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黑龙江哈尔滨初二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唐朝时,促进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

    A.玄奘

    B.鉴真

    C.李白

    D.郑和

  • 2、北宋立国前,北方地区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先叫契丹后改称大辽,第一位首领名叫

    A. 耶律阿保机

    B. 完颜阿骨打

    C. 元昊

    D. 岳飞

  • 3、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该货币形式最早出现的地区是

    A.东京

    B.临安

    C.四川

    D.杭州

  • 4、发明和推广先进的生产工具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唐朝的筒车用途是

    A.耕作

    B.冶铁

    C.灌溉

    D.运输

  • 5、下图为某一战役示意图,该战役是(   )

     

    A. 长平之战 B. 赤壁之战

    C. 淝水之战 D. 郾城之战

  • 6、“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结束了西晋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这段话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A.

    B.

    C.

    D.

  • 7、明朝时李时珍所著的医书,被称为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这部医书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方》

  • 8、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事件是

    A.八王之乱 B.黄巢起义 C.安史之乱 D.李自成起义

  • 9、从公元10世纪初到13世纪末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直至蒙元再次统一全国。在统一过程中他们先后灭亡了(   )

    ①西夏 ②辽 ③金 ④南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初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失事沉没于阳江市南海海域的沉船。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瓷都”。我国被称为“瓷都”的地方是(  )

    A.开封 B.临安 C.景德镇 D.大都

  • 11、诵读经典美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这些作品对应的文学体裁分别是(   )

    A. 诗歌、散文、戏曲 B. 诗歌、散文、小说

    C. 唐诗、宋词、戏曲 D. 唐诗、宋词、小说

  • 12、同学们在讨论澶渊之盟,小华说:是宋真宗的软弱和北宋政府的无能造成的。 小强说:是对方太强大,北宋朝廷没办法。同学们哄堂大笑…….小强说的对方 是(  )

    A.  B.  C. 回鹘 D.

  • 13、每个时代都有其明显的时代特征。宋代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现象,具体包括

    ①文臣的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②文官主持军务   ③科举进士地位高   ④武将功高受重视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14、宋朝时,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宋朝负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广州十三行

  • 15、《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 )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达官贵人的需要

    C.城市商业的繁荣

    D.海外贸易的兴盛

  • 16、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材料反映了这一变化的影响是(  )

    A.唐朝繁荣统一 B.唐诗兴盛辉煌 C.市民文化兴起 D.科学技术发展

  • 17、宋代的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同的,南方增长极快。南宋末年,临安府九县人口达到124万,尚不包括不下十万人的军队,以及为数众多难以统计的流动人口。而同时期,伦敦只有2万人,巴黎有4万人,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也不过10万人口。这主要反映了宋代

    A. 政治中心东迁的趋势

    B. 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C.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D. 小农经济较之庄园经济更稳定

  • 18、下面是小王同学总结的忽必烈主要事迹的三字经,其中有史实错误的一项是

    A. 建元朝

    B. 行汉法

    C. 建蒙古

    D. 定大都

  • 19、以下史实中,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   )

    ①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②清朝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

    ③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④1885年,清朝设立台湾行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 20、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是元朝在中央设

    A.枢密院 B.澎湖巡检司 C.北庭都元帅府 D.宣政院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闻名中外的_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_,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

  • 22、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__________”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 23、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后期(1624年),_____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_____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_____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台湾府的设置: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_____,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_____

    (3)台湾建省:______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 24、11世纪,完颜部落的首领______进一步完成女真族各部的统一,力量不断增强。

  • 25、清朝前期人口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______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 26、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登上皇位,后来定都_______,史称南宋。

  • 27、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________的局面;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统一,接受________(人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 28、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_______________,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 29、  于1260年继承汗位,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并于 年正式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  (今北京)。元朝建立后,继续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  (今杭州),南宋灭亡。   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统一全国大业,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30、2017年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共同参观故宫前三殿,这三殿名称分别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故宫兴建于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一些看似矛盾的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学习历史就要在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中寻找历史真相。

    材料一  (唐)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遥想当时开元盛世年间)。

    小邑犹藏万家室(小县城里也有万户人家),稻米流脂粟米白(丰收的稻米泛着白玉光),公私仓廪俱丰实(公家私家的粮食存满仓)。”

    (唐)杜甫《垂老别》

    万国尽征戍(全国男子应征入伍去参战),烽火被冈峦(叛乱的烽火已弥漫了山峦)。

    积尸草木腥(尸体堆积如山草木也变腥),流血川原丹(流血把河流平原都染红了)。

    (1)材料一中杜甫的两首诗描写了同一位皇帝在位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情景。这是哪一位皇帝?

    (2)《忆昔》和《垂老别》分别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社会情景?

    (3)造成《垂老别》中所描述情景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元)刘因《白雁行》

    “北风初起易水寒(蒙古势力初次南下占领河北),北风再起吹江干(再次南下占领整个长江以北)。

    北风三起白雁来(三次南下席卷整个中华大地),寒气直薄朱崖山(蒙古大军直逼崖山灭掉南宋)。

    乾坤噫气三百年(宋朝政权生存了三百年之久),一风扫地无留钱(如风扫落叶般没有一丝残留)。……”

    (元)虞集《挽文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晖(您想同鲁阳公一样挥动金戈挽回落日,却是徒劳),南冠无奈北风吹(被俘入狱,眼见蒙古势力如北风般劲吹日益横骄)。

    子房本为韩仇出(张子房本是为韩国复兴而出,最终没能达到目的),诸葛宁知汉祚移(诸葛亮虽鞠躬尽瘁,但汉家终于灭亡他岂能料到)。……”

    (4)材料二刘因诗中“北风三起白雁来,寒气直薄朱崖山”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5)材料二虞集《挽文丞相》,文丞相指的是谁?有人说文丞相的活动阻碍了国家的统一,应该否定,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文丞相?

    材料三  (清)纪昀《凯歌十六首其六》

    “满耳秋风入短箫(秋风中耳畔回响着箫声),黄榆叶落草萧萧(黄榆叶落草原一片萧瑟)。

    回部已破无征战(回部已被平定再无战乱),只向高原试射雕(再来高原无非打猎射雕)。”

    (6)纪昀的这首诗歌颂了乾隆皇帝的哪一历史功绩?说一说这件事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一把心肠论浊清”

    ——清·胡中藻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清·沈德潜

    “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

    ——清·世臣

    “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

    ——清·徐述夔

    “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鸣听转明。”

    ——清·方芬

    (7)材料四中的这些官员或者诗人因为写了这些诗,全部被乾隆皇帝被下狱或者处死,甚至满门抄斩。这种冤狱被称为什么?造成了怎样的恶果?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唐朝时期,中外交往非常频繁。请列举出两位为中外交往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处理好民族关系、边疆关系、制度创新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发展。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回顾与北宋、南宋政权队对立的还有哪些政权?

    材料三:

    (3)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两幅图片中第一幅图片说的是什么制度?第二幅图片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明太祖为了监察官民,设立了什么机构?

    材料四:(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沙流,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4)从材料四中你可以获得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加强对今台湾地区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说说制度创新与国家统一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