和好,然后用手将面挼成筷子粗细的条,一尺一断,放在盘中用水浸,做时手临锅边,面条要挼得如韭叶一般薄,用沸水煮熟,即为“水引面”。我想也该就是我们如今吃的拉面了。
(4)面的发展要数宋朝,北宋汴梁城内,北食店有“淹生软羊面”、“桐皮面”、“冷淘榛子”等;川饭店有“插肉面”、“大燠面”;面食店有“桐皮熟脍面”;寺院有“素面”,山林之家有“百合面”和“梅花汤面”等。南宋城都临安城内,南食店有“铺羊肉”、“煎面”、“鹅面”等;面食店有“鸡丝面”、“三鲜面”、“银丝冷淘”等;菜店则专卖“菜面”、“齑淘”、“经带面”。曾经浓墨重彩的汴梁城里,面把李师师丰仪得如雪地春风。面于李师师,李师师于赵皇帝,赵皇帝李师师的故事于北宋难民,就是生活里的阳光,就是那爱情一传老远的声气,就是颠沛流离的南逃路上星星点点的斑斓春梦。
(5)面是由花朵历经季候修成的正果,皆是雨露、日月凝结的养分。物竞天择,水到渠成,人们除了具有对面类饮食的惯性外,亦具备了对面的发现惯性,总应和着“民以食为天”的古训。经过两千年的发展,面条的做工进一步形成了擀、拽、抻、揪、切、削、压、捻、搓、拔、擦、剔、溜等多种制法,以及煮、蒸、炒、炸、烩、炝、卤、拌等多种烹调方法。春季烧卤面,夏季凉拌面,秋季肉炒面,冬季热烫面的四季吃法,吃得北方汉子人高马大,走南闯北,一碗面落肚,逞气要强的面子就显出来了。北京风味的打卤面、山西风味的刀削面、陕西风味的臊子面、山东风味的伊府面、上海风味的阳春面、四川风味的担担面、湖北风味的热干面、浙江风味的虾爆鳝面、江苏风味的锅盖面、新疆风味的回手面、福建风味的八宝面、广东风味的虾蓉面、安徽风味的酥鸭面、贵州风味的太师面、甘肃风味的清汤牛肉面、黑龙江风味的北城三丝面、吉林风味的朝鲜冷面、台湾风味的椒油凉拌面等。面如我们的五千年文明,飘溢着一股文化香风,也让我们闻到了一股王者与平民平常过日子的优雅和闲逸之气。
(6)有面吃,实在是有一份无可比拟的踏实啊。面恩养了人的筋骨,大地上才能感觉到清晰的甩臂声。想想看,出产麦子的地方,每人每天都要吃面。一碗面下肚天塌下来也不会慌神,还扬起头说:“再来一碗!”面是北方人的天,是把日子快过成光景了,憋着足劲走在人前头去的精神。面是走长路的粮食,是把人安顿住了,以圆润姿态把持着每一颗或远或近的心,是诚实、稳当、知足、认死理和一好百好的德性根源,世上的山珍海味再好也抵不过实实在在的一碗面!
(7)我妈说,吃了由面粉揉筋道的面,人才能长结实,才能长出硬面一样的肌筋,才敢向着离家很远的地方走。土地用它的出产养育着它上面的人。如果说吃是健康的肯定,那么,有面吃该是一生最好的渴念了。吃就是一种世俗呀,张家大爷海碗里的面拌了葱花的香气,那香气是什么呀,是心平气和翻闹出你对于旧时光阴的依恋。也许你爱过一个正当妙龄的女子,但是,最让你动心的怕是居家过日子香透窗棂的那一碗面吧!原谅我对于其他食物认识有限,我是一个只知吃面的人,因为面,我无法长时间奔赴异乡。
(8)如今,照片上吃面的人已经丢下我走远了,走远到我打听不到任何音信的地方,而活着的我几天无面就长夜难眠,饥肠辘辘。
(有删改)
【1】文章开头描写“父亲”在食堂门口吃面的场景,在文中有何作用?
【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
(1)成长让一个人岁月静好尘埃落地,好么?也好也不好。成长,刀锋似的,瞬间削你到老。
(2)面于李师师,李师师于赵皇帝,赵皇帝、李师师的故事于北宋难民,就是生活里的阳光,就是那爱情一传老远的声气,就是颠沛流离的南逃路上星星点点的斑斓春梦。
【3】文章第五段中有大量的列举,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4】联系全文,说说你对“面是一生最好的渴念”中“面”的理解。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以比喻的手法描写秦人弃置珍宝如弃石头瓦砾的两句是“_____,_____”。
9、默写。
1.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伶官传序》
2._____,_____;_____,_____。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阿房宫赋》)
10、(1)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慨:_______,_______ 。
(2)《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的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描写行人走在蜀道上可以摸到星辰,并且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乘骐骥以驰骋兮,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春冬之时,_____________,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4)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6)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7)_____________,大巧若拙。(《老子•第四十五》)
(8)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 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过秦论》中总结秦国灭亡原因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途有饿殍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4)不违农时,______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释:黾勉:勉力,尽力。 仰止:仰望,仰慕。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是出于对这位隐者的友情或景仰,而竟然“不遇”,作者由此抒发了自己的无限失望、惆怅之情。
B.开首两句写隐者独居于深山绝顶之上的“一茅茨”之中,离山下有“三十里”之遥。这两句似在叙事,但实际上意在写这位隐者的远离尘嚣之心,兼写寻访者的不惮艰劳、殷勤远访之意。
C.“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这两句是写寻访者停在户前的踟蹰想象之词:主人既然不在,到哪儿去了呢?若不是乘着柴车出游,必是临渊垂钓去了吧?这里不是正面去写隐逸之士闲适雅趣的生活,而是借寻访者的推断写出,比直接对隐者的生活做铺排描写反觉灵活有致。
D.“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由访人而变成问景,由失望而变得满足,由景仰隐者,而变成自己来领略隐者的情趣和生活,表明了作者是一位胸怀旷达,习静喜幽,任性所之的高雅之士。
14、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养生之道”之间有什么联系?
15、将下面的标题补充完整,按要求作文。
我想对你说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