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实现公私合营
B.建立经济特区
C.进行国企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根据所学知识,找出下列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两弹元勋”--雷锋
B.“铁人”--王进喜
C.“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四人帮”--张春桥
3、1949年以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A.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4、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新中国首部宪法颁布后的第5次修订。新中国首部宪法颁布于
A. 土地改革时期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一五计划时期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5、2019年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马正山向记者汇报,“去年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他的话主要体现了民族地区
A.已完全摆脱贫困
B.正在进行民主改革
C.迈进了社会主义
D.正在实现繁荣发展
6、会议一致认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们党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作中心的转变,才能正确解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材料中的会议是指(( )
A.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7、《走进新时代》这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新中国成立 D.抗美援朝
8、“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下列不属于“两弹一星”的是( )
A. 东方红1号卫星 B. 第一颗原子弹
C. 中近程地地导弹 D.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9、“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这是彭德怀1958年《故乡行》诗词中反映的景象,导致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10、《大国的兴衰》一书作者保罗·肯尼迪认为,整个 19 世纪和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都不被 看作大国,只有在朝鲜战争之后,中国才真正被国际社会看作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C.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D.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11、“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个“重大转变”缘于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12、“为了吃饱肚皮,冒上杀头的风险,……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上述文字描述的史实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农民从此过上了小康生活
B.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实现了农业专业化现代化
D.尊重了农民的勇气和个性
13、一些历史名词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大串联”“红卫兵”“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4、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是指
A.1993年汪辜会谈
B.2005年胡锦涛会见连战
C.2015年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D.1972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15、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B.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D.中共十六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16、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是
A. 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儒家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17、“一国两制”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是( )
A.一个中国
B.社会主义道路
C.和平统一
D.对外开放
18、2019年11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这是我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那么,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C.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D.内地的开放
19、按照中国古代常用的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20世纪有两个辛亥年,其中一个发生了辛亥革命,在另一个辛亥年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东方红一号”升空 B.西藏和平解放
C.申办奥运会成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0、小周同学想在高中毕业后去当兵,报效祖国。他可以选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种有
①陆军
②海军
③空军
④火箭军
⑤战略支援部队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
D. ②③④⑤
21、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香港问题、_____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_______,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_______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内涵:“一国两制”就是在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4)“和平统一、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_____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_____,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____新胜利而奋斗。
(2)_____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_____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23、下图人物是______,他的_______思想在中共十九大列入党章。
24、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新中国国旗一一
(2)新中国采取的纪年方法一一
(3)1954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制度一-
(4)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一一
2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内容: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________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中心环节: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_________。
(4)意义:大大调动了____、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7、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而确立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4)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
(5)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一一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一一
(3)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一一
(4)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一一
30、我国对外开放是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的,目前我国拥有经济特区最多的省份是________省;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1、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2)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那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在不断地完善。请指出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上分别将哪些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1)抗美援朝开始于哪年哪月?
(2)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谁
(3)写出在战争中涌现出的典型的两个英雄人物是谁?
(4)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获得了什么称号?
(5)请你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对材料的理解,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3、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是指什么?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什么?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34、交通工具的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轮船
古代中国是当时造船和航海的先驱。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造船工场,能够制造战船,汉代已能制造带舵的楼船。唐宋时期,河船和海船都有突出的发展,发明了水密隔壁。明朝的船舶制造在尺度、性能和远航范围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到了近代,中国造船业发展迟缓。1865~1866年,清政府相继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建造了“保民”、“建威”、“平海”等军舰和“江新”、“江华”等长江客货船。
——摘编自《中国船舶发展简史》
材料二 火车
19世纪,中国继日本及印度之后,成为第三个修建铁路的亚洲国家,但发展缓慢……2019年底,我国高铁营运里程达到3.5万公里以上,运行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复兴号”……今年(2020年)常熟也将进入高铁时代,并将对常熟经济发展及人们的出行产生积极的影响。
——摘编自《中国铁路发展史》、常熟新闻网
材料三 飞机
C919大型客机,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干线民用飞机,于2008年开始研制。其主要的国际合作企业有霍尼韦尔国际公司、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宇航系统公司、派克·汉尼汾会司、CFM国际公司。2017年5月成功首飞,日前中国商飞已经正式对外会布,此款客机将会于2021年正式交付到航空公司当中,也预示着中国人将可以乘坐自己研发的大飞机了,摆脱对西方航空器的依赖。
——摘编自(新闻网》
请回答:
(1)指出与材料一中1865~1866年清政府相继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相关的事件名称。
(2)据材料二概括旧中国铁路(火车)交通发展的特点,结合中国梦宏伟蓝图指出我国将高速动车组命名为“复兴号”的寓意。并说明常熟进人高铁时代的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重视C919项目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C919客机采用多国合作所体现的新时代中国外交布局的特点。
(4)当前受新冠影响,中美关系紧张,请联系所学知识判断C919客机能否在2021年如期交付,并分析原因。