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A.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B.多于南亩之农夫
C.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D.杳不知其所之者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教材中一些有深度的作品,之所以被很多人视为畏途,多源于文章被“肢解”为干瘪的“知识点”,令人因目无全牛而对这些课文心生畏惧。
②每届奥运会之后,都有一大批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在国人中名噪一时,这也使体育爱国的情怀在一大批国人心目中潜滋暗长。
③市人才市场有关负责人说:“政府和企业都在处心积虑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只要毕业生对就职条件要求不太高,找工作并不是一件难事。”
④这种真挚隐于字里行间,所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一切才那么美丽,富有灵气,文字才那么清丽畅达,珠圆玉润。
⑤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对对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⑥20日下午,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走进阳江文化大讲堂,他一身布衣,娓娓而谈,为现场数百名听众带来了一场题为“我的文学我的梦”的精彩讲座。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3、对下列句子中“于”字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既而以民之乱请于朝 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④不以容于远近 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⑥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⑦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⑧列其姓名于堤上 ⑨良曰:“长于臣” ⑩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A.①⑦⑩/②⑤⑧/③⑥/④⑨ B.①③/⑤⑦⑧⑩/④⑥/②⑨
C.①⑦/②⑤⑧⑩/④⑥/③⑨ D.①⑤⑦/②⑤⑧/④⑩/③⑨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针对韩国总统文在寅推动国会重新进行环评,推迟“萨德”部署的现状,美国国防部斥责文在寅在“萨德”部署问题上首鼠两端。
B. 运动员在重要国际赛事中擅自弃赛,对运动员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国家荣誉和利益充耳不闻,这种行为是极其错误的。
C. 由“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票选出“中国新四大方面”,中国高铁首当其冲,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响当当名片。
D. 马云在“美国中小企业论坛”上的演讲,以“移动端上的国家”定义中国,让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的欧美国家高山仰止。
5、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译文:为何做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反而不如普通人家那样夫妻恩爱,幸福如意。
B.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译文:请不要拘束,坐下来弹一曲,让我为你改编成《琵琶行》。
C.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魏王您如果没有怪罪上天,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到了。
D.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译文:秦国没有耗费一支箭,天下的诸侯就已经被围困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韩愈是中国思想文化上无法回避的存在,他所处的中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也处于一个关键点,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互相激荡中,中国文化应该沿着怎样的道路发展,韩愈给出了自己的方案。他所选择的路径对中国后期的社会文化影响深远,他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构建新的思想文化体系的努力与过程,对于当代的文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韩愈在思想文化史上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和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汲取分不开。韩愈非常注重对经典的研读,把学习、研究经典作为求道、治学的基础,“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对这些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奠定了他知识架构的基础。在把握儒学思想的精髓与源流,深刻体会古代作家的创作经验,具有独立的批判能力之后,韩愈进一步泛览百家。这使他的视野更加开阔,学养更加深厚,为他的文化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韩愈接受传统文化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其研究性和批判性。他以儒家经典著作为思想依托,以渊博的四部学问为基础,常常以审视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文化。他的学习充满主动性,“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钧其玄”,提要、钩玄的过程其实就是概括、提炼、思考、领会的过程。他对一些古代著作如《论语》等,都下过校勘、注释、疏解的深细功夫。对诸子百家的学说,他也有一个比较、辨析、批判、吸收的过程,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学术见解,成为建立其道统思想体系的基础。
在韩愈的时代,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面临新的抉择,这种挑战来自佛老二教,特别来自异域的佛教。唐代的官学虽仍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就民间和知识界的信仰与风尚而言,佛教实有风靡之势。在这种沧海横流的大势下,韩愈“障百川使东之,挽狂澜于既倒”,以勇毅之力排击异端,护持道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理论上,他著《原道》,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批判佛老二教的蠹国害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证儒家形成、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贡献,提出儒学的道统以与佛教新禅宗“教外别传”的统绪相抗衡;在实践上,他逆批龙鳞,谏迎佛骨,反对官方对佛教的宣扬。他以势大力雄的横制颓波,为儒学的传承和发展争取了空间。韩愈虽坚持民族文化本位的立场,但他对佛教的思想方法甚至佛教徒本身却并不简单地排斥了事。陈善认为,韩愈赠浮屠诸诗文中,有着引导佛子改弦更张、归顺儒道的良苦用心。
在韩愈的文化思想中,一种植根于传统,但又注目于现实的品质极为突出。在他看来,传统文化不是一堆毫无生气的文献材料,而是先贤的智慧和灵性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富有意义的创造,蕴含着文化精英们的现实关怀和智慧灵光,因而时时可以给人以启发。对于传统文化,韩愈注重融会贯通其精神,而不株守其内容。他立足于当代社会文化的现实,从传统文化中摄取先贤智慧,将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资源,因而他对传统文化往往有新的认知角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符合时代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的文化创新。
(选自杨国安《韩愈的传统文化观》,2019年2月16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唐时期,在中国文化发展道路选择上,韩愈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对后世影响深远。
B.韩愈十分注重研读经典,把握其思想精髓与源流,从而为文化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C.对《论语》的校勘、注释、疏解,体现了韩愈接受传统文化时带有研究性和批判性。
D.佛老二教对于韩愈时代的传统文化挑战很大,特别是佛教在民间和知识界颇为流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对于当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为立足点,来探讨韩愈的传统文化观。
B.文章不但揭示了韩愈在思想文化史上所取得的成就,还深入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
C.文章采用了总分式结构,第二至五自然段为并列关系,分别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D.在论述韩愈对待佛教的态度时,文章能够辩证地进行分析,显示出论证的严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并立足于当时社会文化现实,努力构建新的思想文化体系,有着崇高历史地位。
B.对待传统文化,韩愈能够采用审视和批判的眼光,因而学习充满主动性,并且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学术见解。
C.韩愈力排异端,护持道统,他的《原道》从理论和实践上捍卫民族文化本位,为儒学传承发展争取了空间。
D.韩愈注重融会贯通传统文化的精神,将其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资源,故能进行超越时代的文化创新。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通过细节动作摹写人行蜀道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乐曲在“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力量,无法压抑,陡然高昂,变得激越雄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勉励我们重视学习,注重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法;《劝学》中直接提到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渔 家 傲
宋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①。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②日暮。学诗谩③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释:①天语:天帝的话语。②嗟[jiē],慨叹。③谩:徒,空。
(1)请对词中的“谩”字进行赏析。
(2)梁启超评价该词:“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为什么说该词具有豪放派的特点?
9、把下列选自必修三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指南录后序》)
(2)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是“影响一代人”。在记者招待会上,有人提问:“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伦敦奥组委的一位官员回答:“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稍稍停顿了一下,这位官员又接着说:“同时,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这位伦敦奥组委官员说的话,引发了人们的很多思考。
请以“输赢自有价值”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书写工整,思路清晰,论据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