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内蒙古阿盟高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请允许用剑作舞,趁机在座位上击倒刺杀沛公。

    B.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或者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C.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果不是我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让人取用。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父,严父莫大于配天(严肃)

    B.举奏刺史二千石劳徕有意者,言勃海盐池可且勿禁,以救民急(以恩德招之使来)

    C.平当字子思,祖父以百万,自下邑徙平陵(钱财)

    D.每有灾异,当辄经术,言得失。(引经据典)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B.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较高的编导水平

    C.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拿出演讲稿,开始了演讲。

    D.我们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骄傲自满,而应当正确的对待自己。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7年12月17日,第二架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完成首次飞行,拉开了全面试飞的新征程,这是该项目的重要节点。

    B.目前台湾岛按人口平均消费咖啡已达38.5杯,这一数字,显示了台湾人对咖啡的喜爱。

    C.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重点是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这是因为发展方式是决定中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D.蔡元培广罗人才,各派人物云集京师大学堂。北大一时既是新文化成长的园地,又是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场所。

  • 5、下列文化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士,我国古代学官名。古代常指在学术上精通一经或一艺、从事教学的官职。

    B.《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论语》五部儒家经典的合称。

    C.《谷梁传》,儒家经典之一,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D.父忧,古代父亲去世的婉辞。我国古代有为去世的父亲或母亲守丧三年的传统。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冯伟山的《绝技》,完成下列小题。

    一大早,卢憨家的门前就停了两辆车。一辆是警车,还有一辆写着什么电视台字样的车。派出所的老黄正在敲门,他的旁边是几个拿着话筒和扛着摄像机的人。村里有人见了,觉得蹊跷,就围上来看热闹。等卢憨擦着眼屎把门打开,看热闹的竟聚了一大堆。

    大伙儿议论纷纷,说这小子终于犯事了,看这阵势,事儿还不小。

    是呀,别看他平时不言不语,干起坏事来比谁都厉害!

    ……

    老黄狠狠瞪了大伙儿一眼,说都闭嘴吧,你们咋知道人家犯事了?

    大伙儿就闭了嘴,可肚子里还疑惑着,都梗着脖子想往院子里挤。

    老黄对卢憨说,你是卢立群吧?这几位是省电视台的记者,慕名来给你拍节目的。

    看着卢憨满脸的惊奇,老黄又说,我是派出所的老黄,是给记者们带路的,别误会呀。

    卢憨笑了笑,把他们让到了院子里。

    这下,看热闹的村里人可懵了。这个憨里憨气的家伙原来叫卢立群呀,这么些年大人孩子都叫他卢憨呢。至于给他拍电视就更觉邪乎了,卢憨父亲早亡,一直和一个精神不好的母亲生活,日子过得紧巴,都快三十了,还光棍一根。平日除了种点责任田,就关门在家里窝着,见了人脸红脖子粗地勉强点点头。就这么个人也能上电视,真给卢村丢大脸了。

    小院里很洁净,除了一棵大槐树,就是矮墙下一丛丛的草本茉莉花,颜色各异,为小院增色不少。

    一个手里拿着话筒的姑娘笑着对卢憨说,卢大哥,为了拍你的绝技,尽快让全国人一睹你的风采,我们可是星夜兼程过来的。说完,姑娘递给卢憨一张报纸。报纸上是一组照片,还配着一段长长的文字,大标题是“农家院里的绝技高手”。卢憨看了,用手挠了挠头皮,咧嘴笑了,淳朴得像一棵秋天里的老玉米。他想起来了,那天他正在院子里练倒立,有个背着相机的人在矮墙外看见了他,被他的技艺吸引,非要给他拍几张照片。通过交谈,卢憨知道那人是省城一家报社的记者,来乡下采风的。卢憨的每一个动作,都让他赞叹不已,手里的相机也“咔咔”拍个不停。想不到这些照片,竟把电视台的记者引来了。

    姑娘说,卢大哥,你不介意当众展示一下你倒立的绝技吧?

    卢憨有些不好意思,说,只是、只是我练得不好,你们可别笑话呀。

    我们相信你挺棒的。老黄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

    卢憨走到老槐树下,提了提裤子,一个倒立,双腿就稳稳地贴到了树干上。紧接着两腿一分,双手撑着地面向前慢慢移动,边移动双腿边做着各种动作,什么“白鹤亮翅”“一柱擎天”“弯弓射月”,每个动作都惟妙惟肖,刚柔相济。在场的人都看呆了,好久,掌声才一个劲地响起来。这时,卢憨的双手触地变成了单手触地,腾出的那只手朝大伙儿挥了挥,就叉在了腰上。一院子的人正看得起劲,突然他的那只手也脱离了地面,脑袋直直地扎下来。围观的人都惊得张大了嘴巴,生怕卢憨的脑袋开了花。就在卢憨脑袋触地的一刹那,他竟把双手放到胸前鼓起掌来,两腿还在半空做着动作。哎呀,这家伙平时蔫巴巴的,没想到还有这招呀,绝了!村里人鼓掌归鼓掌,心里还是有些嫉妒。

    一套动作下来,卢憨的脸上也有了细细的汗珠。稍事休息,他又即兴表演了头顶在桌子上倒立,并从自己的口袋里摸出香烟点燃,飘飘袅袅的烟雾中,他一脸的惬意。突然,他把烟头一吐,身子一个鱼跃,就稳稳地坐在了地上,且双腿交叉,双手在胸前合十,嘴里念了声“阿弥陀佛”。瞬间,喝彩声、鼓掌声把小院塞得满满当当。

    姑娘把话筒举到卢憨面前,说你是怎么练成这绝佳技艺的?

    卢憨吭哧了半天,说为了俺娘呗。

    为了你娘?主持人和大伙儿都愣了。

    我十几岁时很顽皮,经常在院子里翻跟头和倒立。有一次,我倒立时看见我娘瞅着我笑呢。娘精神不好,我很少见她笑过,看来她是喜欢看倒立。我又倒立了几次观察她,她都认真地看着,笑得也开心,打那我就下决心天天倒立给娘看。这不,眨眼十几年了。说完,卢憨用手一指房门口。看,我娘刚才看我练倒立,还满脸欢喜呢。

    大伙儿回头望去,摄像机的镜头也跟了过去。低矮破败的房门前,一个瘦弱的老女人在暖暖的阳光下正朝这张望,嘴巴微微张着,脸上堆满了笑。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院里很洁净,除了一棵大槐树,就是矮墙下一丛丛的草本茉莉花,颜色各异,为小院增色不少。”着墨不多的一段环境描写,表现了小院的整洁、生机盎然。这说明卢憨的母亲虽然精神不好,但还是非常勤劳,并且热爱生活。

    B.本文语言平实简洁,富有农村生活气息,非常符合小说塑造的普通平凡的乡村里的人和事的特点。比如作者把手挠头皮、咧嘴笑了的卢憨比作“一棵秋天里的老玉米”,十分形象贴切。

    C.小说题目为“绝技”,作者也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卢憨的绝技,除直接描写卢憨让人折服的动作之外,作者还很注重写围观者的神态和心理,从侧面衬托卢憨的高超技艺。

    D.小说的构思十分精巧,在卢憨表演完绝技之后,作者又交代了卢憨练成绝技的原因,凸显了文章主旨。文末对卢憨母亲的描写是点睛之笔,让读者倍感温馨,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2小说前三段写村里人聚在卢憨家门口看热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卢憨这一人物形象。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山盟虽在,___________________。莫莫莫。(《钗头凤》)

    (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菩萨蛮》)

    (5)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有写“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四时的景色,其中春、夏景色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朝往暮归,赏乐无穷。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8)少之时,血气未定,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季氏》)

    (9)小国寡民,___________________,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老子第八十章》)

    (1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学》)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场景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描写内外大臣们为报答先帝厚遇而毫不懈怠、舍生忘死为国情形的两问是“______________”。

    (2)《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孟子“性善论”的观点。

    (3)苏轼的《赤壁赋》中通过“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对人生苦短和自然永恒的感叹。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

    (1)______,渺沧海之一粟。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2)顾吾念之,____________。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

    (4)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

    (5)长幼之节,不可废也;____________

    (6)志士仁人,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表达自己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作者对秦统治者掠夺财富和奢侈靡费发出的愤激的质问。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与衣着光鲜的同学相比,自己虽然穿着破旧,却毫不美慕他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世人饱经沧桑、年华已老、因病戒酒的境况。

    (2)《诗经•卫风•氓》以“______________”起兴,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

    (3)《论语•子罕》中借助松柏来表达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篇两小句写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之景,起韵写水势,突出雄浑而不失清丽之美,很有层次。

    B.“遥岑远目”三句写举目远眺之景,却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运用了移情及物的手法。

    C.“落日……断鸿”句在阔大、苍茫的背景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忧愤孤寂的爱国者形象。

    D.“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以强烈而极富暗示性的动作勾画了“游子”形象,含蕴丰富,引人联想。

    2上阕结句说“无人会,登临意”。请具体说说词人有哪些“登临意”?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琵琶行》一诗的小序,完成下面小题。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浦口(pén  pá) B.人(jiǎ)  命酒(suì)

    C.然(mǐn xǐ) D.然(tián  zhé)

    2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的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听声; 问人   ②遂酒; 曰《琵琶行》

    A.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相同。

    B.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不同。

    C.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不同。

    D.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相同。

    3“左迁”“出官”“迁谪”等词涉及古代官职制度。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个词都表示白居易被贬官降职。

    B.“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与之相反的是“升迁”“拜”“除”等。

    C.“出官”是外出做官,不涉及官职升降。

    D.“迁谪”是贬官的意思。“迁”是指官职的变化,“谪”是被罚流放或贬职的意思。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封面,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材的封面,不仅印有书名、编著者和出版者的名称等实用信息,更因编著者精心甄选的图片而具有丰富的意蕴。人教版必修教材共有五册,编者设计封面时为必修一至必修五选择的图片依次是黄河、长江、长城、大海、雪山。

    为什么选择这些图片?它们的顺序可否调换请根据你的感触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