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3月,西周青铜器“虎蓥”(ying)现身英国,“虎蓥”之前的拥有者曾参与洗劫圆明园,由此获得“虎蓥”等珍贵文物。据此判断“虎蓥”之前的拥有者参与过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020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23周年的纪念日。某历史小组准备出一期板报,李静、张辉、王珊、马琴分别写了一句话,他们的表述中有误的是
A.李静:香港回归洗雪了百年耻辱
B.张辉:香港回归后的辉煌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实施
C.王珊:香港能够回归从根本上得益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D.马琴:香港回归在国家统一大业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3、2017年香港回归20周年,下列有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除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管理外,香港享有高度自治权
B. 香港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C. 香港区旗是中间配有四颗星的动态紫金花图案的红旗
D. 香港通过《南京条约》被英国割占,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
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其中不符合这一梦想的是()
A. 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 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C. 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D. 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5、造成我国1959-1961年严重经济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连续的自然灾害的影响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
C.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 D.“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影响
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此相对应的时间节点是
A. 2020年和2078年 B. 2019年和2049年
C. 2021年和2049年 D. 2021年和2078年
7、“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指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建设的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武汉长江大桥 C.青藏公路 D.宝成铁路
8、制作时间轴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掌握朝代更替的顺序。下图问号处的王朝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9、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
A. 蒸汽机 B. 电动机 C. 计算机 D. 进化论
10、“中国从未如此依赖世界,而世界也从未如此依赖于中国,中国发展离不开亚洲和世界”21世纪初,中国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举措是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中国建立上海浦东新区
C.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D.中国设立经济特区
11、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对外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哪座城市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
A. 厦门 B. 珠海
C. 深圳 D. 汕头
12、如图为1956年我国公私经济成分比重表。这表明,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生产资料完全实现公有制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工业化建设成就显著
13、我国对少数民族的经济实行
A. 自主自立的政策
B. 共同发展的政策
C. 互相支援的政策
D. 计划管理的政策
14、邓小平先后在1979年和1986年两次当选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这是因为他是
A. 新中国的开国领袖 B. 新中国外交事业开创者
C. 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D.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15、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史 实 | 结 论 |
A |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坚决维护了“两个凡是”方针。 |
B | 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作用。 |
C | 2012年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D | 2017年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
A.A
B.B
C.C
D.D
16、最早确立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文件是
A.
B.
C.
D.
17、史学界普遍认为,解放战争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 )
A.重庆谈判 B.进攻中原解放区
C.孟良崮战役 D.千里挺进大别山
18、80年代以来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迅速发展。2001年12月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我国终于加入了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盟 D.亚太经合组织
19、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 )
A.缅甸会议 B.万隆会议 C.印度会议 D.日内瓦会议
20、“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于右任《望大陆》”诗中的“国殇”指
A.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
B.《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C.日本对台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
D.台湾与大陆长期分离
21、回顾历史,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900年,清政府统治时期,美国直接参与侵略中国的________战争。
(2)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时期,美国与中国并肩作战,取得________战争的胜利。
(3)新中国建立后,中美出现激烈对抗,1950年到1953年爆发了________战争。
(4)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出现缓和,标志性事件是1972年________。
2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______________。
2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______。
2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__,全国已建立 _____ 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25、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有: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_;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_____。
26、____________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27、1956年,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8、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____》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9、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_、厦门4个经济特区。
30、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长江大桥是______;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______。
31、八年级某班准备开展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搜集了相关资料。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会议篇
(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哪次会议?
人物篇
(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写出其中的典型
代表党的好干部和解放军好战士分别是谁?
(3)他们身上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成就篇
(4)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1953—1957年,我国在经济建设上采取的重大决策是什么?举出一项实施这一决策时取得的成就。
32、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调整,请举出四次调整的内容。简析1950年和1978年进行的调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总结你对我国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认识。
3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发挥了重要作用。请指出该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哪些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在工业发展中,中央还提出了“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和不新建”的方针,对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比重不断上升;在引进苏联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对自己的科研体系和技术人才的培养。
——摘编自郑有贵《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
材料二 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在我国的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占32.2%,合作社经济占53.4%,公私合营经济占7.3%,三者合计,公有制经济占92.9%。
——摘编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大改造的结果。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的图片,分别指出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存在的严重失误。从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