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 苟以天下之大
B.江南金锡不为用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因其固然 今取人则不然
D.或为易量 或曰:六国互丧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文中,作者用三个极为简洁的句子勾勒出编辑的群体形象,此三句看似轻巧,却绝非信手拈来,而是作者惨淡经营的成果。
②新任会长在上任仪式上表示,成立商会,旨在加强南通同乡与其他旅法华人之间的合作,三人成虎,为增进中法两国友谊尽绵薄之力。
③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在微博上称,一些经济学者对国际货币体系、汇率制度几乎毫无研究,天天侃侃而谈,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④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听取真话、实事求是可以兴国安邦。身为官员,要珍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要敢于讲出自己的想法,而非明哲保身。
⑤法国枫丹白露博物馆中国馆被盗,15件珍贵藏品不胫而走。该馆中的中国馆保存着1860年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掠的大量珍贵文物,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
⑥世界各国只有同舟共济,在加大生态治理、促进包容性发展方面形成合力,才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形成的惊涛骇浪,开辟可持续发展的崭新航程。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⑤⑥
3、下列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少仲尼之闻 B.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C. 惟君图之 D. 素善留侯张良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论:判罪
B.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当:应当
C.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除:殿阶
D.律前负汉归匈奴 负:背叛
5、“他把逮到的昆虫和其他搜集到的杂七杂八的东西都制成标本。”该句式变换成被字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逮到的昆虫和其他搜集到的杂七杂八的东西都被他制成标本。
B.标本被制成逮到的昆虫和其他搜集到的杂七杂八的东西。
C.制成标本被他逮到的昆虫和其他搜集到的杂七杂八的东西。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曾经有过的落日
陆平
①不经意间,望着天际那一轮正在沉沉下坠的落日,忽然心头怦然一动,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遥远,很亲切,好像在潜意识中已经驻留了好久,感受着一种靠近归宿的温暖,就像一个疲惫的行人,终于在朦胧的暮色间看见了远处可以落脚的村落。
②记忆中确实有过那样一刻,扶着把铁锹,痴痴地望着遥远的那轮落日,大地是一片温和得无法表达的金黄。一只不安分的鸟雀盘旋在空中,叫着“归去,归去”催人回归应该拥有的那处蜗居。而那里,炊烟早已经袅袅飘起,一盆清冽的凉水,小桌上一海碗汤面,一盘浓浓醋味的洋芋丝,还有一夜不需要再有约束的五彩的梦。
③那回出差回来,邻座的小女孩奶身奶气地唱起一支熟悉的儿歌,童稚的歌声天真、质朴。车窗外又是那一轮亲切的落日。童年的落日,跟晚年的落日,应该是同一个太阳。那一刻的落日随着长途行驶的列车久久不肯离去。一种不舍的柔情,一种神秘的饥渴,一种久远的感动,更有一种回归的安谧,充盈在疲惫的心头。落日实在并不比东升的旭日和朝霞低下,尽管人们习惯于对朝阳的赞美。
④几年前,在西双版纳的一个傍晚,一车游人已经疲惫地靠向座背,连导游也恹恹地不再放出百灵鸟一般动听的喉舌。这时,落日在凤尾竹编织的绿色网隙展开一幅迷离的情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正如朦胧之中的月牙,还如闪闪烁烁的星辰,那是一种实在不能太多暴露的意境。而一种幸福满向心底,这种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的赐子,这种灵犀相通的感应,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只是属于我的一个人的专利,因为同行者沉溺于旅途的困顿,不再生成这种雅兴。
⑤落日没有太多的记忆,落日下的世界却已走过千年万年。
⑥二千多年前的屈原,在找到最后归宿地汩罗江之前,在感慨“老冉冉其将至今/恐修名之不立”的同时,无疑也经历过太多的日出日落,也承受过落日的沐浴,他在《天问》中感喟“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自明及晦,所行几里?”。日出日落也给他的心灵带来深长的震动。
⑦当乔尔丹诺·布鲁诺被捆到那高高的十字架上,木柴在他的足下熊熊燃烧起来时,殉道者吐出的最后一句话是:“火焰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而当他最后一次在阴暗的牢房里看到落日的余晖,一定在心里想着: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
⑧落日的故事太多,没有人能够记得住每一个发生在落日下的故事。
⑨可是每个活着的人都会面临落日,即使千百年以后的日子里,落日依旧。后人无法记得太多的前人,哪怕最亲爱的长者,可是每一个后人都将经历落日,都会想到曾经有过的落日——最美、最热烈地燃烧。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语“遥远”和“亲切”,都是就“似曾相识的感觉”而言的,但两者位置上不可互换。
B.第⑤自然段承接上文“我”对落日的记忆,引出下文屈原和乔尔丹诺·布鲁诺的例子,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屈原、布鲁诺这些人类历史上的先贤,他们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如同最辉煌、最壮丽的落日。
D.纵观全文,作者通过人生落日与自然界落日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题;语言典雅含蓄,充满诗情画意。
【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3】文章引用屈原的诗以及布鲁诺的话,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些引用的作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的《望海潮》上片中“_________”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都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波涛的汹涌之状。
(2)《雨霖铃》中用了列锦(名词连缀)修辞来表达别后离愁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3)《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说出躲避廉颇的原因:“_______,_______”
(4)《水龙吟》中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②意,粗识轩辕奏乐③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海南岛后,遇赦北还渡海时所作。②鲁叟,指孔子。乘桴,乘船。《论语·公冶长》载,孔子曾说:“道(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③《庄子·天运》中说,轩辕(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成池》乐曲,并借音乐说了一番玄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不仅写了景,也写了人。黑夜已过去了一大半,天空晴朗,剩下的夜路不难走。因此,这句诗调子明朗,可见当时诗人内心当中的惊喜。
B. 领联运用对比手法,以“天容海色”对“云散月明”,仰观俯察,形象生动,连贯而下,灵动流走。诗人表明了自己在政治上原本就是清白的,不需要其他人来澄清。
C. 颈联“鲁叟乘桴”是诗人借用孔子的典故表明自己被贬遇赦之后的释然,但他并不想像孔子那样闲散江湖,退出政坛。
D. 全诗巧妙地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明朗开阔,情感深沉,蕴含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旷达。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有西人赁屋于余画铺之左,放利债为业,时倩余作画,因识之。友人某向渠借五十金,乞余作保,余以情有难却,允焉,而某竟挟资远遁,西人惟保是问,时来饶舌,初以笔墨为抵,渐至无物可偿。
岁底,吾父家居,西人索债,咆哮于门。吾父闻之,召余诃责曰:“我辈衣冠之家,何得负此小人之债。”正剖诉间,适芸有自幼同盟姊适锡山华氏,知其病,遣人问讯。堂上误以为憨园之使,因愈怒曰:“汝妇不守闺训,结盟娼妓;汝亦不思习上,滥伍小人。若置汝死地,情有不忍,姑宽三日限,速自为计,迟必首汝逆矣。”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时倩余作画 倩:请
B. 友人某向渠借五十金 渠:他
C. 有自幼同盟姊适锡山华氏 适:刚好
D. 滥伍小人 伍:结交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咆哮于门 而青于蓝
B. 初以笔墨为抵 为君翻作《琵琶行》
C. 我辈衣冠之家 彼童子之师
D. 堂上误以为憨园之使 輮以为轮
【3】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有西人赁屋于余画铺之左
A. 转徙于江湖间
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下列对《浮生六记》卷三卷四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导致芸娘早逝的人为因素的确不少,比如生活的困顿,仆人的私逃等,但最为直接的则是家庭内部的不和。
B. 按照古代的礼法,芸娘确实有不守规矩的地方,比如她男扮女装出游,比如给丈夫写信对公婆称呼的不敬。
C. 作者留恋忘返的、评价甚高的都是些名山大川,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作者会毫不留情地加以批评。
D. 作者非常喜欢远足,不管生活顺利还是逆境,不管一人独行还是结伴同游,总是兴致盎然,不放过任何机会。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置汝死地,情有不忍,姑宽三日限,速自为计,迟必首汝逆矣。
1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说:“很多人希望自己成功,想选择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其实只要是路,就已经被人走过了,我们要做的,是应该在别人走过的路上,比别人走得更久,比别人走得更远。”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文题自拟;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