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小平说:“香港问题为什么会谈成呢?…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当然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香港回归的原因中,材料中没有体现的是
A.中国国力的增强
B.“一国两制”的正确方针
C.国际形势的变化
D.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2、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工厂停工闹革命”、“批斗知识分子”、“学生停课闹革命”这些做法发生在
A. “三大改造”时期
B.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3、“一国两制”的确切含义是
A. 一个国家,两个政党执政
B. 一个政权,两个国家联盟
C. 一个国家,两个中央政府
D. 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
4、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毛泽东分析认为“必须参加的战争”是
A. 北伐战争
B. 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战争
5、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新中国成立
6、观察下面的史料,反应的信息是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A.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重大的胜利
B.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C.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
D.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7、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出现的时间排序,下列正确的是( )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科学发展观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④③⑤ D.①④③②⑤
8、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又分地"的意义是( )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错误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9、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中的代表有
①黄继光②邱少云③董存瑞④焦裕禄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④
10、2019年春,《人民日报》的一位老编辑动情地说:“41年前我参与编辑的这张报纸,把改革开放的春雷送到了共和国希望的田野上。” 这张报纸应是( )
A. B.
C. D.
11、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2、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中共中央加强反腐败斗争,“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纪案件。这些举措旨在落实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的是( )
A.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B.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C.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14、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时间是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6年
1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A. 南京 B. 重庆 C. 北平 D. 延安
16、1950年六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干涉中国内政,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A. 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 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
C. 尝试挑战美国的权威
D. 以抗美之名称霸世界
17、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这段话描述的是
A.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国重返联合国
D.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18、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它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市有这样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称赞的是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19、我国新时代强军之路的改革措施包括( )
①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
③成立五大战区
④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2017年5月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些体现了我国外交呈现的新特点是
A.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 大力推行结盟外交政策
21、中国梦宏伟蓝图
(1)首次提出中国梦:2012年,习近平提出:“实现__________,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他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________、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质是________,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3)两个“百年目标”: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__”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_____。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O年时,建成_____,实现_____。
22、导弹部队组成:由______、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目前装备_____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2015年改名为火箭军)
23、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安徽凤阳_____;到1983年____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24、读如图,回答问题
(1)2013年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________当选为国家主席,他在大会上深刻阐述了________的宏伟蓝图。
(2)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________;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文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________
2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______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意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 _________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_____________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27、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______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8、日常生活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_____,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吃的方面,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_____问题。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3)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_____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_____”,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4)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_____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29、说说我国在科技文化中的几点成就
1964年10月16日 | 我国第一颗①爆炸成功 |
1970年 |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一号,成为世界上第③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20世纪70年代 | 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④”。 |
20世纪70年代初 | 屠呦呦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⑤,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
30、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______政策。改革先从______开始。
31、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之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变化。(请任举一例)。
(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被誉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是谁?他有什么贡献?(任举两例)。
32、1978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成功后,改革浪潮由农村涌向城市。
(1)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34、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六年聚焦“三农”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建国后农村政策调整示意图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 小岗村生产队收入对比表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 人口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人均分配收入 |
1976年 | 19户110多人 | 35000斤 | 230斤 | 32元 |
1979年 | 20户115人 | 132300斤 | 800斤 | 200多元 |
(1)材料一宣传画中“大会”的出现与建国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发展方面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阶段推动农村政策调整的法律文件是什么?B阶段农村的土地所有权有何变化?
(3)材料三中早稻、花生高产“卫星”真的是“一件大喜事”吗?请说明理由
(4)据材料四,概述小岗村发生的变化。这一变化与哪一政策有关?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农村政策的调整应遵循哪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